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 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 年糕粉丝汤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4章

几人拌嘴一番,沈砚和陶应策方才说明来意:原是昨日沈夫人得知沈砚留在林芝记用了饭,还带了重阳糕回来,又得知林家人乃是刚刚搬到汴京来的,故而一早便让府里准备了不少吃食物件,让两人送来。

“沈夫人太客气了。”宋娇娘接过东西,本想请沈郎和陶郎进来喝盏茶,吃些果子,怎知两人赶着去大理寺上值。

故而宋娇娘送二人到门口,想了想说道:“今日芝姐儿正在灶房里准备烧鸭呢,你们晚间下值了过来尝尝?”

“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沈砚想着刚刚看到的搞笑一幕,心里正好奇起吹成球般的鸭子能烧制出如何味道,索性应了下来。

陶应策也有同样的想法,两人走进大理寺衙门时还在议论,说着说着又提起荣娘子的案件来。

“你让人去查了吗?荣小郎去没去学堂读书?”陶应策听到沈砚得到的最新消息,面露惊

讶:“我记得他考上的是明道书院吧!?”

他们上回调查过荣家姐弟的近况,还在知情人口中得知荣小郎的课业相当不错,今年初刚刚考上明道书院。

明道书院处汴京外城,名声不小,因其年年都有学子中举,加之不限出身,所以是汴京乃至周遭白身学子最向往的去处之一。

陶应策和沈砚早前便有怀疑,认为荣家姐弟不愿大理寺介入,不愿追查祖父母与生母去世案,或许就与荣小郎学业优秀,已考上明道学院有关。

毕竟若是荣家姐弟生母乃至祖父母的死有问题,凶手极有可能便是他们的生父,那么按照本朝律法,荣小郎将不能考取功名,更不能为官。

可这个逻辑,是建立在荣小郎在明道书院读书上的。

**小郎考上书院却未去读书,这一切就说不通了。

“我已让人调取了荣家姐弟的户籍资料,还让吕三等人过去盯梢,瞧瞧具体情况。”沈砚答道。

陶应策点点头,对沈砚的安排并无异议,顺口抱怨道:“原本以为只是一桩简单的案子,没曾想竟是越来越复杂了。”

沈砚觉得也是,涉及到好几名官吏不说,就连荣家姐弟的举动也处处透着古怪。

“不过奇怪的案子多了去了。”陶应策想了想,又觉得也正常。

自打来了大理寺以后,各种奇葩案件已让他无力吐槽,陶应策想到这里,翻出一份卷宗来:“你看看这个,女子告发自家郎君与有妇之夫有奸情,要求合离。”

“……有妇之夫?”

“嗯,有妇之夫。”陶应策嘴角抽了抽,憋着笑:“原告本是带着家仆捉奸,没曾想抓到一个男扮女装的。更离谱的是,其郎君还说自己并不知道,是被该男子**的,你说这像话吗?”

“另外还有这个。”陶应衡越说越起劲,又翻出另一份卷宗来:“喏,是开封府左军巡院送来的案子,你能信竟是有人半夜裸身露腚,当街抢劫银钱的?”

“裸身?露腚?”沈砚面上空白,下意识重复一遍。他只恨自己耳朵太尖,等回过神时脏东西已经钻进脑袋里,又恨不得能穿回到一刻钟前,好让自己从一开始就别听见。

“可不是嘛,这人已是犯案四起,目前尚未被抓到,报案的四位女郎都表示自己当时被吓傻了,捂着脸,看也不敢看,故而完全记不清这犯人的模样,简直离谱!”

“这犯人毫无羞耻心,而且专挑年纪轻的女郎下手,幸运的是到目前他只劫财,尚未犯下别的案件。”

就在这时,两人忽地听到外面传来的急促脚步声。紧接着一名差役匆匆推门而入,面色严肃:“陶司直,出事了!”

