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三十多年前的病历
第28章三十多年前的病历
九点多钟,方言洗漱完毕下楼,今天坐在前厅的是小钰,方言和小钰说:
“我晚上回来吃饭,吃你哥哥的辣子鱼块。”
小钰说好,接着又说:“那一起吧。”
方言莫名其妙,问:“什么一起?”
“和瑶瑶一起啊。”小钰嘻嘻笑着。
方言更糊涂了:“谁是瑶瑶?”
“就是你想献殷勤的那个啊,大叔。”小钰说,“刚刚前面,瑶瑶也和我说,她晚上想吃辣子鱼块,我就在想,这鲢鱼太小了不好吃,太大,她一个人又吃不了,正发愁呢,就来你这么个垫背的,两个人一条鱼,正好。”
她接着拿起导医台上的电话,打了出去,过了一会,一位三十多岁的女的走了过来,两位护士都叫她胡老师。
方言心里一沉,问:“为什么?”
胡老师转身走,方言赶紧跟上去,走的时候他朝那两位护士拱拱手,表示感谢,两个人都笑笑,其中一个还握着拳头,朝他做了一个加油的动作。
马科长和胡老师听了这话,都很开心,两个人一起笑了起来,胡老师说:“光气派有什么用,都是钱,两点五个亿,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赚回来。”
“你说是什么时候的病历?”
“对对,我公司就在浙一医院斜对面的那座大楼里。”方言又强调了一点。 胡老师点点头,把名片放进自己的口袋,接着问:“你有什么要帮忙的?”
方言说:“我要查三十多年前的。”
马科长听完方言的话,用手拍了拍自己的头顶,遗憾地说:
方言赶紧点头说是是,马科长对杭城很熟。
不是说现在所有的人都会以貌取人,但方言知道,自己名片上的董事长头衔,至少可以向对方证明自己不是没事找事,自己也是一个有地位的人,下三滥的事情不会做。
启动车子出去,沿着城南西路开到开元路,接着到了严陵路。开到梅城大道左转。上了梅城大道,就是出城的路了。方言继续开了四五分钟,到了新严路的三岔路口右转进去,就看到了梅城医院的新大楼。
“要请我做电灯泡啊?”小钰嘻嘻笑着。
方言赶紧拿出自己的名片,也叫她胡老师,把名片递给她。
方言大笑,他说好,“让你哥多做几个菜,我请客,请她,也请你,我请你们。”
两个护士都吓了一跳,她们大概从来没有遇到过有人来查三十几年的病历。
马科长微微一笑:“我是对那一带很熟,我在浙一待了一年多,哎,我想起来了,那幢大楼,不就应该是你们公司自己的吗?听说你们还有自己的飞机,对不对?”
方言笑着走了出去,迈下门口的台阶朝右转,他的车停在距民宿三四十米外的小镇公共停车场。
“档案馆也没有那么大的地方,他们每年都会对到期的档案进行鉴定和销毁,你说的住院病历,八八年的,已经过了三十五六年,早就超过保存期,被销毁了。”
方言在大厅里站了一会,想着自己应该先去妇产科,还是医政科。他看到大厅里的导医台,有两个护士站在里面,就决定先去那里问问。
两位护士这下听明白了,觉得他也确实特殊,他是来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她们有点同情他,也很想帮忙,但她们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帮。
胡老师说完,微微低着头,思忖了一会,她抬起头和方言说:
“按一般流程,调病历的话,都要先去医政科,他们同意之后,你直接到病历科查询。但病历科我知道,最多也就只有近七八年的病历,就是电子病历,这么早的病历在哪里,说实话连我都不知道。这样吧,你跟我来,我带你去医政科问问好吗?”
胡老师指了指方言,没开口说,方言自己把自己这次来的目的,和马科长说了。
胡老师接过名片,看了看,问:“你是从杭城来的?”
方言坐进车里,没有马上启动车子,想到晚上要和那个姑娘一起吃晚饭,心里还有些期待,他笑了笑。
方言说完,胡老师和马科长都一起摇头,胡老师说:
“不可能的,当时最年轻的护士,现在也都已经退休了,不会还在院里,你就是找到她们,她们能记住什么,一个护士,每年要接触那么多的病人。
“嚯嚯,那你还是大老板了,跑到我们这个小医院来有什么事情?”
“那个时候的病历,都是纸质的,我们自己哪里有那个条件保管,早就霉掉了,都是交给市档案馆的。档案馆保存档案,分两种,一种是长期,那个是很重要的文件,还有一种是定期,我们的病历,按规定,门诊病历的保存期是二十年,住院病历的保存期是三十年。
“这么久?这么久的病历,还真的不知道找不找得到。”
方言把车在停车场停好,朝门诊大厅走去,医院的新大楼很气派,一点也不比杭城浙一浙二那些大医院逊色,完全可以和它们看齐,应该也是投了巨资。
方言跟着胡老师乘电梯上楼,到了医政科,医政科的科长姓马,是个四十来岁的男的,方言照例还是掏了自己的名片,递给马科长,马科长看看说:
另外一位点点头,说好。
马科长说着,方言心里一片冰冷,看样子要找病历,是肯定找不到了,他还不死心,说:
“马科长,你能不能帮帮忙,帮我找一下那时候的医生和护士,我想找他们问问,说不定他们能知道些什么。”
她说着看看马科长,叫道:“好好,这个不是我该操心的事情,老马,我问你,八八年我们医院妇产科的病历在哪里?”
“你要那个干嘛?”马科长问。
方言于是把自己前面和两位护士说的话,再告诉了一遍胡老师,胡老师听完,还是点点头,问:
两位护士互相看看,一位说:“叫胡老师吧。”
小镇的路窄,方言很怕在这种地方开车,不小心剐蹭到本地人,就走不了了,会被死缠硬磨,很烦。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他情愿骑车。
“八八年。”
方言沉吟了一会,和她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