启程 - 满朝文武都是我死忠 - 一七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启程

启程

修建运河绝非小事,尽管裴元珩已经呈了一道长达三十多页的奏疏,但是皇上仍然领着三位丞相加上工部一干人等讨论了一天一夜。

工部等人结合地形、人力、甚至各地粮食储备斟酌工程量,热火朝天讨论完最后忽然发现,他们规划的路线远远没有晋王方便。

晋王画的这条线不仅利用了原先旧有的河道,而且相对而言最省人力,运输也最为便捷。若是按着此规划,建成的运河将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止余杭,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连为整体。至此,南北可通过水运形成贯通。他们讨论了这么久,大部分都是无用功,最多也就是在这个方案上再做加法,不断完善细节罢了。

得出此结论后,自皇上往下诸多官员多多少少有些沉默,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折腾到现在究竟有什么意义。

晋王当真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时至今日朝中官员终于都相信晋王一直都在藏拙了。至于为什么他们也都明白,羽翼未丰之时若是露出本事可是会招来危险的。这回圣上派晋王前去修理运河摆明了就是偏袒太子,若是晋王早早地就跟太子争锋,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两说。

晋王还是有点惨的,不过他们依旧站太子,谁让太子才是圣上钦定的继承人呢?

皇上心里也正微妙着,一方面他其实也觉得老二有点优秀,一方面又唾弃自己竟然有这种想法,老二不过是今年才开始转了性子,如何能比得过太子?

皇上对太子心存愧疚,越发决定日后要善待太子,免得太子心里委屈难受。

御前一事,裴元珩还不知情,自从户部钱粮到位之后,裴元珩刚在思索如何将商止塞进队伍里,没多久便发现比部递上来的人员名单中头一个便是商止。很好,这下他也犯不着再费功夫将商止弄出来了。

剩下的便是流民了,裴元珩出城时正好瞧见右卫大将军张胜杰正下令让众人跟随他们南下开挖运河。

这家伙态度倨傲,流民们意见很大:“如今都已经下了雨,旱灾已消,我等自然是要回去的。”

别以为他们不知道,南边的粮食已经运过来了,朝廷很快便会发赈灾粮到地方。哪怕这粮食发得晚了,但省着点吃应该也够。再不够的话只能啃啃草根了,他们已经没有田了,明年只能租别人的田种,虽然亏但是好歹能活命。最难的日子已经傲过去了,只要能活着就还有希望。

张胜杰见他们如此不识相,立马凶神恶煞起来,威胁道:“这是朝廷的命令,你们敢抗旨不成?”

流民们害怕地围作一团,更觉得这件事有古怪,但因为不敢跟朝廷硬碰硬只能消极抵抗。

裴元珩望着张胜杰面露嫌弃。太子的走狗这是顺遂日子过多了?一想到这次修筑运河多半也要跟这个蠢东西在一块,裴元珩便觉得烦。

要不,途中找个机会将他给解决了?

裴元珩刚一露面便被流民看到了,一群人立马转移到裴元珩身边,叽叽喳喳告起了状。

鉴于裴元珩负责赈灾,加上前段时间他又成功祈雨,因而哪怕裴元珩时常摆着一张臭脸也依旧能在流民中一呼百应。流民们不相信要将他们饿死的朝廷,也不相信这个眼睛长在脑袋上的将军,他们只相信晋王。

张胜杰冷笑不止:“你们去找晋王难道就不用去修河了?运河一事本就是晋王提出来的。”

说完抱着胳膊站在原地,他倒要看看晋王能用什么法子来辩!

裴元珩连一丝眼神都没分给他:“各位先冷静,这回修筑运河的确是我向朝廷上的奏章,之后也是我与工部尚书陈大人共同带队领着诸位去淮河一带。如今干旱虽已结束,但也已经入秋,即便回去种冬小麦也得等到明年春天才能收割。不如随朝廷先去修河道,累是累了点,但每日尚能果腹,且工钱也断然不会缺了你们的。”

裴元珩说得还算是委婉了,事实上,这些人即便回乡多半也是种不了小麦的。但凡家里有田产有粮食、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的也不会翻山越岭来京城讨要粮食。当初田里颗粒无收时候,不少人为了换粮食便已经典当了自家的田产农具之类,如今即便回去也是一无所有,最多也就只剩一件空房子。

他话音刚落,这群人立马就改变了主意:“既然是晋王主持,那我们都去。”

“我们也去。”不少人迫不及待地举手。

张胜杰:“……?”

