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故事 - 队长请遵医嘱 - 符合可逆反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队长请遵医嘱 >

第9章故事

她小时候学过乒乓球,但也仅仅是学过,并不打算走职业路线,只是作为一个兴趣爱好,外加可以强身健体。

她父亲在体育总局工作,于是放假的时候她常常跟着去上班,顺便在乒乓球馆里观看一些专业选手的练习,运气好的话也会受到几个冠军的指导。

那年她11岁,在乒乓球北京队的训练馆里,遇到了13岁的凌舟。

一开始她甚至没有注意到角落里这个瘦小的男孩,只全神贯注地盯着球桌前队员们的动作。

直到队内资历深的老队员朝她这边喊:“凌舟,拿几瓶水过来!”

她一转头,便看见小男孩已经抱着几瓶水跑过去了。

那是2l的矿泉水。

队员们非但不感激,还推搡了他几下。

小孩子对情感的感知其实很敏锐,尤其是恶意。

时夏懵懵懂懂,但也知道这种行为是恶劣的。

小男孩回到场边时,她主动上前搭话:“你叫什么名字?”

“凌舟。”

“怎么写?”

凌舟抓住她的手,用食指在她手心,一笔一划写下自己的名字。

凌舟……

时夏轻声念。

“你呢?”

时夏的眼睛转了转,“我不告诉你。”

她最怕别人一听到她的名字,就会把她的姓氏和爸爸联系在一起。

凌舟并没有追问,“你也在这里训练吗?我没有见过你。”

“偶尔。”

大大的球馆,小小的两个人靠在一起。

她问:“他们平时也这么对你吗?”

凌舟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只是笑了笑,笑意淡若清风。

他笑起来的时候眼睛弯弯,时夏却敏感地从他的眼里捕捉到某些难言的日月。

回家后她和爸爸提过这件事,从那之后,凌舟在队内的待遇好了不少,很少再有老队员苛待新队员的事情发生。

后来她又去过几次训练馆,偶尔能看到凌舟在训练。

她学习乒乓球时间不长,又没有定性,只是囫囵吞枣。凌舟没有因为自己打得好而看不起她,从来都是对着她温柔地笑:“我教你吧。”

他耐心地教她基础的步伐,更进阶的,还有一些实用的技术。

孩子的世界很小,那时,在时夏的眼里,他是世界上打乒乓球打得最好的人。

她心里是这么想的,嘴上当然也是这么说的。

凌舟仍然只是笑,但那笑容里比起初遇时又多了些坚韧和向往,眼底漾开星星点点的光。

“现在还不是。”

但以后会是的。

凌舟也曾邀请她去看他的比赛,时夏去了,那次他在少年组,把比他高了一个头的对手打得很惨。

领奖的时候,凌舟小小一只,和同龄人站在一起实在显得有些弱不禁风,可他的笑容、他的眼神,分明写着“我想赢”,让人难以忽视他的强大。

过了不久,凌舟去了国家二队,然后很快升到国家一队,逐渐开始出战世界大赛,成为世界冠军,打响自己的名号。

两个人从此没有再见过面。

步入中学时代,逐渐繁忙的学业让时夏不得不搁置乒乓球,但她对凌舟的关注从未中断。

也许正是因为年少时遇到了这么优秀、强大而又温柔的人,只懵懂时晃了一眼,但余下的日子高低长短都只念着一个人的名姓。

只要凌舟有比赛,只要时夏有空,她都会去现场,就像在场的无数普通观众、球迷一样,给他加油、为他呐喊。

与其说她看着凌舟成长,不如说他们是共同成长的。他从瘦弱而青涩的小男孩逐渐成长为强大而成熟的队长,而她也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把知识握在自己手里。

后来也就创建了微博账号,支持他、宣传他、记录他,希望大家都能看到这样优秀的运动员。

她想,远远地注视他就好,看他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自己的梦想奔跑。

那时她才知道,原来可以有这样一个人,你光是注视着他,就觉得特别美好,特别满足。

直到有一天,她在网上看到新闻,说他的左腿膝盖钙化,偶尔会疼痛。

她了解膝盖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有多么重要,刚刚高考完的她,义无反顾地报考了运动康复学。周围有人劝她说,学医太难,耗时太长,女孩子学康复学很难找工作,诸如此类,她一概不理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