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 穿越古代悠閑日常 - 大南南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34章

现在这个时代比前世生活节奏慢的多,过年,必须要过了正月十五才算差不过完。

为什麽说差不多过完,因为祖母说,出了正月,过了二月二才算过完年。

谈晓兰去年过年差点无聊死,全靠着元宵节看花灯支撑着过来的。

今年才算真正感受到了过年的快乐。

住在州府,大年初一没有宗族可走动,初二也不用回外婆家,一家人真难得的在家里过了两天悠閑日子。

到了初三,就开始去亲近的人家里赴宴。

熟悉的圈子,熟悉的人,去了先给长辈拜年,然后就和小伙伴们去后面玩去了。

这两天气温开始走高,室外也可以玩了,谈晓兰在投壶场上狠狠的过了两天瘾。

到了初五就没有人家设宴了,每家一大早先‘送穷’,然后就是各种‘破五’习俗,接下来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迎财神。

过了‘破五’,过年的很多忌讳就不用再讲究了。

听到身旁小菊大出了一口气,谈晓兰就想到了年三十包饺子的时候,小菊说了句:“饺子面没了,终于包完了!”

她说完这句话,就被祖母和何氏训轮番的训呀,祖母说:“什麽没了,那叫满盆了!”

何氏:“不想包就别干,不会说话就闭嘴!”

这个规矩小菊其实是也懂,只是今年应该和姐姐一样,父亲在家,心里就有底,心思一放松,一个不谨慎,就出错了。

今天终于过了破五,说话时需要注意的词语,不用再注意了,被红线缠起来的剪刀,也可以松开做活了。

所以,绣庄和远洋阁也该开门了。

谈晓兰去年进入腊月之前,在染坊就定了几百匹春款布料,初六刚开门,染坊就把布料送过来了。

远洋阁年前生意虽然也火爆,但是存货还没到卖空的地步,所以不着急补货,当然,着急也没用,河面还没完全化冻,没开河,船过不来,想补货也没人送。

初六就开门的店铺其实并不多,开门的大多是从事衣食住行的店铺,其他关于做工生産的店铺,大多会选择过了元宵节再开门。

因为天气回暖,绣庄开门就有生意,虽不火爆,却也不算冷清,不过比起年前的火爆,差的就不是一丝半点了。

年后悠閑,绣娘们这个时候大多会做出来一两个精细的绣品,好放在店里销售。

今年刚开门,谈晓兰就给绣娘们许诺,让她们只管往精细里做,只要做出来,她就直接给收了。

相比于卖出去才能拿到相应的钱,做出来就能卖给东家,能直接拿到现银,绣娘们就没有不同意的。

而且谈晓兰还不给她们定风格,做什麽样的绣品,全凭她们自己的喜好来,只要成品没有瑕疵,无论什麽样的风格都收。

这个条件一宣布,绣娘们可就真激动了。

为了做出来的绣品好出手,绣娘们大多都会选择做容易出手的绣品,但是能坚持到出师的绣娘,谁还没一点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

一个个的灵感嘭的一下都爆出来了,心里早就打好的腹稿直接抛到九霄云外,各自拿起炭笔就开始画构图。

绣庄都开门了,身为分店二掌柜的招弟还在老家呢。

万川商行也开门了,不过年前的账目都清算完了,父亲这个月清閑的很,商行开门,也不耽搁他回乡一趟。

谈思立回乡,接外甥女是其中一个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年前没有回去,自家宗族的长辈,两个岳父家里,年后就必须要拜访一遍。

兴强明年才上科考班,年假一直放到正月十六,父亲回乡,兴强和兴壮这两个半大小子,也坐上了高顺财和肖小子轮班赶着的骡车,都跟着回乡去了。

而谈晓兰和小菊还有小弟,继续跟着何氏出门去赴年宴,祖母只赴了禹家的年宴,其他人家她就不愿意去了。

相熟的人家,设宴的日子年前就定好了,谈家去年才来州府,所以设宴的日子定在了年初九。

年宴的席面年前就在酒楼定好了,这几天出门赴宴,谈家人不管是主子还是伺候的,都是处处留意别人家是怎麽安排的,吸取人家的经验,争取自家设宴那天不会出现安排不好的情况。

在开宴的前一天,父亲带着兴强兴壮,还有招弟的堂兄李亮,谈家族里和谈晓兰同辈的一个小子谈兴俊,还有招弟姐妹仨,一块回来了。

不止这些人,还带回来两匹马,如果不是多了这两匹马,自家的骡车根本拉不了十几个人。

兴强兴壮正是学骑射的年龄,父亲去年就委托了族中的兄弟,帮忙寻两匹刚成年的脾性温顺健康的马。

不是州府不好买马,而是老家的关系必须经常走动,特别是自家没有近宗,在族里有一两个要好的兄弟,还是很有必要的。

带回来的族里的这个小子,就是帮着自家寻摸马匹的族叔的儿子,父亲把他带出来,让他先在商行里做伙计,后面再根据他的表现安排。

回来的这一路,兴强和兴壮还有谈兴俊和李亮,在父亲和高顺财的守护下,已经完全掌握了骑马这项技术。

这几十个人一进来,家里马上就热闹了起来,男孩子们给老太太问过安,就被父亲带到外院去了,留下招弟姐妹仨在后院。

老太太把盼弟和来弟揽在怀里,问她们娘在家里的日子好不好过,问她们在家里都做些什麽。

盼弟:“外婆放心,我娘在家挺好的。”

那些年,姑姑谈芳韵回家从来都说自己过的好,老太太现在是再也不信这句话了。

来弟见外婆不信,就道:“族长爷爷隔不了三五天就去我们家一趟,现在我爷爷奶奶一点也不敢慢待我娘了。”

来弟这麽说,老太太才算放下心。

何氏问招弟:“你们姐妹仨都来州府,家里没拦着吧?”

招弟就笑:“他们倒是想拦着,被族长爷爷一顿训,就没人敢说什麽了。”

谈晓兰听完,心里就想,爹爹现在一定很后悔,当年姑姑一心要嫁给姑父的时候,他不应该一心想着劝解姑姑,应该从李家那边着手,那麽怂的一家,找个有身份的人去给他们家捎个话,姑姑就算一心想嫁,李家也不敢娶!

谈晓兰觉得父亲现在后悔了,其实谈思立去年处理妹妹陪嫁土地的时候,就后悔的不行,如果不是为了下下面的孩子,他恨不得让他们和离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