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79章
观裕园的事儿止于张嬷嬷,完全不会传到李璟耳中。而这夜,高季兴醉汹汹的回到观裕园,根本不知道白汶娘身体不适。
“姑母,平津侯那里来信,说人已经控制住了。”李淼将手里的信笺交给李璟。
李璟打开信笺,看了看上面的内容。“比起你三皇叔,卫王行事一向谨慎,这次若非是泰王冒进。也不会逼着卫王提早亮出了潜伏在东南边军的底牌。如今那些人都已经被平津侯控制,卫王想要控制东南便已是妄想。”
“这些日子,几位皇叔动作频频,万一他们真的做出什么……”李淼心里有些不安。
李璟轻笑着问:“可是害怕?”
李淼忙是摇头,道:“不怕,只是担心。”皇祖父身体日渐衰弱,即便是姑母严控太医院,可皇祖父的状态已经是掩藏不住了。几位皇叔蠢蠢欲动,朝堂上的气氛也愈加的争锋相对。
“无需担心。”李璟将那信笺丢进一旁的炭盆中。“他们暂时还分不出心思放在我们这里。”
李淼一脸不解,姑母这几年的经营,在朝堂之上已然有了与几位皇叔势均力敌之势。而有些事情他们明白,那几个皇叔自然也能察觉到。
在成定局之前,他们怎么可能放得过姑母和他?
而等两日之后的大朝,李淼终于明白李璟为何会这样说了。看着朝堂上众人的震惊、激动、嫉妒……李淼唇角微动,高声说了一声:“遵旨。”
待下了朝,李淼走到滕王李则轩面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侄儿,给三皇叔道贺。”
刚得了册封太子召的李则轩对看不顺眼的李淼也慈眉善目起来,一脸兴奋的他拍了拍李淼的肩,想着曾经的揣测,李则轩笑的更加开心了。
即便是有邵阳护着又如何?父皇怎么可能会越过他们几个儿子,选一个皇孙继位?李则轩余光扫过卫王李则琪离开的背影,更是得意。
皇帝突然下旨立储,引起了不少的震动。滕王母族高贵,立他为储倒也合乎情理。只是前面还有一个卫王在,除去母族比着滕王略低,卫王无论在长幼还是政绩和威望都要比滕王占优势。
原本朝堂上是几位皇子相互制衡,如今滕王得了太子之位,卫王定然不服,朝堂定会大乱。就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卫、腾两位皇子身上的时候,没有人发现邵阳长公主一系在这件事上,竟然没有一个人出声。
-
北境·镇北军大营
“老大,京都那里怎么说?”秦山见着姜文正将京都送来的信丢进火盆,忙是问道。
姜文正轻笑道:“告诉马参将从今天起,但凡京都来人都好好招待着。”
秦山一愣。“老大,这、这……”秦山是个莽汉,却也不是个蠢人。
他们镇北军两任将军把那位太子殿下和卫王可是得罪透了。无论是谁上位,他们镇北军都将会面对大难。
而目前唯一能够保全镇北军的,也只有京都里的那位贵人了。可如今陛下突然立储,朝堂形势反而更加严峻。
他们镇北军该何去何从?
“老大,眼瞧着那位贵人势力如日中天,陛下这一立储,日后她还能落得好?”秦山低声嘀咕着。“皇帝重恩,日后怕是成了重罪。”
姜文正看了他一眼,笑道:“贵人的事儿用不得咱们操心。我们身为守将,要做的就是守卫好北境边关。”
秦山闻言,两手一叉,摇着脑袋叹着:“老大这官气儿是越来越足了。”
“行了,别装相了。”姜文正将桌上的一本军报丢给秦山。“今年来的督军可是咱们新上任的太子殿下的亲信,这次就由你来招待了。马参将媳妇眼瞧着又要生了,营里的事儿你多上点心。”
“老马这都三儿子了,啧!”秦山手忙脚乱的接住那军报,打开一看,见上面写着的名字,忍不住骂道:“这还是老熟人了?老大,他上次来咱们这儿没得好,这次咱们就算是伏低做小,他也不会放过我们镇北军啊!”
“放心,这次他是有求我们。”姜文正对即将到来的督军并没有放在心上。
有了姜文正的话,秦山心里也有了谱。就算老大和他一样都是泥腿子出身,京都里的事儿搞不明白,不是还有余将军在吗?他可不信余将军回了京都就不管他们镇北军了。
只是秦山不知道的是,余千里自会京都之后,便整日养马逗鸟,对朝堂之事全不在意。姜文正知道他是不想让自己对镇北军再有影响,而这几年储位之争愈演愈烈,即便是余千里回到了京都,也难以打消他们想要染指镇北军的意图。所以,除了年尾给余千里送年礼之外,书信来往也很少。
今次皇帝立太子,几方势力争斗会更加严峻,姜文正又怎么可能主动去搅扰余千里?他派人走暗线给余千里传信,让余千里千万莫要因为镇北军而受他人所挟。
余千里传了口信,仅“知道了”三个字。
京都皇城·翊宣宫
“太子派了亲信去了北境,那位兵部侍郎之前和姜将军有过冲突,这次姜将军怕是要吃些苦头了。”柳儿有些忍不住叹着。
看完今天的《政务概要》,让刘玉送回去之后,李璟起身走到圆桌边坐下。“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督军,姜文正有办法对付。何况……”李璟顿了顿,轻笑道:“你觉得我这位太子兄长屁股都还没有坐稳,便急吼吼的以督军之名派亲信去各处,我那位二皇兄为什么没有上书弹劾?”
跟了李璟这么久,柳儿多多少少对朝堂之事也有了一定的敏锐度,她想了想,恍然道:“殿下,难不成太子那些亲信里有卫王的人?”
李璟没有说话,但唇角的笑意却是给了柳儿答案。
柳儿不解。“可是殿下,这柳儿都能想到,太子难道不会发觉吗?”
“新晋太子,众望所归。即便是发现不妥又能如何?太子殿下胸有丘壑,自是认为零星的几人影响不了大局。”李璟吃完手里的点心,端起茶碗抿了一口清茶。
“而他身边的人又怎么可能在这种烈火烹油、繁花似锦的大好形势下,泼太子殿下的冷水,特意去提醒其中的利害呢!更何况他怕是还觉得,能让卫王闭嘴不去弹劾,省了事儿。”
柳儿秀眉微簇t,更是不解。“卫王殿下不去弹劾,难道陛下就不知道了吗?”
“谁知道呢!”李璟轻笑着,没有正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