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改元天宝?
听见李林甫这句“示之以强,更要示之以正”。
李琚顿时愣了一下,但紧接着,嘴角便浮现一抹笑意。
他点点头,赞同道:“叔公高见。如此,便让他看个明白。我西域行的是保境安民、强兵足食之道,堂堂正正,何须遮掩?”
“正是此理。”
李林甫捻须,眼中精光内敛:“牛仙客此来,明为巡边,实为探我虚实,亦是圣人对我西域猜忌日深之证。然我西域根基在军民,在田亩,在武备,在格物之新,俱是阳谋。让他看,看个清楚,反倒能消几分猜疑”
李琚沉吟片刻,果断下令:“王胜!”
“属下在!”
“即刻传令下去,境内各处屯田区、工坊、军镇,照常运转,不得因巡边使节而有丝毫懈怠或刻意做作,一切如旧便是最好。
再传讯沿途各驿站,对宰相巡边队伍,按朝廷规制,妥善接待,不得怠慢,亦无需逾矩。”
他顿了顿,补充道:“待其行程抵近龟兹三日,再报予本王与李相。”
“是!”
王胜肃然领命,转身疾步而出。
李林甫见李琚决断利落,心中稍安,起身道:“老臣这便去拟写送往长安的求援奏疏。”
他顿了顿,又道:“莽布支此人.......殿下打算如何处置?”
“晾着他。”
李琚重新执起朱笔,目光落回案头堆积的文牍,“他若识趣,见事不可为,自会告退。若不知趣,我西域也不是好惹的。”
“老臣明白。”
李林甫会意,拱手告退。
随着两人离去,书房内重归寂静,只余炭火爆裂的轻响。
窗外,龟兹城笼罩在初夏的薄雾中。
远处屯田区灯火星星点点,那是连夜抢修农具的工坊。
更远处,隐约可闻军营操练的号角。
这一切,构筑着他立足西域的基石,也是他日后图谋的根本。
长安的窥探,吐蕃的试探,皆是这条路上必须跨越的坎........
接下来的日子,龟兹一切如常,却又在平静下涌动着一股无形的张力。
李琚按部就班处理政务,发展西域,仿佛对即将到来的巡边和尚未解决的吐蕃问题浑不在意。
可唯有王胜不断递上的密报,证明了他心中的波澜。
不知不觉,盛夏已至。
只是,李琚没有等来吐蕃后续行动,以及牛仙客的巡边队伍,反而先等到了李隆基改元天宝的消息。
“殿下,长安急递。圣人.......改元了。”
书房内,李琚正与李林甫核对西域各城新垦田亩的粮种分配。
王胜匆匆入内,将一份密报呈上。
“改元?”
李琚眉峰微蹙,接过密报展开。
李林甫也停下了笔,静待下文。
密报字数不多,核心只有一句:天子颁诏天下,改开元二十九年为天宝元年。
“天宝.......”
李琚望着密奏上的内容,不由得皱起眉头。
因为历史上,李隆基改元天宝,是开元二十九年。
而现在,才开元二十八年。
李隆基改元的时间,比历史上足足提前了一年。
难道,这又是他引动的蝴蝶效应?
他沉思着,指尖敲了敲那两个字,迟疑道:“莫非是开元盛世已难维系,便换个‘天宝’的名头,粉饰太平么?”
李林甫捻须,眼中精光微闪:“圣人此举,恐非仅为粉饰。改元乃国之大事,又值此牛仙客代天巡边之际,只怕用意颇深,怕也是冲着我西域来的!”
“用意颇深?”
李琚挑了挑眉,果断选择将密报丢在案上,随即目光缓缓投向河北方向,淡淡道:“他改他的元,我做我的事。西域根基,还不是靠一个年号能动摇的。”
见李琚是这个态度,李林甫迟疑片刻,最终,也还是没有多说什么。
毕竟说到底,改元之事,对西域的影响确实不大。
既然李琚这个主人都不在意,他自然也没必要在意。
于是,两人果断将此事抛之脑后,继续开始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