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第422章颤抖的阎埠贵
第422章颤抖的阎埠贵
所谓的钉称,就是制作称杆的过程。 何雨柱之所以会这样问,
是因为1959年6月,政务院发布《关于我国计量制度和进一步开展计量工作的报告》以及《统一公制计量单位中文名称方案》两个文件,宣布统一计量制度。
除了以国际公制为基础所制定的市制,以及中医处方用药、国际惯例……以外,一律改为国际公制,
比如将原本的一斤16两改为一斤10两。
但是这个改革的时间和步骤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由各地自行决定,
这也给了一些人上下其手的机会,闹出了不少事情。
而菜店的李秋玉听到何雨柱的问题,自然也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问,一点都不敢怠慢,很是严肃认真的说道,
“何队长您放心,
我们这台台秤是按照现在市称的标准重新做的,你看定星盘都是崭新的,
现在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困难,我们可不敢做这种缺斤短两的事情糊弄街坊们,不然都不用您来找,街坊们就得把我们这个菜店给砸了。”
闻言,何雨柱笑着点了点头,也没再多问。
菜很快就称好,装进背篓以后,何雨柱跟着就把李青山给招呼了过来,
“你先把菜背回去,我去其他地方转转,看能不能买到点其他什么东西,能买的我就都买回来。”
闻言,李青山背起背篓就往四合院那边而去,
“知道了哥。”
见李青山背着背篓回了四合院,何雨柱也没再管许大茂他们那帮邻居,径直去了别的地方。
从帽儿胡同出来,
何雨柱一边去区政府那边领取何跃进的奶证和2斤黄砂糖的糖票,一边留意着街面上那些商铺的情况。
几乎每一个铺子他都要进去问一问,看看今天有没有货,
可需要他主动进去问的,几乎都没有什么货物,因为只要有东西卖,门口必定排着大长队。
一路上走走停停,
何雨柱用汗衫票买到一件汗衫、裤衩票买到一条内裤、胶鞋票买了一双胶鞋、线票买到一卷缝衣服的针线;
至于剩下的像什么棉花票、绒衣票、棉鞋票、肉票、糕点票、饼干票,
供销社没货,没有相应的东西卖。
拿出《居民副食购货证》想买每人每月仅供应2两的黄糖,结果店员说都被上面调去了婴幼儿指定商店,供销社现在也没货,
最后只买到了每月供应1斤的盐。
见实在没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何雨柱也不再耽误,直奔区政府,
一路上他又看见北平大大小小的饭馆前面全都是人,
既有津门、保城等周边城市的有钱人,也有北平本地的居民,
他们往往是全家老少轮番上阵,早上吃完早饭就开始排午餐队、吃完午饭又开始排晚餐队,吃完晚饭又开始排第二天的早餐队,如此周而复始,一刻也不消停。
不过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一两个月,
只要不出乱子、不违反上面的政策,何雨柱也懒得搭理他们,因为实在操心不过来。
到区政府领了何跃进的奶证和糖票,问清楚地方,何雨柱也没跟区里的同志们过多的寒暄,径直来到新开设的婴幼儿指定商店买牛奶和黄糖,
之后也没再耽搁,径直回了四合院,
因为时间已经临近中午,他这会儿还没吃早饭呢。 也就是他在民兵那边每天都能吃饱饭,不在意饿着一顿两顿的,
要是换成阎埠贵,
从昨天晚上饿到现在,估计路都走不动。
刚回到四合院,就发现阎埠贵倚靠在自家门前,于是就笑着打了个招呼,谁知道这老家伙却对他怒目而视,
“柱子,你早上起床的时候还说的好好的,要帮我们家解成去区政府领我们家文韬的奶证和两斤黄糖票,
结果呢,
菜店那边买完菜就不见你的踪影了,害得我自己跑了一趟左家庄,可把我给累得够呛。”
说完,他又把双手举起来了给何雨柱看,
“你看吧,我和解放扛着100多斤红薯和土豆回来,差点没给我累趴下,现在手还抖得厉害。”
何雨柱知道他之所以这样虚弱,其实就是长期没有吃饱饭的缘故,
不然他一个大老爷们儿,就算带着一个10来岁的孩子,也不可能真的扛不回来100来斤的红薯土豆。
不过这件事情阎埠贵可怪不到他何雨柱头上,
“阎叔,这事跟我可没什么关系,谁让计划赶不上变化,菜店突然来菜了呢!
这不是出门去抢菜去了嘛。
抢完菜不得去其他地方看看,万一有东西卖,那还不得赶紧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