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 麒麟儿 - 三春景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麒麟儿 >

第三百四十八章

第三百四十八章  若说寒冷的冬日里,还有哪里能让人大汗淋漓,除了酿酒的酒坊,更有甚者就是冶炼作坊了——如今酿酒流行酝酿法,需要反复蒸馏,弥漫着酒香的酒坊里往往也密布着白色的蒸汽,里面工作的人都打着赤膊,穿着犊鼻裈。

冶炼作坊就更别提了,高炉烧着,铁水、铜水流着,到处都是火星子!红通通的火光映着工匠闪闪发亮的脸,那都是汗水!

几个学生,还有罗真都随着许盈去东塘庄园左近巡查,一早出门,最先到达了冶炼作坊这边。

“这边是炼铁的,没有铜。”许盈用商品换到了相对稳定供应的矿石,然后在这里冶炼。这个时候交易矿石的其实不多,因为运输条件不好,大多都是在矿场当地进行冶炼,然后交易铁块、铜块之类。

许盈之所以选择交易矿石,一个是矿石从长江上游的蜀中、黔地出,运输成本还算可控。另一个,他和工匠确定的工艺能够冶炼出更多的铁,这样一来,买矿石就更加划算了——也更容易,炼铁也是要有基础的,很多对铁有需求的人并不一定能够自行炼铁!

以产地的冶炼效率,铁块是供不应求的,铁矿石则不一定。

看着一炉炉的铁水流出,许盈心情澎湃,这就是工业生产给人带来的影响,和他以前卖点儿糖、奶粉什么的相比,感觉是截然不同的。这一点,他身边其他人也有感觉,像乐叔乔,他自己很少接触冶炼之事,但也知道‘铁’意味着什么。

只不过,就算知道‘铁’的重要,这个时候也不能有更多想法.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更熟悉的是铁器成品。只看到原材料的话,总是差了点儿什么。

旁边作坊负责人的报告倒是让人打起了精神,通过他之口,他们才知道这边的高炉比一般冶铁作坊出铁的比例可高了不少!同样品质的铁矿石,这边能多出两成好铁,其质量和效率还更好!

许盈若是打算挣钱,只凭着这独步天下的工艺,去到蜀中找个合伙人,立刻就能成为巨富——虽然

他现在已经是巨富了。

了解了一番这边的情况,许盈也没有多做嘱托,只是道:“若是一应适合,明春就派人去湘州,那边才要建大作坊!”

如今蜀中并不在南渡小朝廷的掌控范围内,所以许盈也不用去想去蜀中产地大炼钢铁的美事。但他炼铁需要铁矿石和煤,贴近一样也能节省成本(何况湘州还在江州上游,更接近蜀中),所以他设想中真正的冶铁中心应该在湘州的煤产地!

至于豫章这边的作坊,更多是为了实验、确定工艺,培养熟悉工艺的工匠,类似一些学校自带的实习工厂。今后冶炼工作被湘州那边的大作坊承接以后,这里除了培训工匠,大概也就是生产点儿做农具的铁了。

倒是旁边的铸造作坊一开始预备的体量就很大,冶炼中心可以转移到湘州,铸造最终还是要在江州这边完成的。

许盈看过了冶炼作坊这边,就带着罗真他们去了不远处的铸造中心。

预备的广阔地皮应用起来的部分连十分之一都没有,但从干的热火朝天的工地就知道了,这里真正成型后,武器产量会非常惊人。

卫琥盯着水力锤,就见在水力锤的帮助下,一般铁匠要花大力气、许多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没多久就做好了。惊叹连连,大声吼道:“若是这般,可比一般匠人要得用多了!一样的匠人,要多造多少兵刃啊!”

许盈的水力冲压机器极其简单,一种是这种水力锤,基本上就是造纸用的水锤改过来的(造纸的原材料要捶打成饼状),只是为了适应‘铁’的特性做了一些改变。还有一种才能真正说是冲压机器,水力锤加工后的‘铁饼’,在这个机器下可以压成铁版。

有了铁版之后,再加工成其他铁器就非常简单了。

说实在的,有了这个机器,许盈只要稍微得闲,将其稍稍修改,就能得到能用来冲压黄铜合金的机器了.冲压个铜盘、铜钵并不会困难到哪里去。这样生产效率高、人力成本低(以此时的生产力来说),出来的成品还那样‘精美’的铜器,

怕是好卖的很!

