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此战留俘,降者遣归乡……
第129章此战留俘,降者遣归乡……
不叙闲事,就像先前在北都的习惯那样,崔殊给韩小六掰开揉碎了讲辽东的局势。
坦白来说,姜命干得很好,崔殊自己知道自己,他也许可以在某些方面比姜造化做得更好,但他没有那份把民生放在第一位,把什么事都做到谨慎细致的耐心。他坐在这儿只是因为林一手底下能用的人太少了,不得不把屠龙刀拿来切葱花。
姜命当然也不是用来切葱花的,他分管辽东属实是有一些屈才,别的不说,光是农耕这一块儿就做得极好,几乎完全过渡了林一带来的三样新种和老五谷,各县各村适合种什么就分配什么种子,甚至顺带手平衡了物价。
去岁闹得那么大的蝗灾,辽东同样被波及,只是相比起辽t西的惨淡,辽东靠着埋在地下的土豆撑了过来,还支援了隔壁的辽西,两郡今年冬季都没有怎么饿死人。
“得必有失,姜兄出身辽西郡姜氏分支,辽西郡望姜氏,底下人心本就不大稳当,辽东辽西都是姜氏郡守,对辽西世族而言,天然不信任姜命,换上我来,也是一饮一啄。”
崔殊解释了一通,对韩小六来说耳朵一过罢了,他捧着一碗苞米粥稀溜溜地喝着,知道按照崔殊的习惯,很快就要到正题。
正题来了。
崔殊从桌柜里开锁,取出林一绘制的辽东周边图,真的只是周边,一侧是海,一侧是海对过的胶东半岛,然后是隔壁的辽西郡,精确到各县各村,崔殊指点道:“辽西重镇也,设有两名都尉,一在柳城,西部都尉驻防辽河中游渡口,一在交黎,东部都尉护卫北山区通道,大凌河谷与医巫闾山关隘,想要打辽西,避不开这两处都尉。”
韩小六点点头,他对地图很敏锐,辽西当初设置两处都尉的原因就是这个,倘若有敌自辽西来攻,就算辽西陷落,守住这两处要道,辽东一时无碍,但是当初设立这两处都尉府的人大概也没想过,会是辽东这边来打辽西。
崔殊却忽然话锋一转,“强攻虽可,但智取更佳,西部都尉陈律,我与他书信来往有一段时日了,如今天下变局,他认为跟着姜氏混没什么前程,承诺若我们来攻,他配合我们取下东部都尉军。”
韩小六疑惑道:“可是辽东这边,没什么能给他更进一步的官职吧?”
辽西都尉平换辽东都尉?听上去咋那么奇怪呢?而且他这趟来不就是来任辽东都尉的?这位置难不成还要竞争上岗?
崔殊摆摆手,“辽东给不了,主君能给,或者说未来的主君能给,小六你不懂,这就是世家的投资策略。往后我们再也不是打那些野人部落了,你要习惯,每次战事之后必然有人投诚,而有远见的世族会在战事之前就来投,这都是很正常的事。”
韩小六懂了,琢磨了一下说道:“就像军师的崔氏,假如可敦打到范阳,其他世族可能就宰了,但是遇到了崔氏,肯定就不会宰了,战后崔氏没准能在范阳一家独大。”
崔殊捋了一下他的鲶鱼须须,微笑着说道:“小六啊,再教你世家的一套规矩。”
韩小六茫然。
崔殊暴起,把他按在书桌上痛打,一边打一边说:“有些事能做不能说,说出来不会显得多高明,什么叫崔氏能在范阳一家独大,我们本来就……”
韩小六被掐得吐舌头,还是不能理解,“可是军师上次还说,范阳卢氏也很厉害的。”
崔殊放开他,两手一摊,坐了回去,“所以他们也会投资,但不会投资主君了,天下乱世将至,世族也有自己的算盘,最次是保家族火种不灭,最上者,想要于新朝世世代代扎根繁衍。”
这是生存啊。
世族换个名头,叫做宗族,哪有世族是真的和平民贱庶是割裂的呢?一个大世族传承千年下来,一个郡中同姓的,哪个千年前不是一个祖宗。也许千年前同祖,千年后他坐堂前听小曲,你跪堂下弹琵琶,但世族正是庇佑一个姓氏在当地枝繁叶茂的力量,或者说因为这个世族枝繁叶茂,才有主支做大做强。
对一个郡来说,失去头上的世族,真不一定是好事,他们很可能失去了宗族向上的渠道,也失去了发声的机会。崔殊是真的不理解林一为什么如此抗拒世族,或者说,没有世族,她准备用什么呢?寒门和世族只是有钱和没钱区别罢了,寒门同样是贵姓之子。
远在胶东的呼兰霍兰遭遇了同样的困境。
