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就业即失业
第840章就业即失业
张峦从覃昌临时宴请的宅院出来,乘坐马车出城,回到自己在城外新寻觅的巢穴。
回来后直入书房,坐到了临窗的书桌前,提起毛笔,想写一份跟王越势不两立的奏疏,却不知该如何下笔。
“这会儿要是延龄在就好了,他能指点我一二。”
张峦喃喃自语,“他自己都上奏参劾王威宁了,为何不来信给我做一番点拨?让我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做,才符合他的预期?”
祁娘端着个木盆进来,里面的水冒着缥缈的热气,殷勤地招呼:“老爷,刚回来,先洗把热水脸吧。”
张峦侧过头瞥了祁娘一眼,摇头道:“这么冷这么干的天,脸上沾点儿水,很快就紧到横纹都出来了……我又不是什么小白脸,哪里需要天天洗脸?”
祁娘无语道:“老爷总得注重一下自己的形象吧?大不了洗过脸后涂抹些油脂……听说您刚出去办大事了?”
“办什么大事?”
张峦随口抱怨,“都是那啥王威宁,人在西北不干点儿正事,居然直接绕过陛下,带兵进草原了!
“乍一听,我还以为他马上就要把草原鞑靼部族给灭了,从此后大明再无蒙古外夷之隐患呢!”
“啥!?”
祁娘吃惊地问道:“王侍郎出兵,不是老爷您安排的吗?”
“祁娘,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
张峦急忙出言纠正,“我几时安排王世昌出兵草原了?就算有过筹划,那也是吾儿延龄干的!来,给我研墨。”
祁娘把热水盆放到一边,叫来丫鬟把盆子端出去。
而她自己,则亲自过来为张峦研墨,一边研一边问:“老爷这是要题写什么?平常很少见您动笔。”
“哼!”
张峦皱眉道:“怎么听着不像好话……我是读书人,笔杆子就是我手里最锋利的刀,拿起笔来,我想点谁就点谁!”
“老爷说的是。”
祁娘赔笑道,“那您想点谁?”
“还有谁?王威宁呗!”
张峦道,“连吾儿都上奏主动与他划清关系,当父亲的,能不跟儿子保持同步吗?哦对了,有关王越出兵之事,你可要保密,莫要在外边乱讲。”
“怎的?”
祁娘面带不解。
张峦叹道:“还不是因为,知道这件事的人没几个?朝中大臣都不知……”
祁娘惊讶地问道:“所以说,妾身知悉的是如今朝中的机密要事?”
“你才知道呢?”
张峦一副炫耀的表情,道,“这下该知道我多宠信你了吧?话说,这男人要写什么东西,旁边有红袖添香,的确是很惬意啊……总比以前什么事都要自己做好上许多。”
祁娘奇怪地问道:“老爷以前身边没人研墨吗?府上伺候的下人,应该不少吧?”
张峦无奈道:“家道中落,吃饱都不易,还指望别人伺候呢?我这辈子,一靠儿子,二靠女儿,三靠外孙!祖宗没靠上,堂兄那边曾给我带来些荣光,可惜最终没指望上!最后……唉!”
“老爷,您要动笔写了吗?要不要妾身帮忙参详一二?”
祁娘问道。
张峦摇头道:“不用了,这其中关节,连我自己都说不太清楚,你一个妇道人家知道有这回事就行!
“这样吧,你再去叫俩丫头进来,帮我焚香和研墨……嘿嘿,写什么不重要,仪式感得拉满。”
……
……
黄河以北。
王越带兵深入草原……遭遇到的困难,也是他始料不及。
随着雪花飘落,鞑靼主力又不见踪迹,就算延绥本地将士多为王越旧部,此时也没了作战欲望,都想早日返回延绥与家人团聚。
而京师来的新军又因为长久的训练和行军,已是疲惫不堪。
随着十月底阴山南北已覆盖上了薄薄的一层雪,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大军还要继续往陌生的地方走,还是从平坦处往高处,等于说整个行军就是在爬坡。
加上军中运送的粮草辎重和火炮弹药过于沉重,以及牲口数量不及预期等等……
一系列问题下来,使得兵马还没跟鞑靼人交战,就已失去斗志。
王越本想通过重赏和打鸡血等方式鼓舞麾下军心士气,发现效果并不太理想……这也跟他对于黄河以北的地形地貌不熟悉有关……大明这几十年来很少有主动出击草原的先例,更别说是横穿阴山山脉了。
王越自诩为大明军神,却不能生造出地图来,只能按照向导所指方向,以及他的过往经验来行军。
当下目的地就一个,鞑靼人传统意义上汗庭所在的官山。
据说官山之地水草肥沃,周边星罗棋布散有大量温泉湖泊,北方矗立的高山挡住了寒流,使得大冬天地面都不会封冻,依然有牧草生长,乃鞑靼部落过冬的最好选择。
尤其鞑靼小王子巴图蒙克所在的察哈尔部,平常就在这附近驻扎,也是草原上开大会最常用的地方。
把这地方给占了,就算不能说把鞑靼人给灭了,功绩也跟封狼居胥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