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 麒麟儿 - 三春景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麒麟儿 >

第三百四十章

第三百四十章

许盈的回归对于豫章这边的许氏族人是一件大事。  这年头大家族的嫡支与远房之间的关系相当微妙,既相互依存,又有着这样那样的芥蒂。相互依存很好理解,远房要依赖嫡支在圈子里的偌大名声,要取得对方的‘保护’。反过来,嫡支之所以地位超然,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人多势众’!

世家大族为什么让人忌惮?聚集起来的人口就是最大的原因!中原顶级的世家大族,族人加上依附于他们的人口,超过十万户也是有的!即使是人口稠密的地区,这也是半个郡的人口了!

没有了众多的族人,嫡支也是独木难支的。

然而,这种‘合则两利’却只是大局上的,具体到人心,又哪里那么简单呢!嫡支对远房的剥削是非常常见的,这是不同于嫡支对远房族人维护的阴暗面至于远房,亦是一方面沾光,另一方面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看看如今兴盛的世家大族就知道了,其中本家衰败,远房上位的也不是没有。而更为普遍的是‘分宗’,在乱世之中,因为动荡的外部环境,这似乎更为常见一些——这从总体上而言会削弱家族的力量,但对于分宗之后当家作主的远房来说却是更有利的。

当然,分宗不是随随便便来的,一方面嫡支不会随意允许这种事,另一方面远房大多得依赖嫡支,如果不是做好了相关安排,又恰逢其会,也不会做出这种选择非要说的话,就是有些人找到机会从嫡支刮下了一大笔,以此作为初始资金,这才能够分宗之后过的舒适。

许盈原本不在豫章的时候,这边许多事务虽然掌控在许盈的管事手里,但留在这边的许氏族人也多少能够分润一些好处。毕竟他们很多都参与到了这些产业中(这也是许盈让这些许氏族人留在豫章的原因之一),随着渗透加强,有这种程度的分润是意料之中的。

再有,他们是许氏族人,即使是远房,那也姓许!这一重身份在平常

没有多大价值,如今世家大族的族人多了去了,边缘成员日子过的比普通百姓还差的也不少!但是关键时候,这重身份就能发挥出惊人的效果。

比如说一个人很有才华,但是家境贫寒,如果他是寒门子弟,那么他的上升通道可以预计是一片坎坷。除非遇到一个能拉他一把的贵人,不然此生就只能怀才不遇、成就有限了!

然而如果此人是有一个世家大族成员的身份,哪怕是远的不能再远的分支,这个身份都是作数的!得到家族的帮助是当然的,随着本人的上升,还能提升自己这一支在家族中的地位!

具体到豫章的这些许氏族人也是如此,他们是远支没错!在豫章做的工作或许不如一些管事重要,权限更是不如他们,但是姓许这一点让他们和管事立刻不同了!管事大多是许氏家奴,在世人眼中,甚至在他们自己眼中,‘天花板’是很明显的。许氏族人则不同,至少从法理上来说他们是‘主人’。只要稍微做的出色一些,得到提拔是很快的。

而有什么‘过界’的操作,管事们不敢做,怕惹事,他们却是不怕的。大的事他们不敢犯,可如果只是‘小小越界’,他们可不觉得嫡支几房能为这样的小事处罚他们这么多人!

这有点儿像家里做生意,员工犯了原则性错误,那肯定是要开除的!严重的,有法可依还得走法律途径。如果是家里的远房亲戚,那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如果不是惹下了祸事,一般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再不然罚点儿奖金什么的。

最多、最多也就是开除了,至于其他的,那是很难下手的。

即使那是一个自己都扯不清楚多远的远房亲戚。

许盈回来之前这些许氏族人就聚在一起商量过许盈一回来,肯定是要把一些权力收回来的。另外,有他在这里坐镇,他们想要在这些产业中上下其手也会变得困难很多——这些都是不消说的,他们聚在一起商议的是今后怎么办。

照道理来说,既然知道许盈回来之后的变化,也知道许盈作为许氏如今新一代的当家人,以及这些产业的实际拥有者、创造者,他们面对许盈其实并没有太多反抗的能力但人心总是不足的,若真那么容易放弃,世界上也就没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故事了。

一些给古今故事做总结的哲人总是容易一厢情愿地认为人是‘理智’的,事实却是人总是不理智,无法看的很全面,很容易抱有某种侥幸心理。

所以才会有‘人唯一能从历史中得到的教训就是,人从来不能从历史中得到任何教训’这样的说法,此言非虚呐!

