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推恩令的变种 - 大明:开局就干儒家 - 再见是蓝啊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5章推恩令的变种

如果以为朱标善良仁厚,那就大错特错了。

之所以朱标屡屡在老爹举起屠刀时竭力劝阻,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和这些文官打好关系。

以方便将来掌控朝廷,成就自己的伟业。

但从江浙文官的作派看来,这帮忘恩负义,记吃不记打大家伙,自己就算跟他们打好关系,恐怕将来也会有被架空的风险。

与其如此,倒不如全力支持老爹的做法,把江浙士绅一派的官员彻底打倒。

如此自己将来接手书院,再制定出几个大计划来,一样能够干出一番伟业来。

任以虚弄出来的,无论是内阁首辅制,还是皇家书院,都最符合爷俩的心理。

还有他特别弄出的,沙盘模型,山河社稷图。

爷俩总有一种心理上的错觉,偌大的江山,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只要随便走两步,便能从金陵城一步迈到陇中道。

就在朱元璋爷俩伤怀流逝岁月时,金陵书院中,任以虚招待平江伯陈瑄喝着小酒。

陈瑄来这里的目的,主要就是给水军换装火器,次要的目的就是把儿子安排进书院。

酒过三巡后,陈瑄就暴露出,勋贵得寸进尺的秉性。

话里话外地,想让任以虚收自己儿子为徒。

对此,任以虚非常理解。

陈瑄能打仗有能力,但在勋贵中的根脚不硬。

起初跟蓝玉混,后来又投奔到徐达麾下。

这样的三姓家奴,放在金陵,自然是会被勋贵鄙视。

不过老朱才能放心用他,所以一直都想让陈瑄执掌水军海运。

不过理解归理解,任以虚却不能容应。

任以虚放下酒杯,认真地说道:“老陈,听我一句劝,你儿子要成为我弟子,这辈子都别想在官场上出头了。”

陈暄不由地一紧,连声问道:“此话何解?”

任以虚耐心解释说道:“书院出来的学生,是没有根脚的。”

“或者说根脚只有一个,那就是陛下!”

“陛下设下天子门生,你还不知道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陛下不允许任何勋贵,插手学生安排,就连书院的院判,也都是锦衣卫的金事。”

陈瑄顿时心中一惊,连忙给任以虚倒了杯酒水赔罪。

两人又喝了三巡后,任以虚说道:“老陈,这次我派过去的火器校检员,你可要派人保护好了。”

陈暄拍着胸膛说道:“放心!让他入我的亲兵队列,让我的亲兵保护!”

“另外,你不是让我搜集一些造船的人才么?”

“都给你搜集过来了,咱以后大明海军能不能名扬天下,可就要看任兄你的了。”

两人又走了三巡,任以虚就放下了酒杯。

又悄声说道:“老陈,这次巡海,还有桩大功劳要便宜你。”

陈暄眼睛一亮,立即问道:“什么大功劳?”

“你知道佛郎机人么?”任以虚问道。

陈暄眼睛一亮,不由问道:“知道啊,就是那些红毛夷人海盗,他们怎么了?”

任以虚压低声音说道:“你别小瞧了这帮红毛夷人,他们身上也有珍宝!”

“我之前听人说过,这些红毛夷人的国家,种植一种,叫做甘薯的粮食作物。”

“这种粮食作物有什么稀奇的?”陈暄更加来了兴趣,不由问道。

任以虚说道:“这种作物产量大啊,你知道这甘薯一亩地,能产多少么?”

“多少?”

任以虚竖起三根手指,一字一顿说道:“二十石至,三十石左右!”

哐当一声,陈暄手中的酒壶打落在地,眼神呆滞。

他不可置信地掰着手指头。

一石粮食就是一百五十斤左右,二十石的粮食就是三千多斤!

我滴个娘埃,这是要逆天么?

陈暄尽管是个武将,不太懂的文官这些破事。

但他也很清楚,这样的作物一旦推广开来,后果是什么!

对大明的变化,简直堪称翻天覆地!

陈暄满脸激动地问道:“任兄,任兄,当真有如此逆天作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