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想从佃农手里扣钱?
原因无他,自从任以虚成立皇家书院后。
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这些老牌官员,感觉处理政务,变得更加麻烦了起来。
很多原本就可以轻松处理的政务,如今都需要经过缜密的计算和统筹。
这对从来没学过算学和统筹学的,都督濮英而言,无比吃力。
好在,自家的两个儿子,已进书院开始学习,并且获得天子门生的头衔。
否则的话,濮英现在就不是在问候任以虚他妹,而是问候任以虚的历代宗亲了。
在任以虚制定的缜密计划中,一环扣着一环,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陕西就是流民遍地的惨状。
而且罗金事和濮英就负责,监控维护,整个庞大计划。
一旦出事,朱标肯定不会有问题,任以虚也不会出问题,他俩这对替罪羊,是绝对跑不了了。
朱标拿起手帕擦掉额头汗水,不由说道:“你就不能用些宽松的手段么?非要弄得这么紧张兮兮的,谁都不能放松。”
“殿下啊。”
当着外人的面,任以虚不好叫他朱老大,无奈地说道:“时间上不能放宽松,一旦放宽松了,这帮士绅就会见缝插针,好好的计划就会搅的一团糟。”
“真到了那时候,花的银子就更多了,说到底,还是没钱给闹腾。”
“现实却情况在这摆着,陕西汉中,以及整个北方百姓,和咱们疏离了太久。”
“按照儒家那帮子的感化,没有个四五十年都不行,这期间的变故可想而知。”
“陛下既然非要快马加鞭,只能用钱粮硬砸了。”
说话间,只见一个锦袍冠带的中年乡绅,领着一大帮劳役,浩浩荡荡地来到官署,拍桌子就要劳役钱识。
朱标和任以虚看了一眼后,就是一阵无语。
好家伙,这哪里还是劳役,一个个衣不蔽体,蓬头垢面,面黄肌瘦。
“这只怕是把满长安的叫花子,都弄来了吧?”
朱标和任以虚同时对视了一眼,心中立即就对这些士绅,充满了厌恶。
检查过人数,在交接完毕后,这名中年乡绅,就哈哈大笑地,领着一大箱子银币走了回去。
随后就把那些赤着脚,破衣烂衫的劳役们丢在原地。
只是这位中年乡绅,却丝毫没看到,这些劳役们发红的眼睛。
随后,几个苦笑着的小吏们,就把这些劳役们,全部拉到食堂里。
小吏吆喝着说道:“今天就先喝点肉粥垫垫!”
“看你们的样子,也是许久未进食了,吃完饭,每人领上两套麻布衣服,歇息三天,缓缓力气,再上工!”
然后就将这些劳役们全部都拉下去了。
令任以虚和朱标有点钦佩的是,这些赤贫的关中汉子们很有骨气。
在吃饱喝足之后,一个逃跑的都没有,歇过两天就很自觉地就上工了。
在他们认知中,吃了人家的饭,穿了人家的衣服,再替人干点活儿,是再正常不过了。
看到工地上这些井然有序的劳役,朱标眼眶有些发热。
他似乎有些明白,为什么历代帝王,都会把皇都首选在关中。
有了这帮傲视天下的老秦人守身侧,的确安心的多。
要比那些道貌岸然的读书人要安心的多。
和这群大字不识的关中汉子在一起,就连朱标都感觉,自己好像强悍了许多。
整天跟着那帮咬文嚼字的读书人,被他们忽悠的自己严重缺乏安全感不说,整个人也都变得阴柔了起来。
甚至连自己一向强悍霸道的老爹,都被这些读书人给忽悠的疑神疑鬼。
“看来,老爹要在这里设书院,还是有先见之明的。”
朱标暗暗地想着,转身就悄然离去了。
工地上的劳役们,仍旧热火朝天。
那些各大村镇,派出的劳役,虽说他们的劳役钱,让自家族长宗族代领了,但食堂中的伙食,却让他们很满意。
大锅菜的味道虽太好,但大个的白面馒头却是管够。
接下来,更加令他们狂喜的事情发生了。
就在夏役结束后,他们本来以为,会被朝廷撵回去。
但工地上随即就给他们发了秋役的钱,这下子,捧着一枚,硕大银币的劳役们,彻底疯狂了。
没人比任以虚更加明白,真金白银一旦落入这些劳役手中,即便是他们的爹娘祖宗,也休想抠出来!
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唯独可惜的是他们的族长并不明白。
于是乎,当赵员外带着一帮凶神恶煞的打手刀客出现时,爆发就出现了。
赵家村外,赵员外面色阴沉,身后跟着几个满脸横肉的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