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 穿越古代悠閑日常 - 大南南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5章

谈晓兰悄咪咪的蹭听宴泽川的八卦,却没想到孙氏“嗐”了一声:“相什麽成功呀,人家媒人介绍的姑娘,他根本就不去相看!”

慈姑好奇道:“怎麽就不去呢?”

谈晓兰心里也默默的想:对啊,怎麽就没去呢?

孙氏摇头:“我也不知道为什麽,反正不管公婆怎麽说,他就是不去。”

慈姑:“你公婆托媒人的时候他怎麽不说,都说了姑娘了,他又不去,这算什麽呀!”

孙氏有些讪讪的,轻声道:“公婆是瞒着他托的媒人,老三一开始就不同意。”

慈姑惊讶的不行,趴在孙氏的耳边,轻声道:“谁家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不稀罕媳妇,你家老三怎麽和别人不一样啊,该不是有什麽……”

孙氏拍了她一下:“想什麽乱七八糟的呢!”

她们俩后来说的那些话,谈晓兰就听不到了。

八卦听了一半,谈晓兰心里也猜思起来宴泽川不去相亲的原因。

按着谈晓兰对宴泽川对了解,他既识字又能挣钱,模样长的还好,像他这样的少年,谈晓兰觉得普通的女孩其实有些配不上他的。

但是那是基于谈晓兰对他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得出来的结论。

实际上宴泽川现在的名声并不好,不受打听,家里条件也一般,媒人给他说的亲事,一定也没有特别出彩。

谈晓兰觉得宴泽川现在不相亲,应该是想等过个一两年,手底下挣够了银钱,出了上洋镇这个小圈子,再找合适的姑娘成亲。

也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他心里已经有了喜欢的人了,可能那是一位身份高贵的姑娘,他自知身份不相配,所以只能放在心里。

两个原因再各自细想一下,谈晓兰觉得还是第一个更有可能。

宴泽川之前还说要出门做生意,证明他早已经有要离开上洋镇这个地方的想法了。

去更广阔的天地,能找一门更好一点的亲事,他自然不会在自己不受打听的老家找。

至于第二个原因,谈晓兰之所以觉得不太可能,是因为她知道宴泽川有改换门庭的能力,如果他喜欢上了个身份高贵的姑娘,他完全可以重回学堂继续科举,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想着如何挣钱,不想着继续读书。

谈晓兰因为听了宴泽川的一些八卦,思索了一路他不去相亲的理由,等牛车到了渡口,关于宴泽川的八卦就迅速被她抛入脑后,依次下来牛车,直奔万川商行。

刚进来万川商行,就有伙计对她说:“谈姑娘你来的正好……”

没等他说完,谈晓兰就激动的问他:“是我爹爹来信了麽?”

伙计就笑道:“对,先生来信了。”

郑啓杨正好从另一间门店过来,看到谈晓兰,就说:“兰儿来的正好,谈大哥来信了,我正说让人给你送信去呢。”

谈晓兰连声音都是欢快的,“郑叔信在哪呢?”

郑啓杨带谈晓兰到屏风后面拿信,谈晓兰接过信直接就在那里坐着看了。

爹爹在信上说商行内部人员梳理的已经差不多了,他们的行蹤也不用隐藏着,因为还有很多账目需要检查,所以过年就不回家了。

谈晓兰看完信,爹爹过年不能回家,但是商行的事处理好了,爹爹就不会再有什麽危险,真的属于好消息。

谈晓兰收了信,急着回家给祖母看,正要和郑啓杨告辞,却又被叫住了。

郑啓杨拿出来两个五两银子的银锭子,说:“这是谈大哥这个月的月俸。”

自从谈思立和少东家一起出门,他的月俸都是上洋镇渡口这边给送到家里,自从谈晓兰在渡口做咨客,郑啓杨就直接给谈晓兰。

万川商行从不拖欠月俸,在商行里做事,月底就能领到当月的月俸。

谈晓兰没想到这个月还没过完,就能领到爹爹的月俸。

郑啓杨说:“谈大哥来了信,估计年前你也不来了,所以提前把月俸让你捎回去。”

收到爹爹的信,谈晓兰还真打算年前不来渡口了。

她收下银子,正準备给郑啓杨道谢,他却又拿出个没有封口的信封,道:“这是商行给谈大哥今年的年礼。”

谈晓兰接过信封,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张五十两的银票!

往年商行给爹爹的年礼,都是二十两银子,今年一下子多了三十两。

谈晓兰就问郑啓杨,“郑叔,今年怎麽那麽多?”

郑啓杨解释道:“商行里对因为公务不能回家过年的,在年礼上都会多发一些。”

既然年礼也没问题,谈晓兰就把放着银票的信封,和爹爹这个月的月俸放在一块,回家一起交给奶奶,g

信和银钱都收好,谈晓兰对郑啓杨道了谢,出了商行就坐上了回家牛车。

至于来时听的宴泽川的八卦,早就被她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

收到了爹爹的来信,家里的气氛立马就欢快起来。

何氏开始每天按着规矩做好吃的,小菊帮着打下手,谈晓兰就和小弟负责品尝味道。

炮竹劈哩叭啦的响着,谈晓兰穿越融合的第一个年就过去了。

年初一,先去祠堂李磕头,然后再去村里有长辈的人家拜年。

以前过年,谈晓兰起来后给祖母和爹爹继母磕个头,然后再去祠堂磕头,别家就不去了。

今年她决定继续那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