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沈老太太的为人
第254章沈老太太的为人
说到这儿,本该是高兴的事儿,但吴嫂的脸上分明又多了一些到现在也没琢磨明白的困惑,“也不知道怎么了,大少爷才把宇文小姐介绍给老太太,没过半分钟,老太太忽然就心口疼了,司令当时也在,绷着脸,让大少爷先把宇文小姐送走,又吩咐我把老太太扶上楼,随后,就出门了。”以沈伯昭对老妻的宠爱,没上楼来关心一番就直接出门,这样的举动也让吴嫂心里存疑,不过,当着沈宸游的面,她到底没好意思把这层心思表露出来。
一出明显的乐极生悲。
沈宸游微垂着眸,刚刚在吴嫂说话时点燃的烟,这会儿也刚刚吸了两口,夹在指间,有青色的烟雾由低往高升起,不及眉眼的高度,便四下散去。
他沉沉的嗓音好似被呛薰的发干,透着沙哑,“给老太太准备点粥吧,估计一会儿也该饿了。”
“啊?噢!”
一起,一落,吴嫂恍然般拍了下头,忙不喋的自醒,“可不是吗,这么一闹,晚饭一口都没吃,回头可不得饿。”
带着后知后觉醒悟般的自言自语,吴嫂边说,脚下的步子边越过沈宸游,朝着楼梯口走去,脚搭在楼梯阶的时候,又像是想起什么,停了一下,冲着沈宸游的背影,问道:“你和二少奶奶都吃过了吗?要不要也给你们准备点吃的?”
“不用。”
沈宸游没有转身,背着吴嫂摆了下手。
楼梯口吴嫂的脚步渐渐消逝,沈宸游手上的烟蒂还未燃尽,这会儿,刚好送到嘴边,吸了一口。
烟雾在嘴里打了个旋,吐出来时,四下散去。
挪了挪脚尖,他将背抵在老太太卧室外的墙壁上,看了眼指间带着余星的烟头,送到嘴边,又裹了一口,吐出来时,扔到脚底,捻灭。
没有了尼古丁的吸引,沈宸游斜倚在走廊墙壁的感觉,有些突兀。
但他似乎没打算进去劝劝老太太。
刚刚出来时,老太太的房门留了一道缝,这会儿,含含糊糊的还能听见几句老太太恍若捶胸顿足般的抑郁,却偏偏话题都没落到实处。
沈宸游嘴角轻抽,脑子里不禁划过沈宸遨给他打的那通电话,提到的内容。
还真是,没想到。
虽然他不觉得有什么,但看老太太的反应,估计,这事儿的确有些棘手。
管,还是不管?
帮,还是不帮?
沈宸游眉宇间有郁闷划过,稍纵即逝。
下一秒,他举步,推门而入。
沈老太太的房间里,叶筱正值为难之际,耳朵听到门口的声音,眼睛立刻就做出了反应,目光马上追随到门口,见是沈宸游进来,不由松了口气。
到不是说陪沈老太太说话让她多为难,只是这种无从劝起,不知道哪句话该问,哪句话不该问的无力感,让她寸步难行。
还好,她和沈老太太的话题还能绕到她的肚子上,不然,她真怕冷了场。
沈宸游走到她身边的时候,被老大指使的郁闷,因着她刚刚眸光里的如释重负而骤增,原本还不打算讨要利息的,但这会儿,心思已变,他想,累得他一个人也就算了,连着他老婆孩子都被老大算计进来,这笔帐,总要好好清一清的,不然,他一个当大伯的,也显得太小家子气了,对吧。
“阿嚏……”
一辆刚刚停在沈家院外几十米外的车上,沈宸遨毫无预兆的打起了喷嚏,连着打了两个,他略带无奈的揉了揉鼻子,目光穿过前挡风玻璃,看向不远处,灯火通明的沈家大院二楼的某个房间。
叶筱正被沈宸游从床上扶起,听见他说,“我让吴嫂给你准备了水果,下去吃点。”
“啊。”
叶筱背着沈老太太,冲着沈宸游点了头,目光中隐晦的表达歉意,好像在说,“对不起啊,我没劝好妈。”
本来就不关叶筱的事儿,沈宸游怎么可能会怪她,见她为此自责,扶着她的手掌不由落到她的好心,揉了揉。
虽然什么都没说,可彼此间的默契,已然让叶筱领会他动作下的意义。
他在告诉她,“没关系,有老公呢。”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被他这样纵容着,叶筱忽然就笑了,无声的。
但还是用唇语跟他说了句悄悄话,“你好好劝劝妈,我先下去了。”
沈宸游点了头,示意她放心。
有叶筱陪着说了会儿话,沈老太太受刺激的心脏已经好了不少,这会儿,见二儿子小夫妻当着她的面,浓情蜜意的,她看得开怀,并没有开口打扰,只打着眼色,示意二儿子把叶筱送下楼,再上来跟她说话。
她心里也是不吐不快了,但这些话,她身为长辈,又不能不负责任的逮谁跟谁说。
虽然都是自家人,可毕竟关系着一个孩子的名誉,在这点上,她还不至于拎不清。
虽然没有看到沈老太太背着她给沈宸游打眼色,让沈宸游送她下楼,但,叶筱在离开沈老太太房间的时候,并没有让沈宸游送她出去,还体贴的为房间里的母子俩带上了门。
虽然她未必看出这母子俩有什么悄悄话要说,但她的本意,是想着下楼问问吴嫂,宇文笑笑来了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哎,不问出来,她心里总也不落底。
叶筱这边下了楼,那边,沈老太太当着二儿子的面,忍不住老泪纵横了。
她哭的委屈,一副要发泄的样子,“你说,我这是什么命啊,统共就生了你们兄弟俩,赶着你爸战友没了,看小湘那孩子没人照顾,可怜,也抱到家里来养,可养了这么些年,说不要这个家,就不要这个家了,这孩子咋能这么狠心呢!”
如吴嫂所言,老太太对沈湘,的确感情很深,在今天这样的时刻,竟然还能把沈湘的事儿先摆出来谈,沈宸游只是淡淡的听着,并不插话。
大抵只是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也或许是太过了解二儿子的脾气,所以,沈老太太也没指望着他能像别人家的儿子似的,时不时来一句知心的劝解,要真是那样,她都要怀疑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