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六年 - 帝后本纪 - 冷杉09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帝后本纪 >

长宁六年

长宁六年

二月二十丙戌,命梁荫、礼部尚书周和、宗正卿武廷方修礼。周和者,后之父也。和等以“礼”“诗”之言,请为母终三年之服,母有出嫁者,并同三年。太后然之,遂准礼。

三月十一丁未,诏于从政里西置西市。

五月初九壬申,佛朗儿母李氏卒。王妃治丧,视事之轻重决任仆役,无使不均,无使滥私。李氏生前好赋,片缕希存。王妃收纂,为之付梓。某日佛朗儿温“蓼莪”一章,失声号哭。王妃凄曰:“吾儿不敢毁于己,阿母犹在也!”少间,王妃出怪女师曰:“王女尚幼,安用引泣之辞而损体?须以明理文章授之。”女师唯唯,独恐不恭。

时濮王普转镇华州。日与近臣荒嬉。造饮辄醉,杀姬妾及侍者取乐。人皆望其早死。帝闻而手书让普。其参军郑觐谏曰:“先帝子唯君上与王二人矣。诚宜忠谨,为国为家,共戚同忧也。”王不听。司马卞僧护谗曰:“先时王兄弟既足,何使小儿守家?其必有异。”王深然,乃谋作乱,欲以上位非帝子为辞。

防事泄,将杀郑觐。觐夜奔,投乱茔幸免,直走东都。

是时,天久阴不雨。中书舍人万华上言:““洪范五行传”曰:皇之不极,厥罚常阴,时则有下人伐上。”纪慎怒,以华妖言,缚与有司核罪。帝命迁延。慎累日不安。

会郑觐告濮王反,监察御史纪伯芳、吕皓往按之。伯芳者,慎之族叔也。

濮王大惧,仓皇起兵。传檄临近州县,弗有从者。同州长史刘朓将兵围之。濮王积薪自焚。

是时,雨至。慎不讳笑云:“习习祥风,祁祁甘雨。润我公田,乐我稷黍。”语之数遍。

于是因濮王之逆,亲党连引慎素所恶者诛之。余者以太后诏,皆不问。寻拜郑觐给事中。

十一月十一壬申,冬至,大朝会。太后及帝御含元殿,上公称觞献寿。赐臣下束帛各有差。

百官贡献、互济、请托,潜为常例。时慎最厚,礼赍朝官,但间独舄于其中。人惑之。

廿三甲申,国子祭酒曹述草奏,以慎功当加爵邑。太后领群臣议。有郭凡易等言异者。慎牢让曰:“臣恐陨越于下,招益陛下之过,不敢贪命。”言辞恳切,事遂止。

后,慎因送言封者舄一只,配如前。众始悟。双舄者幸,单舄者惧,或谢病,不朝见。

十二月廿六丁巳,雪。郡王凭栏北望。王妃被毳而至。王曰:“隆冬也,汝何来?”王妃曰:“妾缘殿下所思而来。”王曰:“今人多襄武侯如周公,瞽说可笑。“传”曰:周之宗盟,异姓为后。胡以异姓比周公邪?慎外应人望,内怀野心,离睦公族,使君孤立于上。夫为田常之乱,危急将若之何!”王妃曰:“襄武似卑谨,实知进而不知退。其于属则私,于义则臣,卒人少有易心,如危危之堤辄自毁矣。”

后郡王问白安民。安民曰:“王乃国家枝叶。枝叶去则本根无所庇,天子明之。殿下既为国器,上不负忠义,下无愧黎民,当自适己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