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一介胡儿,有何资格? - 大唐:开局截胡杨玉环 - 子率以正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22章一介胡儿,有何资格?

“这.......”

安禄山愣了一下,眉头下意识皱起,却也敏锐的意识到了史思明想要表达的意思。

他沉吟一瞬,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视着堂下新近依附的各色人等,以及军中诸将。

片刻后,他缓缓道:“兄有话不妨直说,在场的诸位,皆是你我肱骨,大可无所隐瞒。”

史思明闻言,心中当即有了底气。

接着说道:“兄当知,那些世家大族,不仅在财赋、粮秣、兵源等诸多关乎军政的大事上处处掣肘,于朝中往来更是千丝万缕。这三镇之地,名为你我镇守屏边之地,实为世家大族私产。”

顿了顿,他道:“我等既要替朝廷屏边,要报圣人提携之人,这些事情,便不可不防。”

“防?”

听见这话,安禄山顿时牛眼一瞪,肥厚的手掌重重拍在案几上。

随即目露凶光,厉声道:“谁敢使绊子?咱手里握着刀把子,谁敢龇牙,老子就剁了他喂狗!”

言罢,他不满道:“史兄你就是太谨慎,圣人把这三镇交给咱们,那就是信咱们,谁敢不服,就是不服圣人!”

他拍着胸脯,唾沫横飞,表现上豪气得一塌糊涂。

但心里却是暗暗记下了史思明所言之事,并暗中丢给了史思明一个待会儿细说的眼神。

史思明接受到安禄山的眼神,心下明了,当即偃旗息鼓。

毕竟眼下,也不是细细深聊此事的时候。

而一旁的郭子仪将这一幕尽收眼底,也敏锐的感知到了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他起身抱拳,声如洪钟:“末将恭贺安帅、史帅荣膺三镇,威震河北。值此盛会,末将也斗胆,欲引荐一位大才,与安帅,史帅相识!”

“哦?”

两人心中正思量,陡然听得这话,眼中顿时浮现几许意外之色。

不过,安禄山还是迅速回神,笑道:“郭将军识得大才,不知现在何处?”

郭子仪转头,朝帐外示意。

早已等候在帐外的杨钊,便步履从容地步入喧嚣的节堂。

众人齐齐望去,只见杨钊相貌堂堂,一身旧衣裳虽洗得发白,却干净利落。一双眼睛更是目光炯炯。

望之便气度不凡,令人下意识高看一眼。

郭子仪朗声道:“启禀安帅、史帅,此乃末将华阴同乡,世交兄长,弘农杨氏俊杰杨钊。

杨兄学贯古今,尤擅钱粮筹措、机变谋略,更曾于长安宦海沉浮,深悉内廷关节、关陇门阀秘辛!

前番因不满长安门阀倾轧,报国无门,又因仰慕安帅,史帅为国屏藩,锐意革新之雄才大略,特不远千里,辗转来投。

今日闻安帅盛宴,末将便斗胆引荐,愿杨兄之才,能为安帅,史帅驱策,涤荡积弊,以清寰宇!”

郭子仪话语铿锵,一番话既然点明了杨钊价值,又解释了杨钊为何来投的动机,可信度直接拉满。

杨钊适时上前,对着主位深深一揖。

姿态谦恭却不卑不亢,声音清朗道:“山野之人杨钊,久闻安帅虎威,史帅深谋,如雷贯耳。”

顿了顿,他解释道:“长安污浊,门阀倾轧,杨某空负所学,徒呼奈何。

今见安帅提雄兵镇守北疆,御寇安民,实乃国之干城。杨某不才,愿效犬马之劳。”

安禄山上下打量着杨钊,眼中不禁有些错愕,还有些狐疑。

弘农杨氏之人,会来投他?

且此人还通晓长安内情,关陇秘辛?

甚至还有财赋,谋略.......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瞌睡来了就有人买送枕头?

他狐疑一阵,下意识看向史思明,见史思明眼中亦是布满狐疑之色,心下顿时有了计较。

但面上却是大笑出声,猛地一拍案几道:“哈哈哈,好,好一个杨先生,天助我也!郭将军引荐有功,当赏,当重赏!”

史思明闻言,面上也挤出一丝笑容,拱手道:“恭喜安帅得此大才!”

只不过,他看向杨钊的眼神深处,依旧有一丝极深的疑虑与警惕。

此人出现的时机太巧,背景太特殊,那谦恭表象下透出的精明与深沉,让他本能地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不过,这庆功宴上,他也不好过多探究。

安禄山点点头,接受了众人的祝贺,随即高声道:“来人,替杨先生看座!”

但几乎就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礼堂外忽然传来了亲兵略带异样的通报。

“报——大帅,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联名遣使,恭贺大帅荣膺三镇节度,使者已在府外候见。”

听见这声通报,喧嚣的节堂瞬间安静下来。

博陵崔、范阳卢、太原王,此三家,皆是河北最顶尖的门阀,根深蒂固,盘根错节!

他们联袂而来,当真只是恭贺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