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谈判
一个让他三年前就不想看,可依旧强忍着继续走了下去的位置,虽然十分分的痛苦,但是给予不了人一丝的回忆。祝志勇现在已经不记得了,是多少次对着自己的办公桌发脾气,骂了多少次,老子tnd不干了,这一切来的都太梦幻了。
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梦想成真,可真是值得人高兴的一件事情。
与其说是为了工资的翻倍,倒不如换一个思想,张林将柳尘心中埋下了多年的怨恨的种子,给引爆给了自己一个可以说服流程的理由,一怒之下,祝志勇便把辞职信提交了上去。
身边这么多的朋友都在劝阻着自己不要做傻事儿,不应该这么草率的就把工作给辞职了,若是想要得到更高的工资,先辞职后去找人家,人家给你高工资吗?这怎么可能还不是被别人捧在手心里面玩耍。
但此时此刻祝志勇的脑海中已经不愿意再去在乎这么多繁琐的事情,甚至今天早上过去的时候,脑子里都是一片的空白。
一步一步的走上木质的台阶,在这大楼里面刘晨生气了,一口气气消了不少,心里也有些打退堂鼓的意思了。
这不是害怕,只是面对这样公司老总稍微有些紧张罢了。
他伸手撩开卷帘珠门帘,看着里边端正的坐着五六个人,正中间的则是一个二十四五岁的男子,容貌中等偏上,还有几分俊俏,他的目光有些许的锐利,他的眼神貌似正在打量着祝志勇身上的衣着。
“请问哪位是张林?我就是刚才打过电话来联系您的祝志勇。”
张林听闻连忙把作者的身子站起来,表情微笑着说道:“您好,我就是张林,请快坐别累着了服务员,你现在可以上来了,把茶给这位先生端过来吧。”
“什么?您就是张林吗?”祝志勇仔仔细细的打两指了他,眼前这位自称张林的人,他认认真真的仔细的看了一遍又一遍。
然后将目光转向了坐在一旁的段州,他原先以为这个中老年人才是老总,没想到竟是这样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直到这一刻祝志勇他心里面是真的懊悔,貌似有些反悔的意思,他当时就应该听自己老婆的,都忍了这么多年了,却因为自己脑子里面一热一时冲动把工作都给弄丢掉了。
“张林今年多大了?能将实际年龄告诉我吗?”祝志勇问道脸上的紧张早就挥之而去了,面对这样的年轻人物,自己并不会有什么紧张的。
“我虚岁二十五岁了。”
“我在采访上面看到说你有海外留学过来的经历,这是真的吗?”至于的话语,从祝志勇的口中说出,他的脸上也写,满的是疑惑。
“这只是向往过,不过对于电子半导体技术略有研究,有些地方实在希望您见谅,可能祝先生对我着实不怎么了解,我其实是个做食品企业的,北方的望雪食品就是我独自一人亲手创办的,目前在北方市场占据了有率第一名。”张林解释的说道。
随即他又开口说:“市场已经破了十个亿,未来几年估值最少也得是百亿起步,绝对是第一民营企业你可以放心。”张林这么说着脸上依然是平静似水。
他并不想因为自己的高傲,而将这位好不容易才得来的贤才给吓走。
市值十个亿,估值最少是百亿起步,这是什么话?
在场的人都显得有些尴尬,将头侧了过去,这牛批吹的可是太大了吧。
“在私营企业是鼓吹泡沫的价值,我也接触不少过这种私营企业的老板和厂家张林现在有厂房什么的吗?计划规划到底是什么你能告诉我吗?”
“请您先喝茶。”张林站起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继续说道:“厂房我当然是有的,我们有的就是钱,最不缺的也是钱。”
“现在国家支持混合制或者是国企出售,我们现在买下了六家国企产业的厂房配套设施,应有尽有,一应俱全,这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张林自信的说道。
“一共有六家?”祝志勇被他出口说的这句话吓了一大跳,连连问道:“这六家到底是哪六家?”
段州坐在一旁,实在是听不下去这湖扯瞎编,他知道张林这个人嘴上没一句是人话,说的全是骗人的鬼话,可是这么吹吹的这么大,难免有些过头了吧。
正当段州想开口的时候,他看到张林的眼光撇向了自己,眼神里面充满的全是杀意对方,眯着眼睛神色阴冷下来。
“段总先喝茶呀,待会凉了就不好喝了。”
听到这里段州硬生生的是把刚才话到了嘴边的话给憋了回去点点头,然后端起了茶杯,慌忙火急地喝了起来,生怕张林一个不注意就把自己给吃掉了。
“对于现在的情况我是不方便透露的,不过都是大国的企业,要不然也不会收购六家之多,我这么跟你说吧,我有的是钱一点也不缺。”
“前期投一两亿的样子,后期再追加投入不低于十个亿。”张林一把卡在旁边的沙发上,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看着就像是电视剧里面的老总。
“我现在想了解一下张林对于电子科技发展的概念是怎样想的。”
“驱动发展嘛,一市场的驱动技术,国内技术特别的薄弱,但不能一直这么的薄弱下去国内市场非常的广阔,我们有足够的市场。”
张林继续说道:“还是那一句话,市场换了新的技术,但是这个行业的市场换不来的,也就是技术只能自己思考研发我们不要自己掌握全部,我们要的是跟人谈判的能力,让人得以信服。”
祝志勇认同似的点了点头,他直到现在没少受那帮人的气,人家手里捏的就是最新的技术,谁见了他们都是喜笑颜开,生怕一个不适就成了对头。
“如果机器没有什么问题,相关的技术专利授权你拿到了没有?”
祝志勇说到:“我们可是走外贸的还是国内建立品牌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每年的研发经费到底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