陶应策敛起面上笑容,腾地站起身来:“出了什么事?”

差役急忙回道:“就是那个露腚,裸体额,就是那匪徒又出现了!这回,这回捅死了人!”

话音落下,陶应策和沈砚同时变了脸色:“怎么会?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就刚刚发生的!”差役回答道,“有目击者亲眼目睹一名浑身赤|裸的男人抢了一名女郎的钱袋,直接冲了出去!等他们回过神追上前,便见那名被刺女郎已是断了气,男人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止陶应策面色难看,就连迅速翻看卷宗的沈砚也皱起眉心,根据卷宗显示,在前四次的案件中,这名裸身露腚的匪徒或是在清晨出没,或是在日落时分出现,且都是抢劫财物后立即离开,并无伤人的举动。

匪徒行为的变化,有可能是其受到某种刺激,亦有可能是长久逃脱官府追踪而让他变得愈发肆无忌惮……

无论哪一种,这名匪徒都会变得更加危险,甚至后面发生案件的频率也会增加!

陶应策和沈砚交换眼神,当即拎起东西,唤上随从出了大理寺。

宋娇娘恰好瞧见这一幕,回头与女儿笑道:“人人道当官光宗耀祖,风光无限,可哪有那么容易。”

“昨日加班加点,今日刚刚点卯又要出公差,更不用说前阵子还离开汴京外出一个月有余,压根没空闲。”

“当官吏地位高,福利高。”林芝一边将刷好脆皮水的肥鸭高高悬在通风处,一边回头笑道:“您说他们苦,那您从早上忙到晚上没得空闲苦不苦?在他们跟前伺候的差役小厮苦不苦?清晨集市上的杀猪匠苦不苦?沿街卖杂碎馒头的女郎苦不苦?大清早背着柴火到汴京来卖的货郎苦不苦?”

宋娇娘听到这番话,转头一想又觉得甚是有道理,这般的忙碌是旁人想要都得不到的呢,自己一个平民百姓哪轮得到去同情官吏。

她摇摇头,不再想这事,帮女儿将肥鸭尽数挂起,然后给鸭子们打扇晾干。

足过了半个时辰,眼见铺子里已渐渐有生意了,这边浇过脆皮水的肥鸭才有了风干的迹象。

再等上半个时辰,林芝垂下一只肥鸭检查,只见脆皮水已完全渗入肥鸭身体,让肥鸭的表皮透着淡淡的玫瑰红,摸上去干爽不粘手,正是烤制的最佳程度。

林芝检查完肥鸭的状态,转身去了后院捣鼓窑炉。窑炉下方堆入木炭,点燃并让窑炉温度升高。

因为时下没有精准的温度遥控,所以林芝只能靠经验和原身敏锐的触觉来调整温度,这也是她提前一日,还特意准备那么多肥鸭的原因。

林芝瞥了一眼被林森运来的肥鸭,斗志昂扬,率先将一只肥鸭送进窑炉。

第一只肥鸭烤出来,外皮焦糊,内里却还是玫粉色的,竟是没有熟透,想来是炉温太高造成的。

林芝调整温度,再来一回。

第二只烧鸭稍好一些,可外皮裂开,汁水溢出,内里的肉质口感干菜,俨然也是失败品!

……

林芝一边记录问题,一边兼顾前堂生意。随着一只只烧鸭出来,她不免心生担忧,也不知自己能不能搞定烧鸭,明日端出成品来。

林芝专心研究,调整窑炉温度和烤制时间,殊不知外面的食客也被这潺潺不绝的烧鸭香味迷得死去活来,但凡是进来的食客,都得问一句:“这味道是哪道菜?我就要这个!”

然后得到宋娇娘的道歉:“不好意思啊客官,这是明日才上的新菜,您看看这几道如何?茄丁肉燥盖浇饭、肉末豆腐盖浇饭、滑蛋鸡肉盖浇饭……道道都很好吃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