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六画(6) - 中药大辞典 - 刘彬编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中药大辞典 >

第47章六画(6)

第47章六画(6)

【功效应用】止咳平喘:用于咳嗽痰喘,可单用本品制成气雾剂喷服;或与冬花、杏仁等同煎服。温中止泻:用于虚寒泄泻,可与桂圆肉、冰糖共煎服。宁心安神:用于虚烦失眠,心悸易惊,可与龙骨、酸枣仁、龙眼肉等同用。现代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神经衰弱等。

【用法用量】煎服:0.3~1g;或研末服,0.1~0.2g。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不宜多服、久服,否则会出现口渴,咽喉灼热,烦躁,瞳孔散大等中毒症状。青光眼患者忌用。孕妇慎服。忌铁器、五灵脂、皂荚、黑豆、卤水、藜芦等。

【现代研究】含莨菪碱、东莨菪碱、山莨菪碱、阿托品等。具有镇静,平喘等作用。

仰天钟见《贵阳民间药草》。为野牡丹科灌木朝天罐osbeckiacrinitabenth.exc.b.clarke.的全草。分布于我国南部和东南部。

【异名】张天刚、痢疾罐、朝天罐、向天葫芦、倒罐草、罗浮金锦香、七孔莲、酒里坛。

【性味归经】酸、涩,微寒。归肾、脾、大肠、肺经。

【功效应用】补肺益肾:用于肾虚下肢酸软,筋骨拘挛,单用,水酒煎服;用于肺肾虚喘,可与杏仁、桃仁同用;治疗肺痨咳嗽,咯血,常以根炖猪肉吃,或与葵花盘、柿花蒂、一朵云、清明菜同煎服;若与猪膀胱同煮食,又治肾虚小便失禁。利湿止泻:用于湿热泻痢,白浊,带下,可单用。收敛止血:用于咯血、便血、痔疮出血,水煎服;治外伤出血,鲜品捣敷,或研末外敷。通经下乳:用于妇人月经不调,乳汁稀少及产后腹痛,水煎黄酒调服。

现代常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肺结核等。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取干根60~120g,加水500ml,文火煎至100ml,顿服,或分2次服。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适量,研末外敷。

【现代研究】根含生物碱、酚性物质、甾醇。根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敏感。

仰天钟根见《贵州民间草药》。为野牡丹科灌木朝天罐的根。

【异名】朝天罐根。

【性味归经】苦、涩,微寒。归脾、大肠、肝经。

【功效应用】清热解毒:用于疮疡肿毒,单用捣敷,或干粉撒敷;用于痔疮,常用其根30g与猪心炖服。利湿止泻:用于淋证,水肿,带下,泄泻,痢疾,均可单用煎服或配伍。治带下亦可与鸡冠花同用。活血止血:用于月经不调,经闭腹痛,单用炖鸡服,亦可与梵天花根、野海棠等同用;用于咯血,吐血,崩漏,单用煎服,或与仙鹤草等同用;行气止痛:用于胁痛,胃痛,腹痛,均可单用煎服,或与木香等同用。

现代常用于疖痈、肠炎、痢疾、肾炎、尿路感染、带下症、肺结核咯血、月经不调、子宫出血、胃炎、肝炎、胆囊炎等。

【用法用量】煎服:6~15g;或泡酒。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撒敷。

自然铜见《雷公炮炙论》。为天然黄铁矿pyrite的含硫化铁(fes2)矿石。主产于四川、广东、湖南、云南、河北及辽宁等地。

【异名】元铜、煅自然铜。

【性味归经】辛,平。归肝经。

【功效应用】续筋接骨,散瘀止痛:用于跌扑骨折,瘀肿疼痛,常配伍乳香、没药、苏木、血竭等,如八厘散(《医宗金鉴》);与乳香、没药、当归、羌活各等份为散,温酒送服,即自然铜散(《张氏医通》)。

现代常用于外伤性瘀肿、骨折。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研末服,0.2~0.3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现代研究】含二硫化铁等。对家兔人工骨折有促进骨痂生长成熟、加速骨折愈合作用。能促进骨髓本身及其周围血液中网状细胞和血色素的增生。

血竭见《新修本草》。为棕榈科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dracobl.及同属植物的果实及树干渗出的树脂。主产于广东、海南、台湾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

【异名】麒麟血、骐麟竭、木血竭、海蜡。

【性味归经】甘、咸,平。归心、肝经。

【功效应用】止血生肌:用于外伤出血和疮疡不敛。用于外伤出血,可单用,或配伍等份蒲黄,研末外敷;用于疮疡不敛,常与炉甘石、朱砂、冰片等同用,如生肌散(《经验方》)。散瘀定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及瘀血阻滞所致心腹刺痛,痛经,经闭,产后腹痛。治跌打损伤,常配伍乳香、没药、红花等,酒调服并外敷,如七厘散(《良方集腋》)。

现代常用于软组织损伤、创伤出血、外科疮疡、湿疹。

【用法用量】研末服:1~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或入膏药。

【使用注意】本品不入煎剂。孕妇及月经期,无瘀血者不宜服。

【现代研究】含血竭素、血竭树脂、苯甲酸等。能显著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时间。有镇痛作用。能促进创面愈合,兼有防腐、保护作用。体外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血水草见《贵州民间药物》。为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血水草eomeconchionanthahance.的全草,分布于华东、中南及西南各地。

【异名】黄水芋、金腰带、一口血、小号筒、水黄连、血水芋、一滴血。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肝、肾经。

【功效应用】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单用水煎服;用于口舌生疮,既可煎水服,亦可捣烂绞汁漱口;用于疔疮肿毒,鲜品捣烂外敷。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腰痛,可与当归、红花、大黄等浸酒服,或水煎服。

现代常用于急性结膜炎、咽喉炎、口腔溃疡、跌打损伤、疮疖肿痛等。

【用法用量】煎服:6~30g;或浸酒服。外用:适量,鲜草捣敷;或晒干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血余炭见《神农本草经》。为人发洗净后经加工焖煅制成的炭块。

【异名】血余。

【性味归经】苦,平。归肝、胃经。

【功效应用】收敛化瘀止血:用于多种出血证。治咳血,吐血,常与三七、花蕊石等同用,如化血丹(《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衄血,外伤出血,可单用研粉外用;治便血,可与地榆、槐花同用,如三灰散(《类证治裁》);治崩漏下血,可与棕榈炭、侧柏炭等配伍。利尿通淋:用于血淋,小便不利,可与滑石、白鱼等量研粉,即滑石白鱼散(《金匮要略》)。

现代常用于咯血,呕血,便血,尿血,子宫出血,口鼻、齿龈出血及紫癜等各类出血。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研末服,1.5~3g。外用:适量,研末撒;调涂。

【使用注意】内服有令人恶心的副作用,故胃弱者不宜用。

【现代研究】主含碳素、灰分,及钙、钠、钾、锌、铜、铁、锰等。动物实验证明,能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以及血浆再钙化时间。有吸附作用,利尿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志贺菌属等有抑制作用。

血满草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忍冬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红山花sambucusadnatawall.的全草或根。分布于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异名】接骨草、接骨药、大血草、红山花、苛草、血管草、榆古兴那布。

【性味归经】辛、甘、涩,温。归肾、肝、大肠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