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八画(3) - 中药大辞典 - 刘彬编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中药大辞典 >

第65章八画(3)

第65章八画(3)

【功效应用】杀虫止痒:用于皮肤瘙痒,疥癣,常与羊蹄根或皂荚子等煎水洗,或以乙醇浸搽。解毒止痛:用于水火烫伤,可与地榆根、乌桕根同煎喷于患处;用于风火牙痛,单用捣绒,塞患处,或噙用。现代常用于真菌感染所致皮肤瘙痒、烧烫伤、龋齿痛等。

【用法用量】外用:捣绒塞牙缝,煎水含漱,或熏洗,或乙醇浸搽。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禁止口服。

【现代研究】含鞣质、脂肪、蜡质、果胶及大量维生素c等。

枫香脂见《新修本草》。为金缕梅科乔木枫香liquidambartaiwanianahance的树脂。产于浙江、江西、湖南、云南、福建等地。

【异名】枫脂、白胶、胶香、芸香。

【性味归经】苦、咸,平。归肝、脾、肺经。

【功效应用】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单用研末敷,或与乳香同用;用于胃痛,单用研末,开水冲服;治疗年久牙痛,可以其末,揩擦患处。解毒敛疮:用于瘰疬恶疮及诸疮不合。用于瘰疬恶疮,常熬制膏药敷贴;用于诸疮不合,与轻粉等量研粉,猪油合涂。凉血止血:用于吐血不止,单用为散,开水调服;用于衄血,可与蛤粉等量,以好松烟墨汁调服。此外,慢慢吞用,可治鱼骨鲠喉。

现代多用于跌打损伤、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颈淋巴结核等。

【用法用量】煎服: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调敷;或制膏摊贴。

【现代研究】含挥发油,内有萜类、桂皮酸类等。

枫荷梨见《江西草药》。为五加科乔木或灌木树参dendropanaxchevalieri(vig.)merr.的根及茎。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异名】偏荷枫、鸭脚木、梨枫桃、木荷枫、五加皮、疯气树、半边枫、白山鸡骨、半荷枫。

【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肾经。

【功效应用】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常与虎杖根、红楤木根、菝葜根、木通等浸酒服,或与钩藤根、牛膝根、桂枝等水煎当茶饮。活血调经:用于经络郁滞之腰腿疼痛,半身不遂,偏正头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单用,或配伍当归、赤芍、川芎、乳香、没药、香附等。

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跌打损伤、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用法用量】煎服:15~60g;或浸酒。

枫香树叶见《本草纲目》。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liquidambartaiwanianahance.的叶。主产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

【性味归经】辛、苦,平。归脾、肾、肝经。

【功效应用】行气止痛:用于胃痛,呕吐,泄泻,痢疾,单用水煎服,或取鲜叶与鲜辣蓼叶共捣烂绞汁服;亦可与鸡眼草、车前草、莱菔子同用。解毒消肿:用于痈肿疮毒,蜈蚣螫伤,嫩叶捣烂外敷。此外,鲜叶捣汁内服,可治小儿脐风及中暑症。

现代多用于急性胃肠炎,痢疾,口、鼻、大小便出血,疖肿。

【用法用量】煎服:15~30g,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现代研究】含挥发油等。醇提物制成的止血粉,对犬股动脉出血、肝与脾创面出血、断肢伤面出血等,均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枫香树根见《本草纲目》。金缕梅科植物枫香liquidambartaiwanianahanee.的根。

【异名】枫果根。

【性味归经】辛、苦,平。归肝、脾、胃经。

【功效应用】解毒消肿:用于痈疽疔毒,单用擂酒饮,以渣贴之,或与红糖、酒糟共捣敷;用于乳痈,可与犁头草同用,水酒各半煎服。祛风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单用水煎服。调肠健胃:用于泄泻,痢疾,可与铁苋、凤尾蕨同用。

现代常用于疮疖肿痛、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胃肠炎、痢疾、小儿消化不良等。用于急性胃肠炎及小儿消化不良,可单用鲜品煎服。

【用法用量】煎服: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枫香寄生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桑寄生科常绿寄生小灌木扁枝槲寄生viscumarticulatumburm.f.的枝叶。主产台湾、福建、广东、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异名】虾蚶草、百子痰梗、栗寄生、路路通寄生、柿寄生、扁枝寄生、枫寄生。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肾、肺经。

【功效应用】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腰腿酸痛,肢体麻木,煎服或外洗。祛痰止咳:用于肺气失宣之劳伤咳嗽,痰多,可配伍天冬、百部、款冬花、炙紫菀、川贝母、茯苓、杏仁等。活血调经:用于络脉痹阻之产后血气痛,崩漏,带下,水煎服;用于跌打损伤,常与巴岩姜各等份,煎汤兑酒服。杀虫疗癣:用于疥疮,牛皮癣,煎水洗,或研粉用鸡蛋油调搽。

现代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高血压、牛皮癣等。

【用法用量】煎服:9~15g,或30~60g炖肉服,或浸酒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涂。

【现代研究】含齐墩果酸、齐墩果酸脂等。

刺三甲见《天宝本草》。为五加科多年生攀援状灌木白劣acanthopanaxtrifoliatus(l.)merr.的根或根皮。分布于中南、西南各地。

【异名】白竻根、三加皮、刺三加、苦刺头、三甲皮。

【性味归经】苦、辛,凉。归肝、肺、脾、胆经。

【功效应用】解毒消肿:用于疔疮肿毒,单用其根水煎服,另取花叶调冬蜜,捣烂外敷;用于乳痈,单用,水酒炖服;用于咽喉肿痛,单用水煎服;用于毒蛇、蜈蚣咬伤,单用鲜根加烧酒擂烂绞汁搽肿处,渣敷伤口周围。解表退热:用于感冒发热,单用水煎服。清热利湿:用于湿热黄疸,可用鲜根与鲜白萝卜、冰糖水煎服;用于妇女带下,可与水沉香各30g煲瘦肉服,或与土丁桂水煎服。活血舒筋:用于跌打损伤,单用捣碎,加白酒调匀,微炒热包伤处,或浸酒内服;用于月经不调,可与红牛膝同煎服。

现代常用于疮疖肿痛、咽喉炎、扁桃体炎、蛇咬伤、黄疸、带下症、跌打损伤等。

【用法用量】煎服:15~30g(大剂量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现代研究】含蒲公英赛醇及其乙酸酯β-谷甾醇等。

刺五加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五加科多年生灌木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rupr.etmaxim.)harms的根茎或茎。主要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等地。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脾、肺、心、肾经。

【功效应用】益气健脾:用于脾肺气虚,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咳嗽气喘,单用,或与太子参、五味子等同用。补肾强腰:用于肾虚腰膝酸痛,常与桑寄生、狗脊、杜仲等配伍;若风湿痹痛兼肝肾不足者,可与独活、秦艽、防风、杜仲等同用。益智安神:用于心脾两虚,心神失养。失眠,健忘,可与酸枣仁、远志、茯苓、人参等同用。

现代常用于腰肌劳损、久病体虚、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等。

【用法用量】煎服:9~15g;或入丸剂、颗粒剂、口服液、注射剂。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