表面上这些许氏族人说着要收敛一些,得了那些好处,如今该收手了,实际上谁也不愿意就此打住!所以几乎是心照不宣地,给自己留了一些余地。

“郎主年少,虽是惊才绝羡、意气风发,却是少了些静气.再者说了,经营之事本就消磨才智,原来就不该是郎主这样的人该过多沾染的。”远房中的一位长者假惺惺道,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忘记了,这些产业很大一部分就是许盈主导下才诞生的。

“是呀是呀。”旁边有人如痴如蠢地附和道:“郎主聪慧不错,只是经营之事与为官、向学又是不同的,需要的是经验!谁家这样的事不是交待给族中长者?贸然挑动,那也是不好的。”

他们说这种话,只是为自己联合一些有异心的管事架空许盈找到合理支持.虽然不愿意承认,但这时世家大族嫡支控制远房确实有一套。即使是这些生出了小心思的远房,内心深处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下克上’。

这就和谋反一样,是有心理压力的。

这些人暗中谋划的时候,许盈并非一无所知,事实上,这些日子和许盈一起整理账本的乐叔乔、卫琥他们也看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他们本来就是才智高绝的少数人,又有许盈教导,教他们开阔眼界,给他们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能看出来的东西可就多了!

“老师打算什么时候出手,如今

不是已经证据确凿了吗?”卫琥对于整理出来的一沓‘证据’皱了皱眉:“难道是因为许氏族人牵扯其中,不好处理?”

虽然许盈在学生们心中地位一贯的高,但学生也明白他是生活在人间的‘人’,而不是神,受到一些规矩束缚也是当然的。只是意识到许盈也挣不开如今世道下这些条条框框,他们还是会觉得有些叹息。    “我觉得不像。”性格上要离经叛道的多,同时也更不把所谓的‘势族’放在眼里的乐叔乔却不这样觉得。因为性格原因,他更能察觉到许盈与世人的格格不入。认识他的人觉得他‘狂’,可要他来说,老师许盈比他更不受束缚!

他对这世道的不屑是表现出来了的,而老师对这个世界的不屑一顾却是隐藏在内心的。

“或许老师是想雷霆一击?我听老师与冠军讲兵法,说是行军打仗最忌添油,等到时机就得全力一击,由此奠定全部胜局。”

“想这么多有什么用?还不如直接去问老师!”卫琥想了想觉得麻烦,直接想到了去看‘标准答案’。收拾好整理出来的‘证据’,抱着就去找许盈了,乐叔乔也跟在他身后,显然乐叔乔也对答案有些好奇。

许盈此时正在给冯遇春上课,听了卫琥和乐叔乔的疑惑,一下就笑了,轻轻摇头:“宿长倒是猜的对些,只是也不全对.你们可知道庖厨是如何煮饭的?”

那肯定是不知道的!不说卫琥了,乐叔乔也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家里哪用得着他煮饭!

倒是冯遇春,少年时起就随父亲四处行商。行商路是很不方便的,即使是商队里的‘小少爷’,很多事也免不了亲历亲为。除了大多数时候吃的干粮,行商队伍也常常会借驿站、客舍的灶头煮饭。

冯遇春知道怎么煮饭,还亲手操作过,虽不知许盈问这个是什么意思,他还是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许盈听他说了就笑:“没错、没错,冠军说的很对,不过我们家里煮饭和走南闯北的行商煮饭还是不同的行脚商人煮饭,为了方便,

也为了不浪费,往往是不淘米的——米里面有许多碎米、米粉,若是淘洗了,岂不是都流失了?”

这也是此时很多百姓人家不淘米的原因。

“这样节省是节省,却麻烦了吃饭的人。冠军也就罢了,宿长和瑞末何曾食用过未曾淘洗的米里头往往有沙石、稗子之类,只能靠吃饭的人用舌头慢慢分出来。”许盈慢慢道来。这个时候可和现代人都□□米不同,一方面舂米的碾子没有后世的机器那样厉害,另一方面也是时人舍不得‘浪费’。

“我们家的庖厨煮饭,先得淘米,将米粒中大一些的沙石和稗子细细挑出来,然后用细筛过水淘洗,更细小的沙石和碎米从筛子的孔隙中流走,剩下的就是饱满的米粒了。这样的米用来煮饭,才是你们平常吃到的口味。”

许盈站起身,看着窗外院子里漂亮的夏景,此时夏花都开了呢。微微笑着:“如今也是这样,想要好好吃饭,就得先淘米至于淘米么,哪能有漏网之鱼?不然一粒沙砾混了进去,磕到牙,坏心情是一样的。”

“瑞末、宿长,你们家庖厨呈上来的米饭可有吃到过沙石?”

卫琥和乐叔乔齐齐摇头若不是许盈和他们说这个,他们还不知道这个呢!他们虽然不至于‘何不食肉糜’,还常常与许盈搞民间调查,但到底不是生活在民间的孩子,很多经验都是缺失的。

他们家里的庖厨从来都是小心又小心,是不会让家里的郎君吃到带沙石的米饭的!真的吃到了,他们必然会受处罚——于是,卫琥和乐叔乔也就无处得知这样的‘冷知识’了。

卫琥这个时候也明白许盈的意思了,便跟着道:“所以.老师是想等到这些人全都露出马脚.”

“若想取之,必先予之这可真是看透人心的道理啊。”许盈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只留下了这句话,然后就微笑不语了。

聪明的学生自然能明白许盈的意思.事实上,这用后世的眼光来看,都可以说是‘钓鱼执法’了。许盈为了尽可能将全部的沙石和稗子筛出去,故意如今表现地不动声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