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 与君同 - 海盐柠檬挞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与君同 >

第89章

虽然每日早起时萦绕在心头的心慌感从未消退过,但谢樽还是每日一早便准时起床。

他日复一日地走在去往校场地那条廊道上,日复一日听着崩雷鼓声,日复一日踏着朝阳暮霞,就这样两三月只在弹指之间便已消逝。

赵磬是位严师,站在校场上便不给任何人留半分情面,被他骂得红了眼眶实在是件寻常事。

但他也毫不藏私,向来对众人倾囊相授。

三个月来,谢樽感觉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了许多,力量却是有增无减。

一旦气力内蕴,同样的招式再次使出,便与从前大有不同。

赵磬说他跟随赵泽风学得零碎,基础并不牢固,三个月来未曾教过他一招一式,只是让他日复一日地坚持着那些看似简单的动作,一步一步锤炼着他的体魄。

他好像什么也没做,但回过头时,却似乎已经走出了很远。

一日眨眼便已过去,又是漫天霞光,谢樽笑着与众人道别,错开汹涌的人流,转身去了藏书阁。

藏书阁此时一片寂静,日光渐隐,阁中只剩下几盏油灯照明。

谢樽找了个角落坐下,抽出了昨日未看完的书,很快便沉浸其中。

书对于谢樽而言并非什么了不得的珍贵之物,这天下闻名的数座书阁,有半数都坐落于长安城中,而他皆是其中常客。

但各个书阁之中的藏书,向来循其主人偏好,其中藏书多有不同。

例如谢家的书阁闻名士林,其中多藏诗文策论、棋书琴谱、百家之言。

而这齐王府的书阁……则尽是兵书。

其庞大驳杂,令人为之惊叹。

谢樽在长安时也曾找过兵书,但往往遍寻而不得,只有零星残篇可以让他一窥究竟。

但如今却是不同了,谢樽至今还记得初入此处时的惊喜,这里的兵书可谓浩如烟海,随意取出一本,都是难得的珍本。

人一旦聚精会神地投入什么事物之中,便很难感受到时间流逝。

待余下不多的书页尽数翻完时,窗外已然明月高悬,月光透入窗棂,在桌角铺下一道银纱。

谢樽合上书,轻轻抚平了它微微皱起的书页,然后揉了揉已经饿扁的肚子,打算起身出去觅食去了。

再不去吃饭,恐怕连渣子都不剩了。

但当谢樽打了个哈欠准备起身时,却神色一变,骤然发现自己对面不知何时无声无息地坐了个人。

那人原本斜倚在墙上,膝上放着翻开的书册,姿态闲适,此时听见了他的动静便懒懒抬眼,将书轻轻放回了桌案上:

“看完了?”

谢樽看着他沉默了片刻,把捂在肚子上的手悄悄抽了回来,然后起身作揖:

“参见王爷。”

“嗯。”陆擎洲微微颔首,然后抬手示意谢樽坐回去,看向谢樽的眼神意味不明。

他盯谢樽好几个月了,从谢樽第一次踏进这座藏书阁时,他就注意到了对方。

毕竟这座他幸苦搭建的藏书阁,可谓是人嫌狗厌,平日里几乎没人肯来瞧上一眼。

甚至赵泽风那臭小子,每次要路过这时,都一脸见鬼似的绕路走,每每看见,他就觉得心里堵得慌。

一和叔玉说上几句,叔玉也只是哈哈大笑,说赵家孩子都随他,天质自然……

赵家那些个他是已经放弃了,但赵泽风从长安拐回来的这位,倒有些意外地令他侧目。

温润有礼却不卑不亢,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最重要的是,此人行事外柔内刚、守正出奇,这是他最最欣赏的一点。

但是……谢樽出身有缺,纵然据他调查此人并无二心,但这仍是一个隐患,让他不得不多加考虑。

陆擎洲目光落在谢樽身上,目光冷淡至极,完全看不出其中暗藏的情绪。

“虽然你随了父亲,生了一副谢家人的样貌和性子,但却也不能改变你身上流着一半北境异族血脉的事实。”

“当初皇兄任命萧云楼为安西大将军时,我就曾上书反对过,让一个流着异族血脉的人掌控安西扼要,本王认为那并非什么好选择。”

“但萧将军执掌安西数年,北境秋毫不敢来犯,想必王爷也看在眼中。”谢樽仍是一副从容不迫的模样,眼中并无不安犹疑,好像并未听出陆擎洲话中的不善一般。

其实陆擎洲的顾忌实乃人之常情,从来到太原的第一天起,他就知道有关他身世的事,总有一天会被提起。

他不知道陆擎洲这时候说起此事有何意图,但他能够确定对方不会是冲着赶他走来的。

否则便不会拖上那么久,还让他在王府中进出自如,看遍了这阁中藏书。

“王爷的顾忌,晚辈心中明了,说来或许有些不自量力……”谢樽微微垂头,姿态谦卑。

“但晚辈以为,晚辈心之所向,与诸位并无不同,况且若以出身论英雄,未免太过狭隘。”

陆擎洲听罢,并未对此作出什么评价,只是淡淡将目光落在谢樽身上,给予其无形的压力,两人对坐了不知多久,直到一声“咕噜”声打破了这满室寂静。

他沉默地看着谢樽的耳朵一点点变得通红,那无形的壁障也轰然崩塌。

也亏他能饿到现在……

“你可知这王府之中,还有一支本王亲领的亲卫军?”

谢樽自然知道,齐王陆擎洲年少时便领兵戍边,缜密多谋,当年威名比起赵磬更胜一筹,只是这些年来逐渐隐退,不再活跃于众人面前,他麾下的亲卫军战斗力自不必多言。

见他点头,陆擎洲轻松了不少,不必他亲自介绍正好省了麻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