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土豆红薯,成熟
俞通渊无奈说道:“如今陛下性情刚烈,其势如猛虎,江南士绅无不岌岌可危,所以才托了老夫周旋一二。”
“如今已是盛世太平,陛下又何必要如此杀气腾腾,让人心不安。”
任以虚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俞侯想差了,不是陛下非要咄咄逼人,而是江南的士绅一直都不安分。”
“之前米仓山流民,以及海外流民的事情,俞侯想必知晓了吧?”
“如果不是陛下的动作,还不清楚江浙财阀竟会有如此潜力。”
“他们掌握的力量,已经让陛下有所忌惮。”
俞通渊不由地陷入沉默当中,他虽然不在朝中,但却还是知晓朝廷动向的,也知道前段时间发生在米仓山流民。
至于海外遗民,俞通渊可是亲自率领战船迎接过的,如何不清楚其中的缘由?
看着沉默不语的俞通渊,任以虚不由地微微叹息,端着茶杯继续轻啜着。
俞通渊毕竟是武将,并不明白,如今朝廷和东南之争的根本。
这已不再是简单的利益之争,而是意识形态的争端。
江南之地以程朱理学为本,发展出一套属于他们的统治秩序,从一开始就与老朱不合。
而之后,任以虚的皇家书院崛起,更是得到老朱毫无保留的支持。
短短几年就发展成一个庞然大物,让江南士绅充分感觉到,泰山压顶一样的压力。
看着俞通渊坐立不安,任以虚说道:“俞侯也无须担心什么,但我也得劝您一句。”
“东南之地,绝不是简单的利益之争,江浙财阀盘根错节,已和朝廷离心离德。”
“这已不是简单的利益争端,而是牵扯到大明未来的前途走向。”
俞通渊悚然一惊,不由地起身说道:“任祭酒的意思是......”
任以虚劝说道:“总而言之,俞侯,您要和东南士绅做好分割,至少不要再帮他们说话。”
“总而言之,陛下不会动杀戒,但也不会由他们长期把持海贸,我言尽于此。”
俞通渊沉默半晌,才缓缓说道:“如此,老夫明白了。”
任以虚放下茶盏,起身正要离开,忽然想到一世,转身意味深长地说道:“俞侯,将来如果你要接手东南海贸,千万记得要交给陛下。”
说罢,留下一脸惊愕的俞通渊,转身就离开了俞府。
回到自家宅邸后,宫里来了位太监。
宣旨意加封他的儿子爵位后,任以虚有些哭笑不得。
他不知道,又从哪里戳到,老朱的痛点上。
所以,这老东西就派太监过来,膈应他一下子。
不过待红薯和土豆收获季节,老朱就应该再无任何的顾忌,该把自己爵位给自己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任以虚大部分时间,都在陪伴徐妙清。
徐妙清抱着儿子,替丈夫抱不平:“皇上也真是的,你立下这么多功劳,不给封赏就算了,还故意封赏儿子,这不是膈应咱吗?”
任以虚逗了逗她怀里的儿子,笑着说道:“皇上这人你还不清楚,做事一贯如此,不做便罢,要做就做到底。”
随手将儿子放进摇篮内,说道:“不过,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次红薯和土豆收成后,咱家的爵位就下来了。”
“我也不用吃咱家郡主的软饭了。”
徐妙清羞恼地掐了他一把。
很快就已经到了日子了,任以虚也进宫,赶紧通知了一下。
毕竟这种日子,那对于朱元璋来说,那是非常的重要的。
这可是大明帝国的祥瑞之物,再就是说了,如果不让皇帝陛下看到了的话,那以后他不相信怎么办?
朱元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现在的他好像还是有点没睡醒。
“哎呀,此等大事,必须要让朝廷的人,也一起过去看一看。”
“省的他们总也是在那里,阴阳怪气的,哎呀,咱必须让他们知道,你是一个有用的人呐。”
朱元璋又开始小心眼了,这个家伙的一直以来,都是舍不得赏赐别人功劳。
但是这一次,对任以虚,马皇后还真的是猜错了,朱元璋不是说舍不得给他,想把这个留给自己的儿子,乃至是留给自己的孙子。
你说到时候他的儿子,他的孙子赏无可赏了,怎么办?
而此时,朝廷的大臣们也都得到了消息,纷纷走了过来。
不过有人却根本就是不相信的,比如曾经在扬州那里搞出来大丰收的。
也就是杨宪,他当时在扬州那边搞出来,丰收完全就是弄虚作假。
搞的全都是假的东西,汇报上来之后呢,就是说祥瑞之物。
把朱元璋忽悠的一愣一愣的,还真的是以为,小麦的产量有那么高呢?
杨宪冷哼一声,他早就看不上任以虚了。
“任大人说的真的是非常的有趣儿啊,怎么可能会有这么高的产量呢?开玩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