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陈国内乱 - 东周列国志注释白话文 - 陈七文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2章陈国内乱

陈桓公,名鲍,在位38年,在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去世。

陈桓公已经确立的世子,名免。

陈桓公有个弟弟,名佗,字伍父。

陈桓公刚死,佗就把世子免给杀了,自己当了君主。史称陈废公。

陈桓公的庶子,名跃,是蔡姬所生,蔡姬是蔡侯的妹妹,公子跃是蔡侯的外甥(陈桓公之庶子名跃,系蔡姬所出,蔡侯封人之甥也)。

注:1.【陈国,妫(gui)姓,陈氏,侯爵。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一个妫姓诸侯国,是帝舜后裔,为三恪和春秋十二诸侯之一。首任国君为担任周文王的陶正一职(也就是掌管制作陶器的官)的遏父(又称阏父)之子妫满,建都于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城关一带),辖地最大时达十四邑,大致是今天的河南省东部地区。】

2.【蔡侯封人:蔡桓侯,姬姓,名封人。公元前714年-公元前693年在位,在位20年。蔡宣侯之子。蔡姬是宣侯之女。】

也就是在陈桓公去世这一年,周桓王征召陈、蔡、卫三国讨伐郑国。

当时陈国派出的领兵将军是大夫伯爰诸(boyuanzhu),蔡国派出的是蔡侯的弟弟蔡季。

蔡季私下里就问伯爰诸陈国杀世子篡位的事,伯爰诸说:“新君陈佗虽然篡位,可是国民心中不服,军政混乱。陈佗喜欢田猎,经常穿便服带人去郊外打猎,从不体恤国政民情,将来国家必然会发生暴乱(新君佗虽然篡立,然人心不服,又性好田猎,每每微服从禽于郊外,不恤国政,将来国中必然有变)。”

注:1.【田猎:古代君王郊外打猎的一种形式,气势庞大,从事先策划到具体实施,获取猎物、分配、赏赐,都有复杂的礼仪,犹如一场谋划周密的重大军事战役】

2.【从禽:追逐飞禽走兽,即打猎】

蔡季说:“那为什么不组织力量把他杀了(何不讨其罪而戮之)?”

伯爰诸回答:“不是不想干,实力不行,有心而无力啊(心非不欲,恨力不逮耳)!”

蔡季回国后,对蔡侯汇报了此事。

蔡侯说:“既然陈国的世子死了,就应该我的外甥公子跃继位。陈佗是杀害世子而篡位的人,怎么能让他来享受荣华富贵呢?”

蔡季上奏说:“陈佗喜好田猎,我们可以策划一下,等他再次田猎时,伏击他,杀死他。”蔡侯赞成这个主意。

于是蔡侯派遣蔡季率领兵车百乘,在陈国边界埋伏,等待时机。

蔡季探听到陈佗的田猎时间和地点,分派勇士装扮成猎人,奔赴陈佗的田猎地点,正遇见陈佗队伍射中一只小鹿,蔡季的勇士拿起就跑,陈佗率人就追。等陈佗的人来到蔡季预设的伏击圈后,伏兵齐出,斩杀陈佗。

蔡季随后宣扬:“我是蔡侯的弟弟,只因为你们陈国的逆贼陈佗弑君篡位,我们奉蔡侯的命令来诛杀此人,与你们无关,不杀你们。”

一众随从都跪地磕头,蔡季安抚一番,说:“陈国先君的儿子公子跃,是我们蔡侯的外甥,今日就拥立他为君主,怎么样?”

众人齐声回答:“立公子跃为君主,正合民意人心。我们愿意作向导引路。”

于是蔡季将逆贼陈佗的人头高高挂在战车上面,率领军队长驱直入,直达陈国都城。在前面引路的众人,向围观的民众宣扬蔡国军队讨贼立君的诚意,国民百姓欢声载道,于是市井不惊,秩序井然。

公子跃继位,史称陈厉公。

注:【陈厉公:妫姓,陈氏,名跃,陈桓公鲍次子,太子免之弟。公元前706-前700年在位,在位7年。其母蔡女,为蔡人所立。】

公子佗篡位,仅一年六个月,为此须臾富贵,甘受万载恶名,岂不愚哉?

