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偷懒
冬训照常进行,陆陆续续有媒体来训练馆拍摄训练情况和采访运动员、教练,而身为男队队长,又是如今国民关注度最高的凌舟,自然是记者们采访的最佳目标。
凌舟刚结束一轮训练,回到场边擦汗,就有一位电视台记者上前询问他能否接受采访。
“可以。”凌舟慢条斯理地擦了擦额前的汗,看了眼镜头,随后微微俯身认真地看着记者,等待她提问。
凌舟有一双很漂亮的桃花眼,本该深情的墨色眸子看人时却总是掺着淡淡冷意,而他的微笑又恰好冲淡了他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给人一种温和亲切好接触的感觉。
凌舟从小就喜欢笑,只是当上男队队长后,肩上担负的责任变多了,很多时候他不得不展现出冷静沉着的一面。
因为他深知,作为队伍的核心人物,自己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稳住队友们的情绪和心态。
而在接受采访时,他是国家队的门面,更需要拿出专业严谨的态度。
记者递上话筒,“开始冬训已经三天了,在这边还适应吗?”
“在这儿因为比较暖和,肯定比在北京的时候舒服点儿。”凌舟回答道。
“今年冬训的重点是什么呢?”
凌舟歪头认真想了想,才开口回答,“我的话……主要是优化一些技战术的细节方面,还有体能这一块儿也是需要加强的。”
“过去的一年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其实每一天训练对于我来说都有新的收获,但这一年最大的收获可能还是在世锦赛上突破了自己吧。”凌舟不急不缓地说,温和地弯了弯唇角,“冬训是过去一年的总结,更是新一年的开始,同样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来去迎接新的比赛。”
“好的,谢谢舟队。舟队训练加油!”记者给他比了个“加油”的手势,看凌舟微微颔首,她便兴高采烈地去别的球台采访其他运动员了。
刚刚在一旁躲镜头的时夏这才凑上前,戳戳他结实的手臂——别说,还怪有弹性。
“你今晚来我这儿治疗,别加练了啊。”
“收到。”凌舟被她戳得有些痒,憋了憋笑,应道。
那双平静的黑眸此时终于染上柔和而明亮的笑意。
文砚刚换完衣服回来,看刚才等在场边的记者已经走了,顿时松了口气。
他不像他师兄,他这人嘴在前面飞脑子在后面追,平时说话就直来直去的,特容易得罪人,也没少被骂,用宋指的话来说他就是缺心眼儿。
久而久之他便开始避免独自接受采访——至少得有个人在旁边把他嘴巴的门给把住。
所以刚刚一结束训练他就随便抓了件衣服去更衣室换,磨磨蹭蹭了大半天这才回来。
一回来就看到这俩人笑着聊天,文砚心说早知道就不这么快回来了。
“时医生,你的实习生怎么没来?”文砚凑过去,找了个凌舟不喜欢的话题。
“今天韩意松治疗,我让他去学一下。”时夏回答道。
冬训开始了,韩意松也终于恢复训练,不过现在还是以康复治疗和轻度运动为主,等情况稳定下来才能慢慢加强度。
负责韩意松的是队里另外一名资历深厚的队医陈境博士,对于中医疗法颇有研究,时夏便让官宸去学一下大师课。
——毕竟她以前也去偷学了不少。
陈境和她的导师黄泽清在读博时便是同门师兄弟,关系一直不错,黄泽清一句“好好照顾我的学生”,陈境便一直很关照她,有讲座或外出学习的机会都会优先告诉她。
但主要原因还是时夏足够优秀——单从学业水平上来看她就已经可以从同年龄的人中脱颖而出,更何况她在读硕期间发表了不少论文,大都关于膝盖钙化与中医学治疗,所以他对这位自己师兄的亲学生格外重视。
在时夏从北京队调来国家队之前,一直是他在治疗凌舟的膝盖,可他毕竟不是专门负责凌舟的队医,而且他擅长的是腰部、肩膀的治疗,队里终究还是要为凌舟找一名专业的队医。
队医组看了很多论文,托了很多关系问,于是他们找上了时夏。好巧不巧,她是陈境同门师兄的学生,他不得不感叹一句世界真小,天才却又这么多。
年轻人的思维活跃,想法又新颖,时夏进入国家队以来的确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这次韩意松的治疗方案也有她的一份功劳。
所以对于她偷懒把自己手下的实习生塞到他这儿来学习这件事,陈境也没什么意见。
官宸来的时候,陈境抬眸看他一眼,问:“官宸?时夏让你来的?”
见对方点头,陈境便让他随便坐,等韩意松来。
官宸理了理自己的外套,乖巧地坐下,观察着房间内的布置。
陈境的办公室和时夏的差不太多,除了治疗用具就是各种资料,在桌面上堆得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