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晋江文学城 - 下嫁 - 李五桃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下嫁 >

第56章晋江文学城

第56章

时至巳末,日头正要发力的时候,乐映真被狱卒推搡着出了大理寺狱,又经一路辗转,寺正室的灰黑匾额悬在门梁下,原本平复的心,一下子又剧烈跳动起来。

乐映真觉得自己完了,当初志气高涨的入了京城,准备考出个官职回家光宗耀祖,可不抵几壶浊酒下腹,人竟猖狂的没了边际,不仅得罪了朝臣,还被关押至大理寺狱中反省。

如此一来,尚未考出名堂的她,恐怕直接断了入仕的资格。

所以迷迷糊糊进了左室后,见了那日自己推搡的人,她整个人木讷讷的。

即未行礼,也未求饶,就那么低头干巴巴的站着。

良久,她觉得脖颈有些酸意,于是偷偷擡起头看了眼奋笔疾书的邹寺正,屋内笔墨气息浓厚,小熏炉似个摆设,随意至在案台,亦无清甘茶气萦绕案牍。

身着绛红官裙的邹寺正背脊挺直,手下不停,案上除了笔墨纸砚,就是成了堆卷轴,可见公务繁忙。

最后一字落下,案卷需摊开静置阴干笔墨,邹恒才终于倚着椅背,看向面前站立之人。

发丝稍显凌乱,面色亦没什么精神,但身子立的很直,眉宇亦不见浊气。邹恒开口:“醒酒了?”

乐映真面色微霁,羞愧的将头垂的更低,诺诺声道:“学生那日喝醉了酒,唐突了官娘,还望官娘大人不记小人过。”

邹恒轻嗯一声,反问她道:“官娘尚敢唐突,若是平民你待如何?”

乐映真愣了几息,直接了当跪地道:“学生不敢如何,只是那日心中愤懑,无处发泄,只想……想寻人打上一架,未想过输赢,就算是被打一顿亦可。望官娘明鉴!”

眼前堆满案卷,她这一跪,邹恒直接看不到她的脸了。于是端了茶杯起身行至侧案,为自己倒了杯水饮下,复又开口:“你可知这大理寺,一年到头能收到多少起因醉酒负气相争,最后失了性命的案子吗?”

乐映真将头压低,明明这邹寺正说话淡淡如水,可就是让她不敢轻驳。

邹恒侧倚案边,垂眸睨着她道:“你可有想过,你心中愤懑借酒滋事,争执中,无论双方谁失手伤了人,最担忧的是何人?”

见她不语,邹恒继续道:“是你们的家人。她们可能无权无势,又急于救你们出囹圄,只能四处凑银钱、赔笑脸、压弯了脊梁、跪破了膝盖,可能倒头来连你们的人都见不到。事因你而起,如何罚你都不冤,可那个无辜的路人招谁惹谁了?人家好好走在路上,凭什么无缘无故招惹这么一档子官司,还让一家人跟着受累?嗯?”

乐映真跪趴在地,沉重的呼吸打在地面,竟凝出了水汽,她不禁有些双眼模糊,良久才哽咽道:“学生惭愧至极!”

彼时,黎舒平忙完公务过来串门,一瞧屋内局面,不禁有些好奇发生了何事,于是端坐堂下静默不语。

邹恒见势,只能允她起身:“说说罢,那日到底听到了什么谣言,气的你如此行事?”

乐映真用袖抹泪,见室中又多了一位官娘,更加拘谨,所以平复几息才道:“学生入京后,结识了几位同砚,其中一位同砚的同乡在吏部担任文书小吏,她有日下值晚了,意外瞧见上官官室烛火还亮着,因那上官素来懈怠,便以为她忘了熄烛,便上前一观,若真是忘了也好寻值守帮忙。却不想,刚经过窗下,就听那上官与人攀谈之声。内容事关此次考试徇私舞弊,提及不少朝臣已经递上了录取名单,朝臣后辈就占了名额的三成,五成是朝臣亲随者,而留给真正的考生名额,仅剩下两成。故而学生听闻愤懑至极!才与官娘您……”

室中一时静默。

邹恒轻点茶杯,看着杯中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良久,邹恒启唇:“那上官是何人?”

乐映真摇头:“那吏员担心自己会受牵连,未曾言说。”

邹恒点头:“将你那同砚名讳留下,放心,本官只在暗中调查,绝对不会牵连那位同砚与吏员,亦不会出卖你,你安心回去备考吧。”

乐映真愣怔片刻:“学生不是留下了滋事案底,三年内不能参与考试?”

邹恒凝她一眼:“你若不想参与此次考试,本官可以成全你。”

乐映真一愣,旋即露出笑颜:“学生谢官娘高擡贵手。”

而后取笔留下同砚大名,喜滋滋的离开了寺正室。

扶案无人打理,早落了一层灰,黎舒平用指尖写下‘吏部’二字,问她:“你怎么看?”

邹恒淡淡道:“意料之中的事,只是没想到,她们如此贪心。”

此次加科欲招取五百余人,虽最后只得低末小吏之职,但效力的都是京城官署,所以此次入京参与考试的学生高达四五千人,四五千人去争那一百个名额,当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

黎舒平冷着脸:“本该是利民之举,这下好了,刚撵走一批蛀虫,却迎来了一堆蚂蟥。”

邹恒想了想:“考试迫在眉睫,换监考官署反倒不美,考生亦会受到波及影响发挥。”

黎舒平凝她片刻,点头道:“有理,让吏部忙着吧。咱们临了——”她一拍大腿起身:“摘桃。”

午时已到,邹恒放下茶盏:“饭?”

“饭!”

夏日似乎吃什么都欠些味道,黎舒平只为充饥,所以没什么见地,只一路跟着邹恒七拐八拐,寻到了一条小巷子,厚重的麻布遮住了烈阳,亦为棚下的食客送来一时清爽。

身着官裙的邹恒是个老主顾,凉面铺子的小掌柜一见她就堆满笑容:“还是老样子?”

邹恒点头:“两碗。”

凉面价格亲民,且有免费的面汤供应,尽管位置较为隐蔽,也引来众多学子的青睐。当两位官员的身影出现时,学子们不禁低声惊叹。

“当官不是很有钱吗?怎会光顾这般简朴之地?”其中一位学子疑惑道。

另一位学子带着轻蔑的语气回应:“山珍海味吃多了,偶尔换换口味,吃些清淡食物,有何稀奇?”

先前的学子摇头表示不同意:“我看那掌柜与两位大人颇为熟络,显然是这里的常客。”

“依我看,是这京城之中政治清明,官员们也多廉洁奉公,与民同乐。”

另一学子依旧轻蔑:“真如此,就不会出现各衙署消减吏员一事,约莫这二位是被那道凤令所震慑,因而装装样子罢了。”

“……”

议论不绝于耳,众学子各怀心思,各有见地,好听与难听的话各自参半,两人这段日子听的多了,压根不往心里去。

见凉面上桌,邹恒取了筷子搅弄,清香的胡瓜丝与红火的辣椒均匀伴进了面里,邹恒不禁胃口大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