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的最佳释义
“每天学习一个红宝书”开始后,队里就热闹了,随处可听到队员们的讨论声,问询声。
“你家娃记住几个字了?”
“就那样呗,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小子就不是那块料。你家建军脑瓜子不错,应该都记住了吧?”
“咋可能,他多贪玩你又不是不知道。不过我听说李家小子学得不错。知青们教一个,他就会一个,厉害的塞~”
“嗐…,要俺说,就是你们监督不到位,一天一个字,有啥学不会的。俺隔壁大妹的婆婆,为了监督她大孙子二蛋,生生从一个文盲,变成能识十一个大字的文化奶了。”旁边一媳妇插话道。
“十一个大字!?也就是说二蛋奶奶把知青这段时间教的字儿都学会了!?”
“可不嘛!人都当奶了,都能全学会,俺这小辈才会八个,搞得俺这段时间都不敢到她家找大妹编草鞋唠嗑了。”
“哈哈哈…,没事,别气馁,嫂子我就比你多会一个,你可以来找嫂子唠嗑编草鞋,咱大哥不笑二弟。”
“呀,你们都会那么多呢,我就会五个。不行,今儿回去我就让孩他爹盯着谷子学,太不像样了,二蛋都能全会,他这比二蛋还大一岁的竟然只会五个。”害得老娘丢脸!
“黄菊,你怎么知道二蛋全会的?”
“不都是娃儿会几个,监督的大人会几个的嘛。二蛋奶全会,那二蛋肯定是全会的嘞。怎的?草嫂子家不是!?”
“……是是是,怎会不是的嘞。”比自家娃少会两字的草嫂子决定今儿下工后,就拉着她家大成狂补。
正准备去换赶雀儿班的葛佳佳闻言失笑。她就说这段时间二蛋咋蔫巴巴的,感情是被他奶“监督”狠了呀。
秉承着在道德底线上,娃儿们开心,她就开心,娃儿们不开心,她老开心的乐观态度,葛佳佳哼着不知名小调,往换班点走去。
离老远,她就看到高枝枝带着群娃儿,拿着弹弓对着天上彷徨的鸟雀“啪啪啪”射个不停。
不说百发百中,但十发六中还是有的。
“哇!又中啦,又中啦~”
“轮到我捡啦。”
看着一边惊叹,一边拽着裤头,颠颠儿捡麻雀的一群奶娃们,葛佳佳心中的小恶魔压不住了。只见她双手聚拢,对着呼啦啦一窝蜂去捡雀儿的娃子们发出了魔音。
“……高知青,我来换班了,你可以带着娃儿们回去吃饭了,不然该赶不上何知青的认字课了。”
娃儿们的灿烂笑容瞬间凝固。
“其他的点也换了?”
“嗯,我哥带着耀儿他们那些小子去了,你赶快回去吃东西休息吧。。”
“行。”高枝枝将弹弓挂腰间,进草棚提今早的战利品。
看着萝卜头们宛如缺水的豆苗,葛佳佳身心极度舒爽。
待娃儿们走远,葛佳佳开始她的赶雀儿工作。
“哦~耶~”
“喔乐乐乐~”,
吼完靠近的鸟雀,葛佳佳又继续埋头安置她让李静给做的“水鞭炮”。
这“水鞭炮”运用的是跷跷板(杠杆)原理和滑轮原理。一个带有便于流水的凹槽的竹片,竹片两头挂着装水的竹筒,两竹筒和跷跷板支撑轴之间安了个木制滑轮组。
将水鞭炮一端的接水凹槽置于有落差点的沟渠中,沟渠水顺凹槽流入竹筒,竹筒水达到一定重量时,竹筒下压,与水渠相撞,产生巨大的“啪”声。撞击的拉力带动滑轮组,竹筒倾斜,筒里的水外流,拉力带动嵌在主承轴的滑轮组,另一端“跷跷板”前斜,入水渠接水,水满、下压、出声。跷跷板两端来回受力,不断产生“啪啪”声,宛如有人在放鞭炮,故得了水鞭炮之名。(作者小时候看家乡老人做过,很厉害)
是乡下吓鸟雀和蛇鼠的得力工具。
但这东西有个缺点,就是安置时,需调整好水桶与撞击面的距离。有时需挖出多余的接触面,有时又需要垫增接触面,不然容易“哑炮”。
葛佳佳一整天都在吆喝与安置水鞭炮中度过。
好在结果喜人,水鞭炮的“噼啪”声,赶走了很多胆小的鸟雀。
当然,有些胆大包天的鸟雀亦会“铤而走险”,下田觅食,需要人工驱赶。
想来这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的最佳释义行为。
不过好在队里有好几个拥有超高准头的弹弓手,让好些胆大之徒有来无回。例如高枝枝和狩猎队里的几个猎手,亦或葛佳木这些馋肉的小伙儿们。
这不,今晚的葛家不就有十九只雀儿加餐了嘛。
别多想,这是葛佳木六天的战果,而非一天的。
不是谁都有高枝枝的准头的。做不到她那般自个儿有吃有攒就算了,还能偶尔惠及知青点的知青与大队里的娃儿们。
转眼间,稻谷就从扬花期进入了灌浆期,赶雀队上工的时间越来越早,下工的时间却越来越晚。尽量争取做到雀儿不起,我已起;鸟儿睡了,我下工。
在葛佳佳黑眼圈越来越重时,长河大队套种在玉米地里的黄豆成熟了,大队开始收黄豆了。
葛佳佳这块砖被大伙儿从赶雀队搬到了晒豆队,成了晒豆队里的一众老人里的一抹靓点。
葛佳佳为何得了这个“好”差呢?当然是因为她的良种啦。
她和葛佳木六月中旬补种的矮珠黄豆比大队的原种晚种近乎两月,却能同原种一块儿成熟,产量还比原种高了两成。为了感谢她的傻人傻福,队员一致觉得葛佳佳当得了这“闲”值。
可葛佳佳一点儿都不想要。
每天要打豆子就算了,还得被豆毛“咬”。这酸爽~,几碗牛肉面都比不过它。
最后是葛佳阳看不过,利用“特权”,将葛佳佳又调回了赶雀队。
从此,葛佳佳爱上了早起!(对比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