有诗为证:

弑君指望千年贵,淫猎谁知一旦诛?

若是凶人无显戮,乱臣贼子定纷如!

陈厉公跃继位之后,陈国与蔡国关系更加亲密,数年无事。

这是周桓王十四年,即公元前706年的事。

附注:陈国介绍:

周武王灭商后,访求前代帝王的后裔,找到了虞朝舜帝的嫡裔妫满,把长女大姬嫁给他,并封之于陈之株野(今河南柘城),后迁都陈之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让他奉守虞舜的宗祀,是西周朝首任舜帝奉祀官。辖地大致为河南东部和安徽亳州。

以国为氏,称陈氏。

陈国所在的位置:地处黄河以南,颍水中游,淮水之北,是为淮阳之地。在地理上,与蔡接近,北方的邻居还有夏的后裔杞和商的后裔宋,西南则有楚和徐。东周初期,西北方又有从西方迁来的郑(国都在今河南新郑)。由于地处中原,属于重要的交通枢纽,陈人擅长经商。

先祖和受封:

陈的始封君胡公满是帝舜的后裔,其父阏父曾为周的陶正,武王克商后,不等下车就封胡公于陈(今河南淮阳),为三恪之一,以“追思先圣王”和“兴灭国、继绝世”,并将长女大姬许配给他。舜曾居住于妫水(今山西永居),故而以妫为姓。

春秋时期,陈蔡两国地理接近,互相通婚。春秋早期的君主陈桓公便是蔡国之女所生,他是亲蔡派,又自恃与王室通婚,有宠于天子,对郑的关系较为冷淡。其时,郑庄公小霸中原,不敬王室,陈国还参加“繻葛之战”,有一定的实力和影响。

几度兴亡:

陈桓公去世后,政局不稳,亲郑的公子佗趁国人暴动的机会,在郑蔡两国的扶持下自立为君,他在位仅一年六个月就蔡人所杀。桓公的儿子跃再被郑蔡两国立为国君,为厉公。厉公也是蔡女所生,其妻同样是蔡国女子。因为妻子与蔡国人通奸,厉公也常前去蔡国,后不知何事竟为蔡国人所杀。君位由弟弟林接任。林就是陈庄公,庄公在位七年而卒,由幼弟杵臼继位,是为宣公,陈国的局势在这时才趋于平稳。

陈宣公时,齐国的齐桓公已经称霸,陈国多次参加齐桓公主持的会盟,其中包括召陵之盟。陈与齐、鲁两国关系和谐。后来,宣公杀太子御寇而改立宠姬之子款,导致国内混乱。厉公的儿子公子完与太子御寇交好,为避祸而出奔到齐国,齐桓公对他礼遇有加,想任其为卿,但被拒绝,于是改任为工正,为“田氏代齐”埋下伏笔。

齐桓公之后,楚国加快北上争霸的步伐。前637年楚伐陈国,陈被迫依从楚。后曾跟随楚国围宋攻晋,参与“城濮之战”。城濮之战后,晋国兴盛,楚国受挫,陈国又依附于晋。陈国夹在晋、楚之间生存。而因地理位置更靠近楚国,陈亲楚的倾向较为明显。

陈灵公在位期间,和大夫孔宁、仪行父都与夏姬通奸,后遭致夏姬之子夏征舒的刺杀,陈国再次出现内乱。楚庄王借机伐陈,杀夏征舒,并想将陈置以为县,但被申叔时劝阻。于是迎立流亡在晋国的陈灵公的太子午,这就是陈成公。成公的即位,郑、晋两国了也都有所助力。

陈成公三十年(公元前568年),陈国背楚盟约。楚共王便于第二年攻打陈国,后因成公去世,而回师。再于哀公三年(公元前566年)兴兵围陈。哀公晚年宠爱宠妾所生的公子留,并将他交给弟弟司徒招照顾。后来司徒招乘哀公生病,杀太子偃师,哀公获悉后自缢身亡,司徒招便立公子留为君,陈国再次发生内乱。楚灵王借机令弟弟公子弃疾攻陈,陈君留逃往郑国。陈又亡于楚国之手,其地被置为县,传封戌为县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