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生活结构细节化
其实在任以虚看来,无论朱元璋还是那些江南豪绅,他们做事的能力,都很局限,思想也很狭隘。
以至于,他们事情,都做的不会太大。
那些南洋移民,用同样法子过滤一遍后,剔除其中的杂质,就乘船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
任以虚早在北平之地,划分好的农场中,等他们的到来了。
朱元璋对任以虚手底下那些大牲口一样官员,满意至极。
这些官员算不上雄才大略。
把一些日常事务,能统筹计算到极致,活脱脱就是一个,任以虚弱化版。
只要这样的官员越来越多,自己帝王生涯,很快就等达到巅峰。
老朱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做出些,超越前朝帝王的壮举,才算够本。
老朱这里爽了,但幕后的黑手们却不爽了。
还是金陵城的那栋豪宅中,一声清脆的响声,无数瓷器渣乱飞。
花厅当中,一群士绅们脸色铁青。
“怎么会这样?”黄子澄低声怒喝道。
他愤怒地瞪着其余几位豪绅,几位豪绅们却是有苦也说不出。
这几位豪绅都是长年做海贸生意,家财亿万,丝毫不逊色于,昔日大明首富沈万三,只不过他们作风低调而已。
由于常年出海下,他们自然知道流落海外的遗民。
当初南宋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投海后,有不下数百万宋民,出海求生,如今还在海外岛屿,繁衍生息。
招募这些遗民认祖归宗,不算什么事,这些豪绅只要出钱雇佣海盗,一番恐吓,就将他们全部撵了过来。
可问题是,米仓山的流民,却着实让他们花费,巨额的代价。
甚至还搭上,陕西布政使手下的两名官员!
本想制造动乱,彻底打乱老朱的北伐计划。
但任谁都没有想到,被任以虚轻轻松松就吞并消化掉了。
那些流民们都老实地开始耕作,并且等到年限一过,他们就能得到朝廷瓜分的耕地,从此过上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再想忽悠他们就难了。
一名豪绅苦笑着说道:“没办法,只能先向陛下服软。”
“受损那几家,几乎已被抄的倾家荡产。”
“几位家主包括子女,都在诏狱里待这么久,饱受锦衣卫残毒折磨,只怕心中对咱们怨恨已深。”
“回去无论如何,都要保住他们的产业,否则人心一散,我等只怕皆成为砧板上的肉,任人取食了。”
在场所有士绅们脸色晦暗至极,他们用了阳谋对付朱元璋,相应的朱元璋,也回应他们一记,狠毒阳谋。
揪出幕后指使的士绅后,朱元璋没有按照老路子,扒皮萱草,或满门抄断。
只是抄没了三分之二的家产后,就把他们的嫡系,拉到诏狱里受酷刑。
短短半月的时日,这几位家主嫡系,就在诏狱中,彻底体会到,从地狱到天堂的滋味。
这样一来,不患寡唯患不均,那些没受刑遭灾的家族,必会被他们怨恨上。
都是一块出的馊主意,凭什么我们家遭灾?
这就是人为地,制造他们内部矛盾。
如果内部矛盾不彻底解决,那么等朱元璋缓过劲来,他们的末日就到了。
就在这些江南士绅们,寝食难安的时候,朱元璋正忙活着,北伐后续的工作。
他现在要做的,是稳固自己的权利,成就帝王功业。
然后再以雷霆万钧之势,一锤子砸死敌人。
自皇家书院开办以来,朱元璋已经尝到,天子门生带来的红利。
如今北方一带,但凡参加过乡试,不论有没有功名,都被吸引入皇家书院。
但江南之地的学子,却已被屏蔽在外。
七月初,徐达主力大军,返回通州休整,预备休整两月,返回京城。
留下沐英、宋晟、蓝玉留在草原,拉网式清剿那些小部落。
以李景隆为首的纨绔集团,浩浩荡荡开入草原。
朱元璋紧急就把任以虚从书院里揪过来,劈头问道:“九江这孩子,已带着一帮纨绔去甘州了。”
任以虚抱着芴板,从容地说道:“这事臣知道,臣也给他安排了合适的人手。”
“臣以为可让他们赚钱,但主动权必须在陛下手中。”
对于他的回答,朱元璋非常的满意,这才是符合他的设想。
如果全盘放给这帮纨绔,尾大不掉了,才是真正的大麻烦。
这帮勋贵可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