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违背朱元璋的禁海令 - 大明:开局就干儒家 - 再见是蓝啊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4章违背朱元璋的禁海令

朱标知道,这是自己老爹,也意识到,自己之前手段过于酷烈狠辣。

既然如此,那就索性破罐子破摔,趁着自己这股劲儿没过去,彻底定下一些规矩。

老爹用完雷霆手段,自己上位时就释放雨露,届时就能达到收买人心的作用。

朱元璋揉了揉太阳穴:“走吧,老大,去看看任以虚那小子,给咱爷们准备的沙盘!”

朱标立即就起身跟着老爹去了偏殿。

自从任以虚把江山社稷的沙盘,按照比例做出后,朱元璋几乎每天都要在沙盘跟前,待几个时辰。

每次看完之后,朱元璋都会显得总是精神抖擞,信心十足。

走到偏殿内,一座巨大的台球桌样式的桌子,出现在爷俩跟前,几乎占据整个偏殿的正中大厅。

这张台球桌上没有别的东西,只有一座巨大的沙盘,将整个大明的地图完美展现出来。

连周围倭国、琉球、高丽、安南这些国家也都展现出来。

沙盘上,非但山川河流制作的栩栩如生,就连各个府、道、州都制作的栩栩如生,甚至都精确到县城的地步!

朱元璋两眼放光地看着眼前山河,一种山河尽在掌握的感觉,油然而生。

这感觉就像一个老农,正看着自家一亩三分地!

毫不客气地说,任以虚的这道沙盘彻底廓清老朱的目光,也打开了他的胸襟心魄。

如今大明山河,既然已成他的一亩三分地,那么地里出现点,蝗虫老鼠之类,朱元璋也就不怎么在意了。

反正就是害虫,随便一巴掌就能拍死,只要不祸害的太狠就好。

他现在要考虑的是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怎么拿着锄头,把别人手里几块地刨过来!

朱元璋拿起一根长杆,接连点过北境,东南,西域、以及沿海江浙朱标见状,也不由地叹息一声。

迄今为止,朱元璋都还没把那些江南豪绅,当做自己人。

不止是因为那些豪绅,支持过朱元璋的敌人,更重要的是,这些豪绅,仍旧在阳奉阴违地,违背朱元璋的禁海令!

这让朱元璋恨得直咬牙。

如今沿海之民一味的经商,忽略种地,这严重违背他固本培元的政策。

朱元璋点着手中长杆,若有所思道:“如今文官已显颓势,勋贵即将淘汰,就剩下江南一带的这些豪门了。”

朱标沉思一下,凝重说道:“父皇,江南这些豪门,一直都不顾父皇禁令,私自造船下海,获利极大,殊为可恶,儿臣担心长此以往,会尾大不掉。”

朱元璋背负着双手,嗤笑一声:“不着急,一帮商贾而已,贪财好利,目光短浅,连个像样的首领都没有。”

“莫说他们此刻手中无兵无将,就算他们有十万大军,也翻不起浪来!”

“当初,就是沈万三那样的豪绅,不还是照样被咱收拾了?”

“依旧按照任以虚对付勋贵和文官的手段,釜底抽薪。”

“将那些中小型商户拉拢过来,那些江南豪绅孤掌难鸣,也只能乖乖地交出金银买命而已。”

“他们吃了咱多少东西,咱都让他们挖心挠肺地吐出来!”

朱元璋拿长杆点了点桌面,冷冷的声音,让在场所有人,都打了个寒噤。

围着沙盘绕了一圈后,朱元璋目光再次落在漠北位置。

“再加上成吉思汗劫掠四海,藏在漠北的黄金,就能彻底把钱庄给铺开了。”

一想到天下人,都将钱财,存入钱庄,而自己却可以巧立名目地,利用这笔巨额的钱财,朱元璋的心头,就涌起一股岩浆般的火热。

如此一来,官府不需要太多投入,直接可以绕过政策,利用银行的名义,向各地投资基建,如此加速国内的建设。

大明百姓的富足,指日可待!

而和他一样,心头火热的还有朱标。

虽说,他不像老爹这么霸道好战,但他更喜欢不战而屈人之兵。

任以虚提出大基建和农人无税计划,简直爽到他每一个毛孔里去了。

更何况,如今书院出来的人才,都会分派到各地,当大里长。

待自己登位时,这些里长差不多能提升到知府,通判之类职位。

到了那个时候,正是自己大展拳脚的时候!

一想到这里,朱标心头也是喜悦不断。

爷俩都在各怀心思档口,太监缓步走来奏到:“启奏陛下,燕王求见。”

朱标和朱元璋同时抬起头来。以爷俩对朱棣的了解,肯定是有什么重大的发现。

否则,这时候朱棣应该在郊外练兵场,和那些丘八们一起摸爬滚打。

“让老四进来!”朱元璋随意摆了摆手。

片刻后,朱棣就抱着一个棋盘,来到朱元璋和朱标跟前。

朱元璋斜瞟他一眼:“怎么着,今天又从任以虚那里,讹了什么好东西回来?”

朱棣放下棋盘,无奈说道:“哪还有什么好东西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