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黎明前的决策 - 天才谋事 - 钢琴师很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天才谋事 >

第62章黎明前的决策

敌军被击退后的清晨,南境城迎来了久违的安宁,但赵青衣和顾北辰都明白,这种平静是短暂的。站在城墙上,两人仔细观察着残破的战场,心中各有所思。

“这次胜利得益于我们精心的布防和敌人的轻敌。但下一次,他们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赵青衣的语气沉稳,眼中透着冷静的判断力。

顾北辰点了点头,“敌军的指挥官显然是经验不足,否则不可能轻易陷入我们的陷阱。他们会总结教训,下次的进攻将更为猛烈。”

“是的,”赵青衣转身,眺望着远方的天空,“所以我们必须抓住这短暂的时间,进一步加强防御。敌人不会轻易放弃南境。”

顾北辰沉思片刻,随后提议道:“我们应立即召开军事会议,总结这次战斗的经验教训,同时部署下一阶段的防御计划。时间紧迫,不能有任何松懈。”

赵青衣点头同意,两人立即返回城内,召集各部将领,开始商讨下一步的行动。

南境城的议事大厅内,赵青衣、顾北辰及各部将领围坐一堂,气氛紧张而凝重。桌上摆满了南境城及周边的地形图,墙上挂着各类战术图解,显得一片忙碌。

“各位,”赵青衣开口说道,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力量,“昨夜的战斗我们虽取得了胜利,但敌人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一定会迅速卷土重来,因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赵将军所言极是,”一名老将领附和道,“敌军的攻城器械虽然未能奏效,但他们的后备力量雄厚,若再度来袭,我们的压力将倍增。”

顾北辰沉吟片刻,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应当利用这段时间修补城墙上的破损部分,同时加固各处防御工事。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敌军来袭前,主动出击,骚扰他们的补给线,削弱他们的战斗力。”

“这是个好主意,”赵青衣点头表示认可,“主动出击可以打乱敌人的节奏,使他们难以组织起有效的进攻。我们还可以派出精锐的斥候,深入敌后,收集情报,掌握敌人的动向。”

“我愿意率领斥候队执行这项任务。”顾北辰果断地说道,显然对这一提议充满信心。

赵青衣没有犹豫,“好,顾将军,你负责带领斥候队,务必找到敌军的主力部队,并尽可能破坏他们的补给线。同时,我们城内的守军将继续加固防御,迎接下一场更为严峻的战斗。”

会议持续了几个时辰,各将领在赵青衣的指挥下制定了详细的防御和进攻计划。他们深知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因此每一步行动都精心策划,不容有失。

会议结束后,顾北辰立刻挑选了一支精锐的斥候队,人数不多,但全都是身手矫健、经验丰富的老兵。他们携带着轻便的武器和必要的生存装备,悄然离开南境城,向敌军方向进发。

夜色降临,斥候队在森林中穿行。顾北辰带领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敌军的巡逻,依靠他们丰富的经验,迅速靠近敌军的后方营地。

在一处隐蔽的高地上,顾北辰观察到了敌军的主力部队。他们正在紧锣密鼓地修整,显然是在为下一次进攻做准备。顾北辰眉头微皱,心中意识到敌人并没有被昨夜的失败打乱节奏,他们反而在加紧备战。

“敌军的物资供应点在那里。”顾北辰指向远处的一片帐篷区,那里堆放着大量的粮草和武器。他迅速制定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计划:夜袭敌军的补给线,烧毁他们的粮草,制造混乱。

斥候队在他的指挥下,迅速分成小队,悄无声息地向敌军的补给区渗透。他们利用夜色和地形的掩护,成功接近了目标。

“动手!”顾北辰一声令下,斥候们迅速点燃火把,将敌军的粮草堆引燃。顷刻间,熊熊烈火照亮了夜空,敌军的补给区陷入了一片火海。

敌军的士兵们仓皇应对,试图扑灭大火,但顾北辰早已带领斥候们撤离现场,继续向下一处目标进发。此次突袭行动不仅成功摧毁了敌军的大量补给,更加剧了他们的混乱,使得敌军指挥部一时间难以组织有效的反击。

与此同时,南境城内,赵青衣紧锣密鼓地指挥着城墙的修复和防御工事的加固。他明白敌军的下一次进攻将更加猛烈,因此必须未雨绸缪,做好万全准备。

他亲自巡视城墙,检查每一处防御设施的坚固性,并指导士兵们如何应对不同类型的攻城器械。同时,他还命令工匠们制造更多的防守器械,特别是弩炮和火油投掷器,以应对敌人的远程攻击。

赵青衣还派遣了多支巡逻队,在城外的树林中设伏,以防敌军再次尝试渗透。同时,城内的守军也时刻保持警戒,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赵青衣的严密部署使得南境城仿佛变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每一处细节都经过了反复推敲和调整。他深知战争的成败往往在于细节的处理,因此不容许有丝毫的懈怠。

就在赵青衣和顾北辰紧锣密鼓地准备之际,敌军指挥官也在对前一战的失利进行总结,并策划新的进攻策略。由于补给线遭到破坏,敌军不得不暂时放缓了进攻的节奏,但他们显然并未因此而放弃。

敌军指挥官决定采取一种新的策略:利用假装撤退的手段,引诱南境城的守军出城追击,进而在半路埋伏,发动突袭。他们计划利用这一计谋,来打破南境城的坚固防御。

“传令下去,准备撤退。”敌军指挥官冷冷地下达命令。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光芒,显然对这次计谋充满了信心。

敌军的撤退并未逃过赵青衣的眼睛。当探子回报敌军正在逐步撤离时,赵青衣眉头微皱,心中升起一丝疑虑。

“敌军会如此轻易撤退?”赵青衣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的敌军营地,陷入了沉思。他的直觉告诉他,这其中必有诡计。

“传令下去,全军戒备,不得轻举妄动。”赵青衣果断下达命令。他深知敌军指挥官并非泛泛之辈,这次撤退很可能是个陷阱。

然而,城内的士兵们并不完全理解赵青衣的谨慎。一些将领主张趁敌军撤退之际,发动追击,以一举击溃敌军,结束这场战争。

赵青衣却坚持己见,“敌人的撤退过于突然,我们不能贸然行动。若这真是一个陷阱,我们将陷入极大的被动。”

尽管将领们心存疑虑,但他们对赵青衣的指挥能力充满信任,最终选择遵从他的决策。全城守军继续保持高度警戒,密切关注敌军的动向。

随着时间的推移,敌军的撤退逐渐显现出一些端倪。他们并没有完全撤离,而是在城外不远处设下了多处伏兵,试图引诱南境城的守军出城追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