胶东世族多,胶东郡和东莱族的世族加起来大大小小六十多家是有的,除了东莱王和胶东王之外,两郡各有六家中等世族,其余的小世族和寒门占据了胶东半岛七成的良田。
崔元是外来户,他能在很短时间内整合胶东郡的势力,其实是说服了世家投诚的结果,苏起更是本地世族的代表。林一走前是杀了一些世家子,但要不就是南约那种犯了事的,要不就是姚家这种养活鬼王的,砍的人数是挺多。但是吧,剩余的人更多,也有很多世族人家家风是清正的,子弟是温文尔雅不作奸犯科的,胶东半岛这情况和辽东不能一概而论,甚至和雍西四郡也不能相比。
呼兰霍兰是名义上的郡守,两人给他打下手是做左右郡丞,都尉还是由呼兰霍兰兼任,而实际上,霍兰干的就是都尉的活计。
他每天带着甄及和土匪们还有郡中良家子恶少年等组成的杂合军训练,其余的事不管,主要是林一也没想好该拿胶东半岛的这些世族怎么办。崔元有一天夜晚来找呼兰霍兰,谈了大半夜,因为崔元本身就有一些爱开玩笑,而且他不和女子开玩笑,这就造成了名声上头有一点……总之第二天,军中看呼兰霍兰的眼神就有一些不对。
恶少年宋康乐自那天跟着林一打即墨之后,就一腔热血踊跃报名参军。他家是即墨县城的,自小吃得饱穿得暖,别说和那些海飘子比了,就是拎到雪域上也算一个大高个,所以很快就干到了小队长的位置。他年纪轻,底下人也愿意和他亲近,今早一到校场,就有人叽叽咕咕和他说了昨晚的八卦。
呼兰霍兰来到校场时,天色还很早,他顺手拍了一下宋康乐的脊背,“聊什么,眉飞色舞的,去训……”
话没说完,宋康乐像个被猎狗追逐的兔子,猛然朝前窜了一大截,回头一脸的惊恐。
呼兰霍兰陷入沉思,他又更加吓人了吗?
胶东半岛的都尉驻军所在,被林一设置在了掖县,这在她看来才是胶东半岛命脉要冲所在之地,呼兰霍兰就在此地练兵巡兵,其他别的什么事都不管,当然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事情找上他是肯定的。
江东王陆行!
早在江东联盟成立之初,各家就支援了陆行一部分私兵,组成了江东联盟军,这些军士由各自的家族出一半军饷,剩下的都是陆家供养,虽然一年半载养得起,可是不出去搞搞地盘,那要来军队是做什么的?
在陆行的算计里,他要的可不止是江东这点地方,而是要以江东为基础,打下青徐扬,天下九州他要划拉三分之一在手的,联盟军成立没多久,他就直取淮北,一路至海西县,所向披靡几乎没有遇到过像样的抵抗。
属于魏朝守军的部分,早以孤立无援多时,一击即溃,朝廷的信誉在被雪域人打了辽东,又下雍西时,却没有出一次兵时就已经耗损殆尽,地方上,土皇帝大过天,何况江东王的背后乃是江东六郡十三家大世族,底下又有几百家中小世族,这可能是目前最强大的割据势力了。
陆行在取了海西县后,信心也大增,将视线投向了琅琊郡,琅琊郡非常痛快地投了,因为当地几家大世族凑在一起盘算了一下,未来天下,自家门下,并没有志在天下之人,而且成事者王,败事者死,越是大世族越不敢赌这个,投一位成事希望很大的王远比一郡独立,成为周边势力的逐鹿场更划算。
轻取琅琊郡后,江东王的声势更壮大,陆行的目光,对准了胶东半岛。
四月末,呼兰霍兰留兵五千在掖县,再从掖县调兵至高密,江东王陆行集兵于琅琊,双方预备陈兵于石泉,大战一触即发。
其实呼兰霍兰也搞不懂,这位江东王在想什么,打仗这种事,林一一向都是来骗来偷袭,绝对不讲武德,成果也相当显著,而陆行一路浩浩荡荡大军过境,摆出的架势比皇帝巡逻都要足,这只能令一些世族低头,真要打硬仗,还要这么玩的吗?
这个……陆行还没想过胶东半岛这种世族遍地,最近只是被泥腿子海飘子占据的地方,能有啥硬仗打。
林一已经一个月没有来胶东了,上次她说翅膀上的羽毛褪掉不少,飞行有些吃力了,可能要等几个月才能长齐,然后就是整整一个月的等待。
呼兰霍兰把六尺长刀插在地面上,对身边的将领吩咐道:“通知下去,此战留俘,降者遣归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