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横竖都是儒家有理? - 大明:开局就干儒家 - 再见是蓝啊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9章横竖都是儒家有理?

任以虚叹了口气,扶起被老朱打翻的酒壶:“大爷,我知道实话不好听,其实,您也不必恼怒。”

“苏、松、长、镇、嘉、湖、杭七府本就得天独厚。”

“靖康之乱时候,金人主要集中在北方,南方已经被开发出来,但却没受到战乱的冲击,赵构重立南宋朝廷,本就占了很大的便宜。”

朱标也连声劝说道:“是啊父皇,况且如今我大明,才刚刚走出战乱。”

“前朝又糟蹋的太厉害,您接手的又是一个烂摊子,有些事情不能单一从这上面比。”

在朱标不断的劝说下,朱元璋总算勉强平息了心绪。

至于一旁的朱棣,则欣赏着老爹难受的表情,暗戳戳地却有些幸灾乐祸。

刚刚他被老爹强行要走那尊马超龙雀,已经很肉疼了。

老朱默然片刻,沉声说道:“单单只是这海贸生意,就已超过大明赋税了,可想而知,东南豪绅已富裕到了何等地步!”

“任以虚,你准备何时,收回这海贸生意来?”

任以虚叹息说道:大爷,其实我不说,您也知道,您明白那些东南豪绅的,知道他们有反噬朝廷的实力。”

“想要搞这些豪绅,还是得用老办法,先从根上瓦解。”

“如今北方车轨正在全面铺设,那些江南士绅之所以没有吱声,就是在等这机会。”

“等着北方轨车彻底铺好,就会全力投资,想把陆路运输权拿到手。”

“然后,利用北方廉价劳动力来发展工业,如此海贸货物的成本,就会降低,届时,他们赚取的利益会十倍不止。”

“他们敢!“朱元璋一拍桌子,勃然大怒。

他随即瞪着任以虚说道:“那你是怎么想的?”

任以虚断然说道:“北方应该大力发展工业,关中发展农业。”

“南方就专心发展商贸,这样南北之间能互相制衡,谁都不能独立造反!”

“好!”

朱元璋一拍桌子,端起酒杯和他走了一个。

三杯酒下肚后,老朱脸上泛起血色。

“对于这些江南豪绅,你准备怎么办?”朱元璋不由地问道。

任以虚说道:“大爷,等把他们釜底抽薪,把中小型商户控制在手,我指望他们,能以后能把存储的金银,全部存入钱庄。”

“然后在各地投资,拉动各地经济,但官面上权力必须剥夺!”

“这就需要完善法制了。”

“大爷,说实话,光从舆论上把商人贬为贱商是没有意义,从法制上加以限制,才是正道。”

朱元璋和朱标同时陷入沉默当中。

夜色渐深了,心满意足的朱元璋登上马车,和太子一并返回皇宫,只留下劳民伤财的哥俩暗自伤心。

看到老朱走后,任以虚劈手揪住朱棣,怒吼:“就为了满足你这点狗屁虚荣心。”

“老子琉璃烧制秘法,就这么被豪夺了!你知道我损失多少钱财吗?”

一想到烧制琉璃秘法被老朱豪夺,自己损失了一条巨大的财路,心疼的任以虚直咬牙。

“算了算了,进了宫门就别想要回来。”

“再说你现在也风光啊,合着满朝文武,有几个能在我爹面前嘚瑟?”

“李善长都不敢!以后在勋贵当中,你可就是独一份儿的了。”

朱棣就不怎么会劝慰兄弟,只是同情地拍拍难兄难弟的肩膀:“下回再找喝酒的地儿,最好先派亲兵,把方圆十里都检查一遍。”

任以虚颓然松开揪着他的手:“你算说着了,什么事,让你老子掺和进来,肯定会出幺蛾子。”

“刚跟你老子说话的时候,我脖颈都凉飕飕的。”

说到这里,他环顾周围一圈:“周围不会有锦衣卫吧?这就未免太吓人了。”

朱棣瞟他一眼,讥笑说道:“放心,我老子才没这么下作呢。”

“再说了,你能逃得出大明领土么?”

说罢,两兄弟就洒泪而别。

任以虚当即下定决心,一段时间内还是不要再见朱棣了。

收束了心思的任以虚,就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部分书院出来的学子,正式加入列车局,铺设轨道的队伍,迅速增加数十支。

车轨开始以,一日百里的速度,快速向周围辐射,最远的一条车轨,已直抵关中。

如此一来,原材料就供应不足了。

任以虚只能又开办三处水泥作坊,与六处车轨生产作坊,列车车厢作坊,也加快生产。

饱受蹂躏的北方经济,正以高速度开始恢复,而就在这时,宋濂再次登门求见。

任以虚本想借口工作繁忙,避而不见的,结果宋濂索性就住在了清雅庄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