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再见已难
第827章再见已难
这天张延龄在城外的校场和军工厂忙碌了很久,回去后便去崇文门内的别院探望张峦。
却被告知张峦又已出城,回他的隐秘小窝找乐子……虽然在张延龄看来,这老小子行事大而化之且很不检点,但他也知道,本来张峦在历史上就没什么大的野心,是自己生生把张峦逼到如今的位置上。
或许张峦最希望做的,就是当一个无忧无虑且能享受当下时光的国丈,根本不想烦心于朝事。
再无奈,他作为儿子也只能放任。
不过为了谨慎起见,张延龄还是再一次出城,去见张峦本人。
“呀?你怎么知道我住在这里?”
张峦见到儿子很惊讶。
毕竟上一次,他受伤后直接迁回城里养伤,并没有让儿子去到自己在城外的秘密居所,他是怎么找来的?
张延龄道:“爹,你连这里都要对我藏掖吗?如果下一次你再出事,是不是我连在哪儿给你收尸,都不知晓?”
“这叫什么话?”
张峦嘴上埋怨儿子,但其实面子有些挂不住。
他甚至能猜到,儿子会从“好了伤疤忘了疼”等角度攻击他的人品和性格。
张延龄对一旁的祁娘道:“可否让我跟家父单独聊上几句?”
祁娘一怔,错愕之下赶紧行礼:“妾身失礼了……妾身先告退。”
等祁娘退下后,张延龄把一份供状,递给张峦。
张峦拿在手上,随便瞥了一眼,然后好奇地问道:“这是……?”
“这是先前刺杀你的人,审讯后所做陈述。”
张延龄道,“不过你放宽心,这人目前只是被发还应天府,以后有着怎样的出路,我就不加理会了!反正这是她应有的命运。”
张峦皱了皱眉,不满地道:“刺杀我的人,居然如此轻易就放过了?太过仁慈的话,会不会让后来的人,变本加厉?”
张延龄道:“有这么个例子在,你怕以后会有人继续对你不利?莫说你只是个国丈,就算是皇帝,人家该对你动手,依然不会客气!”
“什么?有女人敢行刺皇帝?”
张峦冷笑道,“也就是我仁慈,不然非将她大卸八块不可!行刺皇帝,成与不成都得凌迟处死,还要被诛灭九族,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张延龄耸耸肩,意思是你随便说。
张峦忍不住又看了眼供状上的内容,神色迅即变得郑重起来,越看越是心惊,问道:“她并不是因为你抄了她的家,趁机报复到为父头上?”
“怎么?看出端倪了?”
张延龄神色波澜不惊地问道。
张峦抬头看向小儿子,道:“他们是处心积虑安排的这一出?背后还有别人?”
张延龄道:“是啊,爹,你在朝中势不可挡,平时看上去不太管事,可一旦管起来,就连那些阁老尚书,说话的份量都远不如你,你说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甚至他们认为,我的所作所为,都是你隐身幕后遥控,你说他们能容得下你?”
张峦道:“这么说起来,我不该住在城外啊……也太危险了……看来我应该赶紧把窝挪回城里,最好是靠近皇宫的地方,这样那群人就不敢乱来了。”
“没用的。”
张延龄道,“不管你藏在哪儿,人家都会找到你,伺机谋害。再说了,上次行刺不就在这里么?如此隐秘都有人知晓,而且那女子回去后,难保不会把消息外泄……”
“那你还放人?”
张峦一听急了,“你这是故意让为父置身险地……只要畏惧不敢出来,就可以轻松实现你让为父收心养性的目的……你就说我说得对不对吧?”
“没,我可没这意思。”
张延龄矢口否认,随即叹息,“最近我忙着练兵和造火器之事,忙得不可开交,哪里有闲工夫理会这些。我要跟爹你说的是,可能用不了几天,我就得去山西,到时爹你留在京师,得自个儿想办法自保。”
张峦皱眉道:“你怎么回京没几天又要走?王威宁不是才刚离京吗?”
张延龄道:“他去延绥备战,而我则是去大同开矿和设厂,准备在当地制造火器……这次还有大批商贾跟我一道西去,我想重新加强西北商屯,在最短的时间内增加那边的屯田数量。”
“都已经改盐税制了,你还要搞什么商屯?”
张峦皱眉不已,问道,“不是说用银子就可以直接在京师换盐引了吗?那些商贾会轻易就范?”
张延龄叹道:“如今情况不一样。之前是粮开中法,他们不得不在西北屯田,以降低开销,但效果不太好。
“随着盐税改革推行,我准备做的并不是恢复旧制,而是采用新的商票制度,让那些商贾必须在西北屯田,以获取朝廷在商税等方面的减免。”
“啥意思?”
张峦茫然地问道。
“意思就是说,以后盐引可以用银子直接买,但他们做任何买卖,无论是经营官盐、官茶生意,还是做煤炭、丝绸、布料乃至琉璃买卖,都可以通过在西北纳粮来获取商票,大幅减少赋税缴纳额度!”
张延龄娓娓道来,详加解释,“也就是说,那些大商贾在西北得有屯田,才能做到收益最大化。何况以后西北还会开设更多的矿山,他们必须要从各地征募矿工去西北完成生产,需要有大批粮食保障。”
张峦摇头道:“听得不是很明白,但你小子的花样就是多……”
张延龄道:“所以这次,我是来跟父亲你告别的。”
“你啊你……”
张峦苦笑道,“真是孩子大了,怎么都留不住!话说,你去西北又得待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