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 十善 - 二月梢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十善 >

第一百零四章

第一百零四章

总督官署的两只大石狮子威风凛凛地伫立在府前,前边宽阔的广场上停满了官轿车马,里里外外都有官兵守卫巡逻,城里的百姓都知道今日在总督府有场重要会议要召开。

此时总督府大堂内一片寂静,廊下挂着的鸟笼传来啾啾鸣叫,在座的各位大人喝茶的喝茶,出神的出神,整整一刻钟的时间没人出声。

场内的气氛非但没有丝毫轻松闲适,反而有种剑拔弩张的紧绷,一场争吵刚刚停歇,没人再去挑起争端。

僮民作乱一事,并非是近日之事,早在四年前贼首韦朝山就率领僮民揭竿而起,只是当时被压下了消息,官府放任自流,等贼人渐渐成了气候,才想起派兵征剿,此时再去围剿早已错过最佳时机,眼看着事态要控制不住了才上报朝廷。

按说出了这样的事情,胡应尧作为两广总督,怎么也该有个失察之罪,但上头有人好办事,是功是过全凭一张嘴,到头来他成了勤勤恳恳,为国分忧的大忠臣,上头没有责怪不说,还拨下来了不少军饷。

两年前赢了次胜仗,又给自己的儿子捞了个锦衣卫千户,连胡应尧也感叹,这仗打得越久,他捞到的好处就越多,因此对征剿之事向来不怎么上心,只要没打到眼前,那就是万事大吉。

然而这边的战事拖得太久,不久前皇上已降旨切责,联系到朝廷的局势,胡应尧一下警醒了起来,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若是连这点敏锐度都没有,也做不到两广总督的位子上。

胡应尧端起茶杯,视线往左侧下方扫了扫,看到那道年轻的身影,心思不禁沉了沉,蔡阁老在信上已经交代明白,这种时候他这边不能出半点差错。远宁府那边的乱子不能再闹大,即使不能一举歼灭义军,也得漂漂亮亮的打次胜仗。

“各位有什么意见都说说,吵也得吵出个章程来,总在这里闷着算怎么回事。”

“胡大人这话倒是不假,只是该说的都说了,说来说去还是绕回老问题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粮饷的事情不解决,拿什么去镇压叛贼?难道要让将士饿着肚子打仗?”

说话的人总兵施献平,说起话来声如洪钟,经常不给人留面子。

胡应尧向来跟他不对付,但此人确有统兵才干,此次镇压义军还得多靠他带兵征讨,因此心里不舒服,也维持着面上的和气,“今年刚拨下来的粮饷呢,就一点拿不出来了?再不济各府的粮仓周转周转也就凑齐了。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也该体谅体谅皇上的难处,当务之急是把造反的义军镇压下去。”

施总兵摸着胡子冷哼道:“年年请兵请饷,兵在哪儿,粮在哪儿?不如请总督大人给咱们指点指点!”

胡应尧脸色铁青,擡手拍了一下桌子,没想到这个施献平会如此不给面子,公然跟他叫板。

堂内鸦雀无声,众人敛声屏息。

位于胡应尧左下首的邹大人开口打破僵局,“两位大人都消消气,有话好好说,好好说。胡大人说得也对,各个府州周转一次,还是能把粮饷凑齐的,今日大家伙来这儿主要是为了商讨一下作战方略,拖得越久,耗费的粮饷也就越多不是。”

有人当和事佬,众人也都纷纷献策献计,场面缓和不少,争论了半晌,才终于谈到了正题。

胡应尧听了好一会儿,说道:“既然大家都认为应当从藤水和溯阳进攻,那便兵分两路,由施总兵和伍大人各领一军,先攻下两地。”

“下官认为此举不妥。”

堂中静了一息,在一片附和声中突然多出一道不同意见,显得格外醒目。

胡应尧看过去,眼里闪过一丝诧异,没想到落座后就一言不发的人,会在此时开口,“哦,不知李府台有何高见?”

众人齐刷刷地看过来。

李澈淡声道:“义军以远宁府的奇峰峡为据点,依仗山川之险,聚众为乱,与其分散兵力,追着义军攻打,不如直入贼巢。如此既能斩断义军的后方联系,也可解决将士的粮草问题。”

李澈已经把话说得极为委婉,他很怀疑胡应尧是否真的想镇压义军,耗费兵力从藤水和溯阳两地进攻,完全就是脑子进水,不提其中的路途艰险,即便能夺回藤水溯阳二地,待日后义军卷土重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再次攻占。

大费周章却只为伤其皮毛,若不是他此刻坐在两广总督府的大堂内,怕是要以为这是在义军巢穴。

施总兵琢磨了一下,此法确实可行,叛贼不仅抢占了银库,还劫掠的上百艘粮船,若能直入腹心,粮草问题自是不用愁。而且也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一旦攻下奇峰峡,再从远宁府分兵,顷刻间占据上风。

“好好好,此计甚妙!”施总兵大为赞赏,精神为之一振,终于有个能说人话的。

胡应尧没有吱声,他要的是短期内能带来捷报的胜仗,直入巢穴就意味着大动干戈,胜负亦是无法预料。

见此,李澈不再言语,指腹在身下这张黄花梨官帽椅上抚过,视线扫向廊下的鸟笼。

“都到这个了时辰,诸位也累了,不如先去用午饭,歇息片刻,过后我们再详谈。”

总督大人如此说了,其他人也都纷纷起身,随着书吏去用饭歇息。

总督府的书吏在前引路,将李澈带到了一间客房前,“府台大人在此稍作歇息,过会儿会有人来送饭菜。”

“有劳。”

“不敢,不敢。”

书吏弯着腰,推开了房门,“大人请。”

李澈走进房内,书吏从外面掩上了房门。

角落里立着一个五足圆香几,其上摆了只鎏金浮雕花卉纹三足铜炉,散发着幽幽香气。

李澈几步行至窗前,推开窗散了散味气,紧接着门外响起一串脚步声,一个女子从外边叩响了房门。

……

“都办好了?”胡士杰急急问道。

书吏连忙回道:“是,是,小人亲眼看着府台大人进去了,小姐也过去了,此时两人就在房里。”

胡士杰冷笑了两声,依着他的意思哪里会这么便宜了他,不过美人计也有美人计的好处,到时把人逮个现行,将把柄攥到手里,还不是让他往东就往东,让他往西就往西。

“香炉也都点上了?”送到嘴边的肉哪有不吃的道理,但谨慎起见,他还是询问了一句。

书吏回道:“都依照大少爷的吩咐办好了,用的凝露香。”香名听着雅致,却是实打实的媚药。

胡士杰满意地点点头,让书吏去那边盯着,自己趁晾了片刻,擡步去了内堂。

“你再说一遍,你干了什么?!”胡应尧听完胡士杰的话,青筋暴起,擡手就要打过去。

“爹!我也是想替您分忧啊!这未必是坏事,您想想,要是和卫国公府结成亲家,以后您就是他的岳丈,他自然得处处敬着您,哪里还会跟你作对。”胡士杰昨日挨了一顿臭骂,之后也明白过来为何父亲会如此大怒,眼下形势不好,朝廷里又派来这么个人,若不能拉成自己人,必会成为心腹大患。

胡士杰的话算是说到了胡应尧的心里去了,开弓没有回头箭,事情已经做下了,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t去,虽然太过草率鲁莽,但也未必不是个好法子,如此也算是先发制人。

“人在哪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