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得子宸瑢
元珏帝也没想到最初听到母子俩想法的时候,自己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觉得荒唐,反而是下意识觉得是有原因的,这么想也就这么问了出来。
容与的回答,元珏帝直到闭眼的那日都还记得。
她说,此生不盼着孩子们大富大贵,只愿他们平安喜乐一生,能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儿,到黄泉路上喝那碗孟婆汤的时候也能无悔说做了她的孩子。
也希望孩子们也能无悔叫了他一声父皇。
荒谬吗?在一个帝王看来的确是有些的。
可是元珏帝最后还是妥协了,因为容与最后那句:那是宸璜想要的。
他是个帝王没错,但同样也是个父亲。
妥协这种东西很玄乎,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或许从多年前在容木斋他对容与的小放肆采取妥协的态度开始,一切都不一样了。
后来容与窝在元珏帝的怀里没再开口,感觉到身旁人胸腔里的有力的跳动,这一刻是感激他的。
但似乎也有什么在心里慢慢滋生,如果她想要走得更远呢?
......
元珏九年大选,后宫没有添新人。
倒是宸理,不仅被指派了两个指引娘子,也定下了正妻,因着他只是个普通宗室,妻子娘家势力一般,不过这孩子也喜滋滋地跑去未央宫给元珏帝这个皇伯伯磕头谢恩。
虽然没爵位,但皇伯伯赐下的宅子地段相当好,反正靠着和亲王这个父亲是绝对不会有的,至于和亲王妃更是算了吧,生母尚在的庶子哪能和嫡母真的和睦?
反正现在宸理就等着和亲王这个亲爹什么时候那个啥了,将母妃接出来享福。
可是看着和亲王活蹦乱跳,府里孩子一个接一个,宸理觉得那一天还有的等。
在朝堂看来,宸理说白了就是个普通宗室,和亲王的爵位跟他也没关系,日后出息了或许能得个将军勋爵,但是定亲王没被赐下指引宫女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元珏帝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的脾气是不是太好了?怎么那些朝臣一点都不怕自己呢,谈论起自己儿子的后院那是毫无顾忌,就像是自己家一样。
虽然他一直鼓励这些老家伙积极谏言,但这也不包括自己儿子榻上躺没躺女子吧?
元珏帝觉得有必要让他们正视一下自己的威严了,看着下面的一个御史滔滔不绝刚想开口骂人,一个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的人站出来。
陈太傅。
要说对于定亲王没有指引宫女最开心的莫过于陈太傅了,他就知道自己教出的学生那绝对是跟自己一条心的!
要不是说人都是双标的呢,陈太傅自己也是有妾室的,但是他要求女婿在自己女儿诞下嫡出孩子以后才能纳妾,到了孙女这里,所嫁之人是皇子,他是不敢直接这般要求的。
所以听说了元珏帝的决定,陈太傅当即撕了写到一半的辞官奏折,换了一本赞扬帝威的,洋洋洒洒厚厚一本,简直用了毕生功力,不爱学习的大宝贝在陈太傅笔下也成了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元珏帝表示还算满意,陈侍卫这个“未来岳丈”甚至还被元珏帝拉去未央宫小酌了几杯,期间元珏帝喝得稍微有点高,无意间透露了此事是哲贵妃提起的。
工具人陈侍卫回了府将与帝王的对话原原本本报给了陈太傅。
陈太傅醍醐灌顶,当即又写了一本奏折,隐晦赞扬那位深藏功与名的哲贵妃。
元珏帝愈发满意,大手笔赏赐了不少东西,陈太傅表示他还可以再为朝廷奋斗二十年!
“父亲,您不是说定亲王顽劣,静姝日会受委屈?”陈侍卫也深受大宝贝的荼毒,对此深感担忧。
“胡说!你个孽子,老夫什么时候说过这话?定亲王多好的孩子,你滚一边去!”陈太傅恼羞成怒要打儿子,但是老胳膊老腿追不上......
所以如此“喜爱”大宝贝的陈太傅这种时候为元珏帝身先立足,仗着下面大多数官员都是自己的学生,舌战群儒,凭借一己之力让那些御史说不出一句话。
嗯,这样的早朝,朕很喜欢。
陈太傅表达衷心的方式不仅是上奏折,还有在尚书房对大宝贝的态度格外和蔼。
在大宝贝不知多少次坐不住一个劲儿扭的时候,陈太傅出乎意料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一旁马上要娶妻却依旧被压着读书的宸理有样学样,也不安分了。
“宸理殿下,若是有什么不懂,下课后可以问老夫,不要打扰旁人。”铁面无私陈太傅。
宸理看着终于找到舒服姿势开始偷看兵书的大堂弟,一言难尽。
算了,谁让亲爹不争气呢。
<tt_keyword_addata-title="食品饮料"data-tag="精品推荐"data-type="1"data-value="1903"></tt_keyword_ad>元珏九年十一月,和亲王庶长子宸理封三品安东将军,搬至将军府。
十二月,安东将军于将军府大婚;同月,馨妃(苏)于安福宫诞下一子,帝赐名宸瑢。
馨妃也成了继栖容宫哲贵妃之后第二个有两子的宫妃,下面那些小妃嫔纷纷示好投诚。
这也是后宫的生存法则,在帝王明显无意的时候,依附高位妃嫔寻求庇护是最好的选择。
最好的选择自然是多子多福的哲贵妃,要是能搬进栖容宫住就离得宠又近了一步。
偏偏宫中有传言哲贵妃手段高明,但也有不怕死愿意赌的,可这些人连宫门都没进去。
至于其他宫妃,慧妃那白眼一翻,你就等着被骂死吧;宁妃(金)也不遑多让,尖酸刻薄劲儿有够受的。
最好的选择就是贤贵妃和馨妃了,算是有宠能见天颜,长相也不算突出,出头的机会应是更多。
只不过贤贵妃总是面无表情也是劝退她们了,于是这些年轻鲜嫩的美人儿自然去奉承馨妃了。
馨妃大约是被上面那些人的无形压制久了,突然有人奉承就开始飘飘然,安福宫门大开,很是欢迎妹妹们来访。
后来更是被三年进宫的那个婕妤哄得没边,禀告了青阳皇后,就将这人接进了安福宫。
有了嘴甜的妹妹日日陪伴,馨妃似是喜欢上了这种感觉,外出交际更多了,连不过几月的宸瑢都有些忽略,更别提那个早就搬进兴业宫的大儿子。
这些容与自是不知的,她现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给蕙安挑选伴读上,直到宸璋哭着上了栖容宫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