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首长有请,建造属于龙国的计算机
“听说现在电子管厂已经开始投产了?”
首长的这一问话让赵杰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点头汇报了起来。
“是,在蓉城电科所派出的专家指导下,工人们已经在试制电子管、二极管、电阻器、电容器、继电器这些电子元件。
预计再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我们能够实现部分电子元件的大规模量产了。
我们的雷达到时候就可以放开了生产,而且还可以供应民用市场。”
之前用在瞄-5型炮瞄雷达上的电子管等要么是小型生产线制造出来的,要么是从苏熊进口的。
所以这个电子管厂的建成对于龙国和赵杰来说都至关重要。
首长听着赵杰汇报的过程时不时的点下头。
“很不错嘛,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落成了电子管厂,而且都已经开始进行生产了。
你们西南的在电子技术领域已经领先于其他地区了。
那你应该也听说过美帝的埃尼阿克计算机吧?”
听到首长最后一句话后赵杰心中猛然一动,他已经明白首长此次找他的目的了。
“知道,是美帝宾夕法尼亚大学主导研究的世界上首台通用电子计算机。
由17468根电子管、7200个水晶二极管、70000个电阻器和10000个电容器组成,重量30吨,占地面积170平方米。
它诞生之后每秒都可以进行5000次的加法运算或者400次的乘法运算,是手工运算速度的20万倍。”
对于赵杰如数家珍说出这台计算机的这些数据,首长并没有感觉到意外。
“是啊,是手工运算速度的20万倍,清华大学数学系的主任华罗庚同志给我写了一份报告,说的就是这台计算机。
他也想要造出属于我们龙国自己的计算机,并希望龙国在计算机这条新赛道上,能够追赶上欧美国家的步伐。
不知道我们无所不能的赵杰同志,是否能够承担这个任务,和华罗庚同志一起研制出属于我们龙国的通用电子计算机?”
首长说到最后,还和赵杰开起了玩笑。
不过在高层眼中,赵杰的确是无所不能。
武器设计、抗生素制造、电子雷达、金属材料工艺、机械工程等等领域完全是属于不相通的存在。
然而赵杰在这些领域全都精通。
101厂、江北机械厂、蓉城制药厂、蓉城电科所、蓉城金属材料研究所、蓉城一机厂、西南一重等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些工厂的技术基本上都达到了国际主流水平,甚至在某些领域还有所超越。
这不就说明赵杰的是一名全能型的天才,几乎没有什么领域是不懂的。
这也让首长第一次知道原来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居然如此之大。
也正是因为如此,首长也默认赵杰精通这个领域。
毕竟当前最先进的微波雷达都能够设计出来。
“果然!”
华老今年才从鹰酱归国,没想到现在就向首长提出制造电子计算机。
估摸着也是看到了西南电子管厂的落成,所以看到了制造电子计算机的希望。
不过电子计算机这个领域的确必须要赶上。
在他的计划中,他其实更想等到晶体管造出来了,直接一步到位制造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不仅在体积、功耗、故障率等方面大幅度减少,而且运算速度、精确度等方面提升幅度都非常大。
这才是龙国真正需要的超级计算机。
到时候无论是气动布局、风洞设计,还是核武研究、弹道计算等各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帮助。
不过现在首长已经提出了这个建议,赵杰便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完全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建立起龙国的电子计算机工业和计算机人才培育体系,之后再研制晶体管计算机的时候,将会方便很多。
“对于电子计算机,我的确有些想法。
不过我也只能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主要还是以华罗庚同志他们为主导。”
他不可能将所有精力都放到电子计算机的研究上,也不可能为了电子计算机就离开目前的工作岗位。
毕竟接下来对于龙国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打赢这场抗美援朝战争。
他需要给志愿军研制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
当然这并不是说明电子计算机不重要,根据现实情况,凡事都有先后顺序。
赵杰的回答还是给了首长不小的惊喜,没想到赵杰还真的精通电子计算机。
他说有一些想法。
以他对于这些科研人员的了解,说出这句话就说明他的想法非常多。
“好,我后续会让华罗庚同志与你联系,能不能造出龙国自己的计算机,就靠你们了。”
首长很忙很忙,赵杰很快就离开了办公室,乘坐火车返回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