是的,就是精美.很多人觉得手工才是精美的代名词,但这其实是一个相对概念。    这一点在时代变迁的时候尤为明显——当国家处在近代化界限上的时候,海外舶来的工业品在国人眼里是‘高档’的象征,与之相比,手工业出来的产品就显得土气又质量差了!生活在工业社会的人很难理解工业的伟大,更不会明白生产出的每一个同类产品都是一模一样、符合模范是怎样的‘奇迹’。

对于工业社会的成员来说,那是‘没有灵气’,典型的工厂制品。而对于手工业时代的人来说,那种一分不错、不带有任何手工的误差,本身就是‘天衣无缝’!

因为冲压机器的使用,铸造作坊这边可比一般铁匠铺子的‘叮叮当当’厉害多了,连说话都要扯着嗓子来,呆久了之后还会因为耳边声音太大受不了。所以没多久,他们就移步到另一个车间了。

“声响太大了,难为那些匠人、管事能在那里做事。”揉了揉耳朵,卫琥有些心有余悸。

“一来,他们戴着耳塞,多少有些作用。二来,那边做事几乎都是学徒,平常还让轮班,勉强也能接受。”跟随着的管事笑着解释情况:“等到学徒熬成师傅了,便不用去那边受那吵闹了——不过说起来,这些学徒倒是争着去冲压房呢!”

在那样的噪声中工作,对听力的损伤是很严重的.不过许盈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说此时很多传统手艺都对身体有很大伤害。除了给工作的人做最基本的防护,许盈也只能尽力缩短他们在那种环境中的时间了。

学徒熬成师傅就能离开冲压房。

“这是为什么?”卫琥好奇地问道。

“只因去冲压房做事的学徒能多一分补贴.学徒没什么钱,最看重的就是这些贴补。”就和后世工厂里的工人都抢着加班是一个道理。加班对于现代人来说其实没那么可怕,可怕的是加班没有加班费。

冲压房里做的都是‘笨功夫’,唯一要小心的就是得眼明心亮,不然一个不小心被冲压机

器砸中了手,以此时的医疗水平手是肯定不能要了更严重一些,后续处理没做好,因为发炎感染之类的问题送掉小命也不奇怪。

这也最适合学徒,他们刚刚入门做不得精细功夫,人又年轻、反应快。

而经过冲压机器初步加工的铁材,会送到他们的‘师傅’手中,‘叮叮当当’打造成兵器。

因为冲压机器的关系,打造盔甲时是非常沾便宜的!大片大片的板甲其实是一体成型,需要拼合的地方很少——这在结构强度上优势非常明显!

倒是造利刃武器上优势不那么明显.不过许盈也有办法,在这里他让工匠用上了生口淋铁的工艺。这是原本历史上明朝时期在苏州一带走上历史舞台的铸造技术,算是此时才发展的‘灌钢法’的延续与优化。

灌钢法是将生铁熔化后‘灌’入熟铁中,如此熟铁就会增碳成为钢.比炒钢法更容易掌握,效果也更好!

生口淋铁的原理是一样的,一样是利用生铁做熟铁的渗碳剂,从而让熟铁变成‘钢’。不过生口淋铁并不是‘灌钢’。而是将生铁铁汁淋到熟铁农具、兵器的刀口上。钢刃当然比铁刃锋利好用,而这种生口淋铁的方法也可以最大程度减少钢的用量!在这个‘钢’十分难得的时代,简直就是神技一样的存在!

有了生口淋铁这一黑科技,许盈就可以让这里出产的兵器质量远高于他处!也就是比所谓的‘百炼钢’名刀差一些.但百炼钢那种存在在此时完全是贵族的专享,是奢侈品一样地东西,和作坊里一会儿就能出一把的‘普通兵器’完全是两回事!

看过了生口淋铁的做法,又试了试这种兵器,卫琥和冯遇春眼睛都亮了!

他们都是用过好兵器的,卫琥那把剑是河东卫氏的藏品,据说是当年夏侯氏得天下后,令工匠打造的百把百炼剑之一。而冯遇春,则是许盈给他加冠、取字之后送了一把剑,那也是此时堪称宝剑的名品。

相比之下,这里出产的兵刃还不如他们用过的!但知道这是分配给不同卒子的武器,他们就知道其中意义所在了。

在作坊逗留再三,罗真和许盈的几个学生都对这里有着相当大的兴趣。最后还是许盈提醒他们,他们还要去训练部曲的校场看看,这才上了去校场的马。

上马之时,罗真忽然意味深长道:“若是有外人知晓若冲这份产业,恐怕会夜不能寐——若冲怎么想的倒不重要,要紧的是别人怎么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