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⑥
36
闻人珄拧着眉头,站在原地没动。
“先生。”张错唤他。
闻人珄:“可是你......”
“没关系的。”沉默了一阵的老太君突然说,“闻人先生请放心。”
“嗯?”闻人珄转头看她。
老太君温和地解释道:“想来张错有些不舒服,是因为我这棵老藤树。”
“老藤树?”闻人珄擡头看看藤树。
“没错。”老太君点头,“我这棵藤树比先生那棵鬼藤多活了几十年,且不同与鬼藤的是,我这棵藤自小长在寒鸦山顶,吸灵气而生,有点辟邪驱鬼的作用。”
老太君:“我说一句,先生莫要怪罪。张错并非邪祟,但他是死魂灵。死魂灵,便是这人间的鬼。”
老太君:“是以,我这棵藤树,可能会让他有些不舒服。”
“是这样吗?”闻人珄放松了些。
他问张错:“阿错,要不你先出去?”
张错立刻摇头,不愿意。
“但你不舒服。”闻人珄啧一声,想了想,竟预备张嘴让老太君换个地方。
而没等他开口,老太君突然说:“我有办法。”
老太君似是知道闻人珄的想法,便对闻人珄说:“我里屋也有些藤条,所以还是我来给张错调解一番比较合适。”
老太君说着,朝张错招招手:“张错,过来一下。”
闻人珄点点头,和张错对上视线:“去吧。”
张错走到老太君跟前,单膝跪地。
老太君还温和地笑着,她捉起张错一只手,在他虎口处不知什么穴位上用力按压,按压大概十几次,然后松开张错的手,从怀里掏出一个药瓶。
老太君将一颗红色的药丸倒进手中,递给张错:“吃下,调理气血,恢复元气,对你的旧伤也有好处。”
“多谢、老太君。”张错低声说。他拿过药丸,吞了下去。
也是奇妙。张错被老太君捏了两下,又喂了颗药,不过几分钟的功夫,脸色就好转很多,嘴唇也红润回来。
闻人珄终于放下心,称赞道:“老太君真是妙手,多谢。”
“先生过誉了。”老太君笑笑,“那我们继续解卦?”
“好。”闻人珄说。
张错起身,站回闻人珄身后。
闻人珄拿起茶壶,将老太君和自己的茶杯分别满上。
老太君:“刚才,我和先生提到巫族的源头。既然先生不知道,那我就据我所察,和先生简单说一说。”
闻人珄:“您请。”
老太君:“相传,天地混沌初开之时,天神常常下界,而后来人类繁衍兴盛,为保三界平衡,天神便很少入人间了。”
老太君:“然,人是血肉之躯,心有嗔痴怨念,人间最是薄弱,凶煞邪祟作恶最多。为此,天神会遣派先圣入世,护佑人间。”
老太君:“比如我们神农,比如你们巫族。赶尸族也有相似的秘辛。而这苍茫大地上,或者还有许多零零散散的高人。大千世界,得道者行道。”
闻人珄合时宜地问:“那我们巫族是来自哪位先圣?”
“巫族是最为强大的部族,这是因为,巫族的源头比先圣要厉害得多。”老太君笑说,“传说中,巫族的力量,是战神火凤凰赐下的。”
“火凤凰?”
“凤凰浴火重生,传说火凤名为丹乌,是天上的不灭战神。”老太君说,“千百年前人间曾有大劫难,丹乌救世之后,不忍人间战乱苦楚,曾赐予刑火为巫,庇护人间。”
老太君:“同时,丹乌还留下一滴血泪作为承诺。若人间再面临危难,只要世人心存善念,感念天地,天神便会重临,救万民于水火。”
“血泪?丹乌?好像神话故事......”闻人珄转脸问张错,“你听说过吗?”
张错垂下眼,淡淡地说:“不曾。”
“先生,前路艰险不假。”老太君说,“卦象虽扑朔迷离,却并非死局。”
老太君正色道:“非吉,也非大凶。心怀大义者不负天地,天地亦不负他。人心向善,神明终究不会放弃世人。”
闻人珄皱了皱脸,听得头疼。他大抵是没什么慧根了。
不过能听出来的,是鸣沙山那封印未必无解,至于怎么解,貌似——事在人为?
老太君多有话语不详,但也不是没有收获。起码闻人珄知道自己的刑火用不了,是因为自己魂魄不全。也知道巫族的刑火,传说是那九天上的火凤凰所赐。
“先生。”老太君轻轻抚摸着龟壳上的斑驳痕迹,擡起头对闻人珄说,“老身能力有限,天命难勘,只能帮先生这么多了。”
她话音落下,龟壳蓦然灵光一闪,那上头的裂痕竟在一瞬间全部消失不见,灵龟壳完好如初!
而再看老太君,闻人珄惊讶地发现,老太君好像更苍老了一些。她仍是面善,目光清明,神色温和,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但皮肤暗了一些,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
闻人珄心下一动——灵龟卜卦,损耗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