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中风之真伪:论风邪外感与内伤血气之别
当风邪侵袭人体时,原本都表现为表证,考察《内经》中记载的各种风病,都是指外邪而言。因此,并没有出现神志昏迷、直视前方、身体僵硬倒下、口眼歪斜、牙关紧闭、言语不清、失去声音、烦躁不安、摇头吐沫、痰涎壅盛、半身不遂、瘫痪软弱、筋脉拘挛、抽搐痉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的描述。由此可见,这些症状原本并非外感风邪所引起,而是由于内伤血气所致。
风邪如果从外部侵入,必然是由浅入深,由轻到重,伴有表证。只有在有表证的情况下,才可以用疏散风邪的方法治疗。然而,现在所说的中风则不同,只要见到突然倒下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状,无论是否有表邪、寒热,以及是否有筋骨疼痛等症状,都称之为中风,这实在是太大的误解。
虽然《热病篇》中有偏枯一证,表现为半身不能活动且疼痛,但这是以痛痹为言,并非现在所说的中风。《阴阳别论》中说:三阴三阳发病,可出现半身不遂、痿弱无力、四肢不能举动等症状。这是以经脉病变为言,也不是所说的风病。
继之扁鹊、张仲景等人,也都是以外感言风,起初并没有将非风病当作风病来论述。到了汉末华佗所说的五脏之风,才与《内经》稍有不同,开始出现吐沫、身体僵直、口噤不开、筋脉拘急、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遂等症状,然而还是与真正的中风相去不远。
自隋唐以来,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孙思邈的《千金方》等方书,以及宋元诸家,所列风症越来越多,越来越详细,而中风与非中风开始混淆不清,愈发失去了其本来面目。所以我全部采纳其中的要点,将证候列举如前。凡是《内经》中没有提到的,都不能称之为风证。即使稍有涉及,也必须通过四诊相互参照,确定真有外感实邪,才可以按照风病来治疗。否则,将会贻误病人。
《难经》说:伤寒有几种?脉象有变化吗?回答说:伤寒有五种: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它们的症状各不相同。详察《难经》中所说的中风,原本是五种伤寒之一。张仲景又说:太阳病,发热,出汗,怕风,脉象缓的,叫做中风。由此可见,《内经》中所有提到中风的地方,原本都是指外感寒邪而言,哪里是后世以内伤属于风等证候,都认为是外感中风呢?
张仲景《要略》说:风病导致半身不遂,或者仅仅手臂不能活动的,这是痹病,脉象微而数,是中风造成的。寸口脉浮而紧,紧是寒的象征,浮是虚的象征;寒邪与虚气相搏,病邪停留在皮肤;浮脉表示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能外泄,邪气或者侵袭左侧,或者侵袭右侧,邪气侵袭的一侧筋脉弛缓,正气相对紧急,正气牵引邪气,导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邪气停留在络脉,肌肤麻木不仁;邪气停留在经脉,则身体沉重不胜;邪气进入腑,就不认识人了;邪气进入脏,舌头僵硬难以说话,口吐涎沫。
观察张仲景关于中风的论述如此。他所说的半身不遂,这是痹病,是指痛风之类的病,说是由于风寒引起的。再比如邪气停留在皮肤,以及停留在络脉、经脉,进入腑、脏的情况,这是指由浅入深,也都是以外邪传变为言。只有口眼歪斜、吐涎这两个症状,《内经》中各种风病都没有提及,是张仲景首次提出的。所以自唐宋以来,逐渐有了中经、中血脉、中腑、中脏的说法,而凡是以内伤偏枯、气脱突然倒下、厥逆等证,都认为是中风,而忘记了真正中风的面目了。
论中风属于风,风有真风、类风,不可不辨。凡是风寒侵袭于外的,就是风邪。如《九宫八风篇》的风占病候,《岁露论》的虚风实风,《金匮真言论》的四时风证,《风论》的脏腑中风,《玉机真脏论》的风痹风癉,《痹论》、《贼风篇》的风邪为痹,《疟论》、《岁露论》的疟生于风,《评热病论》的风厥劳风,《骨空论》的大风,《热病篇》的风痉,《病能论》的酒风,《咳论》的感寒咳嗽,这些都是外感风邪的病。有些不是由外感也名为风的,如《病机十九条》所说的“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类,这些都是属于风但实际上并非外感之风。从哪里可以看出呢?大概有所中的称之为中,无所中的称之为属。既然无所中,为什么又称之为属呢?这是因为五运之气各有所主,如“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这些都是以所属为言,而风属于肝,就是这个意思。肝是东方的脏器,主藏血,主风。肝病则血病,筋失所养,筋病则出现掉眩、强直等症状,无所不至,而属于风的证候百出。这就是所说的都属于肝,也都属于风。中于风的就是真风,属于风的就是木邪。真风是外感之表证,属于风的是内伤之里证,也就是厥逆内夺之类。中说、属说,这在《内经》中本来就有显然不同的含义,就像年辰的属鼠属牛,难道就是鼠和牛吗?而后世不能明辨,于是导致方论混传,表里误治,千古的弊端,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只是在《内经》中原本没有真中、类中的区分,而王安道才开始有这种论述,我十分赞同。只是可惜他的辨析还不够详尽,所以再次复述,以详尽其说。凡是想要明白这个含义的,只要在中风、属于风、表证、里证这四个方面,默默思考,自然能见其真谛。
论刘河间中风说刘河间《原病式》说:凡是人的风病,大多因为热盛,而风燥是其兼化,以热为主。俗话说风,是只看到了末节而忘记了根本。所以中风瘫痪的人,并不是说肝木之风过盛而突然中风的,也不是外感于风。而是由于调养失宜而心火暴盛,肾水虚衰不能制约它,就导致阴虚阳实,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突然倒下什么都不知道了。大多因为喜怒思悲恐五志过度而突然发病的,都是因为热盛的缘故。如果病情轻微,就只是僵仆在地,气血流通后,筋脉不痉挛;轻的发作过后就像原来一样。或者热气太盛,郁结壅滞,气血不能宣通,阴气暴绝,则阳气随后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