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要走了吗? - 病弱女帝拯救中 - 杨尘微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214章要走了吗?

第214章要走了吗?

唐笙其实不太爱吃甜的。从前她觉着孤单,就吃些甜的来慰藉自己,久而久之,孤单成了常态,甜品也就不必吃了。

可秦妙观喂给她的,还是要努力用上两口的。

唐笙齿间碾着小片的果脯,心口下起了绵密的小雨。

秦妙观的眼睛里映着她的身影,泪光闪烁间,小小的身影也在轻晃。

她从没有见过陛下哭成这样,像是个无助的孩童,只能用眼泪表述自己的痛楚。那样难过,那样无助,从前忖度天下的气度仿佛成了幻想破灭的泡影。

秦妙观哭得头脑发痛,眼泪流光了,浓重的疲惫涌上心头,她小心翼翼地避开唐笙的伤口,紧紧地抱着她,好想就这样听着唐笙的心跳沉沉睡去。

檐下轻浅的脚步声提醒着秦妙观身后还挤压着沉重的军政要务,她刻意忽视,檐下传来的呼唤却将她搅得心神不宁。

“还有好些政务么……”唐笙蹭着她的发,用眼神无声询问。

秦妙观喉头滚动,贴着她的面颊道:“从尸骨里刨出你那天,你枕在我肩上昏了过去,我便不知自个到底在想些什么了——”

她仍旧像往常那样做事,坐下了寻不到笔,提笔了又记不起来自己到底要写什么。脑海里盘旋着“唐笙”二字,触目惊心的伤口叫她分不出别的心思来整理思绪。

“你躺在榻上,我的心也像缺了半块。”秦妙观顿了顿,“空的,很不安稳。”

秦妙观强迫自己理政,在空洞的字眼里挑挑拣拣,过了许久才批上一两个字,意识到自己走神,才能记起方才到底在想些什么。

这样的状态持续久了,她就开始思索批阅这些奏疏和塘报的意义了。

她快要不知道,自己苦苦支撑了这么久到底是为了什么。

秦妙观记得,起初她只是为了活着而争权,得了权势又想多拔擢些人维持稳固。后来她起了怜悯之心,想要更多的人能活得自在些。日子一久,这些念头交织在一起,她自己也分不清到底想要什么了。

她望着病歪歪地躺在榻上唐笙,过去落在自己身上的刀口也开始隐隐作痛了,她忽然就迷茫了。

这种感觉还是头一回。秦妙观格外无助。

腹中文墨不见了,秦妙观乱糟糟地向唐笙倾诉,说到最后一直在重复那句:

“我没有阿娘了,不能再没有你了。”

唐笙听得眼眶发涩,鼻子也跟着酸痛起来。

陛下这人内敛透顶了,再多的恳求和不舍化作这句也就足够了。

“我不学你。”唐笙唇瓣发颤,“我虽累,但还不想走。我还要……赖在陛下身边。”

秦妙观的薄唇蹭着她的额,嘴角尝到了咸湿的味道。唐笙的话鼓舞了她,秦妙观拭干泪,撑身端来药碗喂她。

唐笙配合得极好,比秦妙观重病时听话多了。为人伺候了二十余年的秦妙观,喂药时动作还有些僵硬,唐笙嘴角渗出的药渍染上了她的前襟,秦妙观光顾着替她擦拭,自己却准备穿着这套袍服出入军营与厅堂。

屋外值守的官员小心提醒了几回,秦妙观充耳不闻。

唐笙牵了牵她的衣角,用眼神恳求她。

秦妙观本想将政事堂搬到她所在的厢房,时时刻刻陪着她,又怕来往的人打搅了她歇息,又依偎了许久才打算起身。

“等我两个时辰。”秦妙观隔着白布啄了啄她的额,“处置完军务,我就过来。”

“好。”唐笙的指节滑落,催促她快些去。

秦妙观一步三回头,阖门声又轻又缓。

嘈杂的脚步声远了,听着像是仪驾远去了。

唐笙低声咳嗽起来,胸口一阵闷痛,喉头也涌起一股热意。她歪至榻边,吐出了一滩染着血丝的褐色药汤,眼眶通红。

侍奉她的婢女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唐笙张了张嘴,食指抵在了唇畔。

手脚发麻的婢女惊恐地点了点头。

染上褥子的血渍和汤药很快擦拭干净了,唐笙望着帐帷,呼吸愈发急促了。

躯体不再能为她轻易控制,思绪漂泊无依,拖拽着她陷入昏睡。

*

“王望部接着推进,勿要停留,那些未曾拔出的丹帐营地交由方维宁部扫清。伤亡不必细报,朕只要知晓是胜是负。”

兵官们纷纷应声。

秦妙观搁笔,疲倦的眼睛掠过文臣那列:“还有事要奏么。”

官员们对视几眼,择中代表出列。

“京中来报,太女殿下请诏大赦天下,为伤亡将士积福。”

“这一季的粮草押来了,太女殿下还调拨了五十支高丽参奉给陛下。”

“祈年殿设了两回坛了,宝华殿请了出家人做法,静初师太说,陛下可——”说着,朝臣悄悄望了眼秦妙观,未见她露出恼色才继续说话,“亲自设坛祈福。”

秦妙观从不信这些,朝臣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如实奏报,没成想她这回竟应得很快。

“此事便交由方——”

话音未落,方十一疾步行至她身侧耳语了几句。

秦妙观一言不发,当即起身离开政事堂,袖风带起得凉意弥散在两列臣子中间。

“怎么回事?”秦妙观的当阳穴跳得厉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