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根治顽疾,需使猛药! - 大唐:开局截胡杨玉环 - 子率以正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05章根治顽疾,需使猛药!

“武惠妃........世家.......”

他指尖无意识地在紫檀木桌案上划动,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竟敢妄图逼父皇禅位?真是利令智昏到了极点。”

他呢喃着,几乎能想象出李隆基在下达那道“议功”圣旨后,隐藏在冕旒之下的复杂眼神。

以及此刻长安城中,武惠妃一系在绝望中铤而走险的疯狂。

“父皇啊父皇,亲手种下的祸根,如今,也到了该你自己动手拔除的时候了。”

说着,李琚猛地睁开眼睛。

他深知那位生物爹的掌控力,一日废三子的帝王,岂是后宫妃嫔和几个世家能轻易撼动的?

武惠妃此举,无异于自寻死路。

随即他摇摇头,将长安的消息抛之脑后,缓缓起身,踱步到悬挂的巨大舆图前,目光锐利地看向幽州、平卢之地。

“世家门阀.....盘根错节,如附骨之蛆。”

相比武惠妃,他现在更在意的,还是如何根除世家。

世家一日不除,国家便一日受其掣肘,他们便一日被百姓们供奉为圭臬。

他看着两地,前世记忆的碎片与今生对朝局深刻的洞察激烈碰撞,在他脑海中显现出一条清晰而残酷的路径。

“安禄山,史思明.......”

“还是太慢了,十几年时间,本王可等不了!”

他心思电转,脑海中迅速掠过交给王胜的那份名单,安守忠、仆固怀恩、田承嗣、崔乾佑、李归仁.......

“看来,还要给你们添一把火,希望,你们能成为本王需要的黄巢......”

李琚说着,表情逐渐坚定起来。

安禄山,史思明的成长速度太慢,他必须要添一把火,为他们安排更多的帮手,让他们掌控更大的权力。

唯有如此,他们将来才能真正席卷天下,彻底帮他根除掉世家这颗毒瘤。

尽管这样做,需要付出的代价,或许会非常惨重,更会有无数的百姓,被卷进这场浩劫。

但两世为人,李琚非常清楚,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根除毒瘤。

这就像一个人身上的脓疮,必须要以快刀剜掉,才能根治。

不然,最后的下场,就是脓疮腐烂,席卷全身,直至身死道消。

.......

.......

长安,兴庆宫,南薰殿。

同一轮明月,照耀着西域的新生,也洒在长安兴庆宫南薰殿的琉璃瓦上。

然而兴庆宫的气氛,却与西域的冷静谋划截然不同,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前的压抑与躁动。

李隆基斜倚在龙榻上,半闭着眼,似乎在小憩。

他比前些日子更显清瘦,眼袋浮肿,须发花白,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疲惫。

而他面前的案几上,摊开的正是三省六部商议月旬,才草拟出来的关于西域怛罗斯大捷“议功叙赏”的初步条陈草案。

高力士垂手侍立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如同殿内一座沉默的雕像。

但那双低垂的眼帘下,精光内蕴,将殿内一丝一毫的动静都收入心底。

当然,这殿内并非只有皇帝与心腹宦官。

几名身着绯袍,紫袍的重臣同样垂手恭立,大气不敢出。

他们是今日当值的宰相及几位核心阁臣。

终于,李隆基缓缓睁开眼,目光扫过那份条陈,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李琚........西域之功,确乎卓著。这份议赏,诸卿以为,公允否?”

为首的左相牛仙客心头一凛,谨慎答道:“回陛下,光王殿下此役,解西域百年之患,扬我大唐天威于万里,功勋之著,实乃国朝罕见。条陈所列,当属厚赏,然......”

他顿了顿,感受到皇帝投来的目光,硬着头皮道:“然民间物议,似有......为殿下昔日之事鸣不平之声。陛下以为,是否需再加斟酌,以示天家恩泽浩荡?”

“恩泽浩荡?”

李隆基嘴角牵起一丝极淡,极冷的弧度。

那弧度里没有笑意,只有无尽的疲惫和一丝深藏的愠怒。

他抬手,指尖在那份条陈上轻轻划过,声音沙哑道:“功是功,过是过。朝廷赏功罚过,自有法度。难道因为他立了泼天大功,就能抹去昔日悖逆之罪吗?嗯?”

最后一声轻哼,如同冰珠砸落玉盘,让殿内温度骤降数分。

牛仙客等人额角瞬间渗出细汗,连忙躬身:“陛下圣明,是臣等思虑不周!”

李隆基的目光越过他们,投向殿外沉沉的夜色,仿佛穿透了宫墙,看到了长安城中那些沸沸扬扬的议论和投向皇宫的复杂目光。

那目光中有同情李琚的,有质疑他这位皇帝刻薄寡恩的,更有对武惠妃的切齿痛恨......

民意如沸水,正灼烧着他的龙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