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朱棣起心思了 - 大明:开局就干儒家 - 再见是蓝啊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1章朱棣起心思了

“你怎么不说说,你在草原征伐的事?”任以虚给他倒了一杯酒,随口问道。

朱棣没精打采地说道:“还有什么可说的,火器局里出的火箭炮,一次齐发,就把那些蒙元骑兵炸懵。”

“接下来,枪骑兵赶上去三轮火枪后,这帮蒙元骑兵,就抱着脑袋,蹲地上投降了。”

“之后攻伐女真更没趣,两轮火箭弹过去,那帮女真人,就把值钱东西都弄来了。”

听着朱棣的抱怨,任以虚无言以对,给他倒了一杯酒。

“我大哥在长安如何?”朱棣忽然没头没脑地问道。

任以虚言简意赅地说道:“很强,朱老大在内政方面,几乎无懈可击,如今长安已渐有,汉唐盛世迹象。”

“那就好。”

朱棣略带苦涩地笑了一下,望着头顶明月,长长吁出一口气。

“待我大哥上位,只怕我以后只能混吃等死了。”

任以虚淡定地说道:“不必这么想,如今军校已立,军制也会逐渐完备,仗以后有你打的。”

“现在既然休息下来,就不如多纳几个妃子,多生几个娃娃。”

朱棣转动着酒杯,苦笑说道:“其实我在北境时,一直都关心着关中,就等着你们那里流民四起,然后我再率军平叛呢。”

任以虚无奈地说道:“就暂熄了这份心思吧,天下安定下来,盛世即将降临,这就需要一些人去牺牲。”

“至于你想去驻守玉门关,还是等迁都完成再说吧,大爷现在一门心思想要迁都,没人保驾护航的人可不行。”

对朱棣的心思任以虚完全清楚。

朱棣在很多方面和朱元璋很像。

在朱元璋这位开国雄主过后,就需要朱标这样,仁厚皇帝,来春风化雨,休养生息。

朱允炆当初登基,其实是符合当时的形势。

不需要对民生过多干涉,只需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自然而然就能享受到,盛世的果实。

如果不是被那帮傻逼文官,一通大忽悠,加上他内心自信严重不足,也不至会弄出后面靖难之役。

如今自己制定下大基建路线,无论是朱元璋这样的开国雄主,还是朱标这样的仁君,都会一路坚持地贯彻下去。

等大航海时代真正来临,大明就能真正以无敌姿态,去迎接这个世界了。

任以虚长吁一口气,他开始感觉,自己和朱棣有点分道扬镳了。

此时,在长安城中,朱标眯起眼睛,正在城墙内巡视,身边跟着太子府舍人郭简。

这人出身贫寒,于皇家书院,专攻明治一途,极受太子重用。

任以虚没走之前,就担任工程部长,自任以虚一走后,他暂代任以虚的位置。

城墙之下,一群关中汉子,正哼呦哼呦地,推着一座巨大的塔吊车。

将吊车固定好四周后,塔吊车便嘎嘎嘎地运转而起。

将一块块重逾千斤的混凝土砖,吊放在墙墩上。

随后一群劳役,在敷上一层粘合剂。

在用一辆辆小型吊车,把这些城砖堆砌码好。

一旁工匠将处理好的竹桩,逐一钉入城砖的衔接孔内,整道城墙,立即连接成铁板一块。

来自书院的工程学院的学生,站在旁边记录器械的优缺点。

下工后还要询问这些工匠,准备再依次进行改进。

看到这一幕,朱标不禁面露微笑。

即便是没有任以虚,自己依旧能牢牢掌控这些官员。

更让他感到满意的是,这些官员术有专攻,恪守本位专攻一项。

郭简欠身说道:“殿下,大约到年底,就能彻底完工了。”

朱标眺望着远处,感慨说道:“很好,这样的工程队伍,要再来上这么十几支,今后百姓可完全自,劳役中解脱了。”

郭简点头说道:“殿下所言甚是,自从摊役入亩后,这些工匠劳役,已开始职业化,专业化,专业的工程队,已然形成。”

“这样一支工程队人数不多,但工作效率,却是劳役的百倍也不止!”

“有这些工程机械,外加上这些专业工匠,以后朝廷的劳役,也不用如此麻烦。”

“遇到什么大型工程,直接抽调出几支专业工程队,将工程一次分包出去,如此又快又好,也避免那些胥吏官员,从中捣乱。”

听到郭简专业的介绍,朱标心中很满意,点头说:“嗯,把这件事记下,回头孤要给父皇上折子的。”

“郭简,你自觉与任祭酒相比如何?”

郭简欠身说道:“臣在书院专攻土木工程,就专业深度而言,祭酒还是不如微臣。”

“但若论学问广博,臣远不如祭酒。”

朱标望着远处悠悠长吁一口气:“只怕今后的朝堂官员,若没有个一门专业所长,恐怕就难以立足了。”

从关中回来后,李允升因水土不服而大病一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