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即食酸辣粉和方便面
写好信件后,葛佳佳最终没外寄,准备等过两天林海星回来时,再给她将年礼一块儿捎出去。
进入十二月中旬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
好在茨菰田已经竣工,大伙儿不用再下淤泥田了。
当然,长河大队也没机会闲下来就是了。
壮劳力们运鹅卵石和河沙,外加修路铺路。青少年们继续清理竹林,老、弱、小们捡鹅卵石和起河沙。
俗话都说了,“要致富,先修路!”,葛佳佳不能当没听过不是?
挖淘沟,扩路宽,填石子,铺河沙,大伙儿干地如火如荼。
可重活太频繁,葛佳佳怕大伙儿的体力跟不上,就与护卫队商量后,上了趟山,弄了三头大野猪,一只山麂子和二多只野鸡野兔回来。
哪怕给公社送了头野猪后,队里还有不少肉可以吃。
每天有杂菜炖肉吊着,大伙儿积极性立马就高涨了。终是在十二月底下雪前俢完了一半多的路程。
下雪了,就不适合室外干活儿了,修路和清理竹林的活儿已经停罢。
接下来就是肖语涵和几个队里嘴巴严实的做饭好手们的主场了。
她们干什么呢?
当然是在葛佳佳的提醒下,研究油炸和非油炸的即食酸辣粉与方便面。
虽说方便面早在64年就已经被京都的食品加工总厂弄出来了,但耐不住人家贵啊!流入他们y省的量少呐!
至于在他们象锅市,葛佳佳表示没见过。更别说富溪县和青松公社了,大伙儿连听都没听过几人。
雪天美丽冻人,大家只能待在屋里。
肖语涵带领几个做饭好手尝试了多种方法,经过多次失败后,终于制作出了味道不错的即食酸辣粉和方便面。
葛佳佳品尝过后,赞不绝口。
毕竟自家大队的即食酸辣粉和方便面给料扎实。
不说了,懂得都懂!
东西研究出来了,就该研究口味了。
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如何改进口味。有人提议加入更多的辣椒,有人认为应该增加一些醋的比例,还有人建议添加一些酸菜泡椒以及队里前段时间泡的大酸笋。
肖语涵认真听取每个人的意见,并仔细记录下来。
随后几天,她们不断尝试各种配方,每一次都仔细品味,寻找最完美的味道。
经过数次试验,终于找到了既节省成本,又让人满意的口味。
浓酱红烧、麻辣酱猪、酸辣泡椒、爆辣酸笋、鲜香蘑菇、以及爽麻酸菜。
不是不想弄红烧牛肉,也不是不想弄牛油包,实在是时代限制和原料限制,以及最最最重要的成本跟不上。葛佳佳只得等明后年,她将大队盘活些后,再往他们y省的畜牧县市进牛货。
在确定了口味后,肖语涵和葛佳佳开始着手准备生产。
她们找到机械大佬霍刚、物理教授明涛、以及新到的搞车类制造的杨成里夫妻和祁军这个军工制造大佬,让他们带着李静和葛根打造了简单的生产线,又从队里各家各户收集了一些旧工具,让他们进行改造,而后用于生产。
尽管条件艰苦,但大家的热情高涨。
期间,林海星回大队过了元旦节,给葛佳佳运回来了她心心念念的无花果扦插种枝。然后在元旦次日,运着葛佳佳给林家父母的感谢包裹,冒雪回了公社。
在大伙儿的加班加点下,第一批成品终于在腊月初五那天面世了。
为了在年前回拢一波资金,葛佳佳和葛佳阳兄妹俩冒着严寒,带着他们观察许久,人品能力都过得去的宣传型人才——李芳李知青,拉着即食酸辣粉和方便面去公社上、县上,以及市上的各大工厂进行推销。
同行的还有死皮赖脸,非要跟着的欧尚武和江二傻。
葛佳佳本是不准备带他们的,但葛阳用一句“咱们可以狐假虎崽儿威”就把她给说服了。
凭借着独特的口味和实惠的价格,以及李芳那让人心颤的销售口才,队里的即食酸辣粉和方便面很快打开了销路。
出去一趟,他们不仅仅把队里的存货兜售完了,还得一大批追加订单。
消息传回队里,队员们兴奋不已。于是就更加努力地投入到生产中,力争过个肥年。
看着销量逐渐上升,葛佳佳决定明年春种结束后就扩大生产规模,招募更多的队员参与其中。
同时,她也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口感,让更多的人喜爱上他们的即食酸辣粉和方便面。
六八年腊月二十二,长河大队堪堪完成所有订单。
这还是葛佳佳忍痛拒绝了后续订单的结果。
不然长河大队这个年怕是别想过了。
腊月二十四,留足大队明年的预算后,队里开始了今年的年终决算分配。
今年因为葛佳佳的捣腾,队里花的钱票多了,但收入也是成倍增长。
这不,今年的工分可不就比往年多贵了三毛钱!
整整三毛呐!
要知道以前的丰收年的工分也就比正常年份多个几分的!
而今年竟然多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