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四年
清平四年
正月廿九己酉,敕采选良家子以充后宫。时衣冠家多不安。太后亲为主理。通事舍人方沛南因许女以避,帝闻之,贬沛南为朗州司马。
二月初六丙辰,诏:以廷望之妹弄贞为婕妤;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潘山甫之女多为美人;简州刺史阴养德之女恩美为才人。余者宝林、御女各有别。
六宫既实,后更使厚物。阮氏因问。后曰:“天家固有命,蒙君恩宠,诞育宗枝。诸女甫离家人,每念如此,不胜惆怅。既为国母,应当裨助耳。”
章婕妤貌状后少年时,后爱怜之;潘美人善陈设;阴美人善琵琶,暇时或讲论,或赋诗,或丝竹,上下欢洽。
前工部尚书武慈仲两女彦琛、彦璘盛负才名,誓不适人。后召入宫,拜为内博士,掌宫教事。
医婢徐氏,罪人徐膺之女,长于掖庭,甚警敏,自学文字。凡所习脉案,无不心识,苦其方药断绝,乃假休日,辅倚圣手先著,撰“千金集成方”十八卷。司记李氏荐于后。后大悦,恩免为良,适与寺人毕义理。
后以“列女传”、“女宪”、“女诫”等蔽阙,其要不合于时,四月,命潘美人、彦琛、彦璘采群书,编作“女善书”,分为九善:曰孝行;曰敦礼;曰和睦;曰慈爱;曰恭俭;曰忠义;曰贤智;曰修正;曰去私。并命翰林待诏王自然作绘。书成,后亲为之序,云:“一夫不修,国无立本;一女不修,家无以齐。采古今之书,汇诸家之长,取平易之事,昭通俗之理。嘉言善行,非止于贤与孝,更明处世大义,盖欲世人有以教其女而更教其子也。”
又着人画之于六宫屏风。帝问之,后曰:“君子之学,入乎口,亦著乎心。日陈于前,使上下观而浸美也。”
五月初五甲申,安民、廷望表请以是日为诞节,布于天下,臣公士庶同作寿乐。帝曰:“诚知天下贺寿之心。朕生端午,本为节日,奈何复加名义,更行糜费?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每念及此,悲戚难已。岂可以亲劳之辰,大享宴乐?殊不为礼。”遂驳之。刘畹拱手在旁。帝问议。畹曰:“臣有谏,未言而陛下行矣,是故不言。”帝感曰:“使卿如此,不亦难乎!”
初六乙酉,设宴承香殿。时太后、帝南向坐,后、淑妃东向坐,余下近臣或西向,或北向。帝与后更献饮膳,太后悦然。
席上赋诗。太后品第众作,以后为词宗。后作“端午竞渡后殿宴”:“夏来凝积往时春,舟子劈浪犹在闻。何必远寻江海外,座前自有击楫人。”舒展志意,帝欢甚。沿情作乐,令协律郎叶枢被之管弦,名为“竞渡乐”,使童子八佾为舞。大宴会。群臣继请舞。白安民作“乌夜啼”,李罕儒作“甘州”,何进作“剑器”,吕皓作“八春莺啭”。比次凡易,辞以衰老。吕皓笑云:“座下皆天下一者也!”帝问其故。乃对:“决断国事,与夺合理,白公为一;纠驳缜密,吐纳明敏,章公为一;文武兼举,部统严明,李公为一;兵士调习,攻战必胜,何公为一;而以阅历见闻,老者第一,郭公不遑让矣。”后曰:“吕尚定策,甘罗立功,此先时所以兴国也。盖博学者,不拘年龄。吕公推鞫得情,处断平允,不为法官一乎?”帝曰:“诸公器能,具实确论。朕资才而任用,庶以求实效也。”众皆奉觞。高谈娱心,举酒升歌。乘兴之至,帝弹筝,后鸣笳,坐部伎合之。清风夜起,帝酣然唱曰:“今日乐,不可忘,乐未央!”
十一庚寅,河、陇地震。
六月,泗州暴风雨,淮水溢,漂坏民舍千余间。诏免民租一年。
时凡易等群议:“今年多荒,诸州所输钱物,更无定额。百司计检量入,数字巨繁,色目良多,恐生奸伪。国用支度,当有常政,分告州县,使之固有定准。来年增蠲,随事沿革。每州事状不过一两纸便明。”
廿六甲戌,凡易迁中书令,领诏改修旧格式律令非要及矛盾者,总九千三百一十七条。特敕凡易居第裁决,凡易固辞。更恩敕居省。时门人多劝乞骸,凡易斥曰:“死即死耳,岂忍观天下损益,负臣子之义!”进取弥锐。帝下诏褒之,差内使问起居,加赐谷帛。时凡易孙女怡微适武玉裁。
后以文学为美。闰七月初六癸丑,于咸池殿设桂酒诗会。观跃鱼,仰清风,饮玉卮,因以赋诗。后取众作悉罥于素屏,佳丽者上,次者下,又传可观者,则更上。众争务词藻,志第屏首。白日既匿,朗月将出,暗报落锁,整顿乃罢。
后置素屏于内殿,常观之。帝至,问饮食,因说国事。后有所感,谓帝曰:“四郎忧愁,明日明了。”帝奇而问之,后却不应。及明日,后上屏风十二曲,左六曲为文,右六曲为武,以浮帖书五品以上者姓名,擢迁除转,一目显然。帝大悦,令置甘露殿下,常加省览。
八月十六壬辰,制:“京中有材者可除都督、刺史,外有政绩者可入京官,京外维均,定为常式。”
九月十八癸亥,何淑妃生女,是为新都公主。
十一月廿一丙寅,千金公主寝疾。暴嗽,昼夜不息。太医令喻仁干救疗,效微。至廿八,主精神消散,叫阿母。后泪下。未及申时,主殁,年十二。帝痛曰:“佛朗儿分明体壮,靖难之际,举厝无惧。此非为梦哉?”命取封户资物,作金银器玩,悉与生人无异。刘畹叩头切谏,帝曰:“汝讵不为人父乎!”后闻,趋诣阁外,使元观传语,帝怒乃止。公主葬仪,俱依令式。后哀作诔文。
十二月初五己卯,太仆卿施国稔子思修新丧,追封汝阴县伯,与主冥婚合葬。
初,营州都督裴阳复追讨奚人首领武大莫。大莫东走高丽。高丽王高风拒送大莫,遣使称:“愿与大莫共奉王化。”初七辛巳,帝以高丽违命,欲击之,将使李罕儒为辽东道行军总管。罕儒曰:“营、平、蓟屯田初起,俟其饶实,然后进取,高丽可一战便定也。”帝意且止,降书劳裴阳复、平州刺史史公杲、蓟州刺史陈休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