闹着玩呢?这些人有没有脑子。

偏偏这群人还真就无脑支持晋王。开凿河道相当于是服徭役,若是在他们家乡碰到这样的事情自然是能跑多远就跑多远,免得弄得一身是伤还拿不到役酬,当地官府可从来就没有把他们这些穷苦百姓当人看。但是晋王不一样,他们就是信任晋王,相信晋王一定不会克扣他们的粮食跟役酬。累就累点吧,左右他们如今也找不到别的事情做。

男子是无所谓,但是女眷有些犹豫,不多时,有一些抱着孩子的妇人小心地开口,询问她们是否也要跟着过去。

张大将军不客气地嘲讽:“这是徭役,还分男女不成?”

大楚服徭役向来不分男女,凡到了二十岁抓到你身上是逃不掉的,至于被抓的女子能否顺利回来那就不好说了。男子都是九死一生,更别提女眷。

裴元珩陷入沉思,随即道:“不用。我会说服朝廷给你们菜种,萝卜、青菜、莴苣之类如今种来正合适宜,你们回去之后好生伺候这些菜,加上朝廷的赈灾粮,也够过冬了。”

张胜杰暗暗瞪了晋王一眼,这人果然是想收服人心与太子相争。只可惜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这群流民身无分文,即便真的被晋王收拢也没什么用处,也就晋王当宝贝,真是愚不可及。

有裴元珩的许诺,流民们迅速被划为两拨。一拨身强力壮的跟随他们去江南,一群体弱的领了一个月的口粮之后也遣送回家乡。

至于裴元珩说的菜种一事,不管是皇上还是太子都没拒绝。

二人好面子,只要不危及自身的性命与地位都不介意对百姓施以些小恩小惠。其实若是早知道这么快就能下雨的话,这对父子俩绝对不会为了保全自身与朝廷安稳迟迟不放粮,只恨他们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如若重来一次皇上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做足仁君姿态。

可惜,天下没有后悔药。

诸事准备妥当后,裴元珩一行也预备着从京城出发了。

裴元玺带着齐王亲自将他们送出了城门,还对着陈善方好一通关切备至的叮嘱,将这位尚书大人给感动的只差没有当众表衷心了。

安抚好了陈善方,裴元玺才看向裴元珩。

二人对视时,眼中的憎恶都比前段时间更甚。裴元玺能确认先前两次腹痛都是裴元珩捣的鬼,只是这人手段高明,自己没有查到证据,如今他出了京城,正好给自己空出时间来谋划如何对付他。大理寺卿已经找到了赵家人,他势必要让裴元珩身败名裂!

裴元珩也讨厌极了他这副伪善模样,也是他没有军队,炸了皇宫之后不能全身而退,要不然裴元珩早就跟他拼个鱼死网破了。

眉眼交锋异常凶狠,但等到开始说话时彼此却都保持了面上的客套。

旁边被波及到的齐王愣是一句话都不敢说。其实,他也是想跟着老二出去溜达的,可惜母妃跟周伯羡都不同意。侧身瞥见那位秦相家的小公子,齐王无不羡慕,同样是家中显赫,为何秦朗就比自己舒服这么多?无官无职都能被秦相给塞去随行。

他无不嫉妒地想着,家里宠成这样,迟早要把人给宠废。

等太子废话结束,秦朗无知无觉地龇着大牙爬上了商止的马车。

他们是去修河道不是去野炊,故而条件简陋了些,也就只带了两辆马车,剩下的都是牛车拉的粮食,再有便是后面徒步的流民了。

陈善方固然是太子党,但他毕竟要与晋王共事一两年,为表友善他还是主动提议要跟晋王同乘一辆马车。再加上他已答应了太子殿下要紧盯晋王,每日给太子殿下回报情况,自然是与其同乘才能更好地监察对方。

裴元珩无可无不可,反正只要陈善方别烦他就行。

陈善方本来也打算相安无事地处下去,但很快他便发现自己跟晋王完全处不来。从前人人都道晋王喜怒不定,陈善方没怎么跟他接触过以为这话言过其实,结果这两日相处下来,陈善方才知道晋王有多难搞!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