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40万物复苏 - 世子又在自我攻略 - 酒酿酿酒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0章40万物复苏

第40章40万物复苏

年前有一则好消息,嬷嬷的手劄终于得以刊刻,拿到书样之后,稚善静下心通读了一遍。

刊刻之路难行,首先是嬷嬷的全名稚善不甚清楚,辗转托人前往嬷嬷的老家打听,方才得了模模糊糊的“姚玉英”三字——稚善很希望嬷嬷能在书册封面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再是稚善整理手劄时发现,手劄之所以是手劄,全是嬷嬷想起什么就随手记下的。其中偶有几个字模糊难辨,也有先头记下的疑问,待到后头才解决,解决之法是以小字密密麻麻写在了手劄的中缝里……

此外,稚善还发挥所长,绘以插画,诸如叶片上卷说明天气干旱,缺少水分;叶片呈现鸡爪样式,甚至叶尖尖带了白边,那就是通风问题……

如今拿到手的样书,图文并茂,整整齐齐,用榴香的话来说,特别有继续翻看阅读的冲动。

提起这茬,倒是让稚善想到近来的一桩事情,也不知是否属于趣事。

简而言之就是孟君虞因为参与修缮病坊房屋的时候伤了手,没法继续写话本。

这可把金金急坏了,因为那话本正到了关键时刻,一下子断了简直抓耳挠腮的着急。

于是金金一天问候三次,还到处搜罗偏方古方,期盼着孟君虞的伤势快快好起来。

邢九郎不明所以,只晓得吨吨吨喝干醋。金金只好把实情告诉邢九郎,两人齐心照顾孟君虞,这把孟君虞弄得甚是头大,见到他俩就绕道走。

也就是说,如今他们这几人里,只有沈誉不知道孟君虞会写话本并且十分受欢迎这件事。

一晃开了春,雪水消融万物复苏的季节,稚善特地选中一个黄道吉日,去往京兆府。

她和榴香正式入了女户,稚善是家主。

看见厚厚的黄册中,官吏拿笔添上她们二人的名字,只需要半柱香都不到的时间,榴香感慨万千。

至于薛家祖产、藏书,稚善是早有打算的,租了两辆骡车,可以和榴香一人管一辆好生运回去。

只是她们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还真就找不出一个空置的屋子安放藏书。

“要不,把隔壁张家的院子也赁下来?”榴香提议。

稚善却不放心地摇摇头,“藏书好不容易到了我手里,一页都不能少,放在隔壁院子里还需要人看管,这么一想还不如把我们家和张家之间的墙打通,但赁来的屋宅哪里能随便动工……榴香,你说我们是不是该换一座大院子?或是把这边买下来?”

手握巨款,却有些不知如何施为。

苏氏当年没有好生教导她们理家,稚善只能凭借书院里学来的一些知识,自己琢磨。

“好难抉择啊。”榴香恋恋不舍地看着这间宅院。

这是她们离开阮家后的第一个家。

在这个家里,稚善学着生火做饭,榴香研究新菜,从推小车摆摊到成为小有名气的厨娘……还有金金她们几个,也在这个家留下了不少欢声笑语。

就连白马小银、细犬玄鸟,估计都很留恋这个家。

倘若就这样退租,还真是不舍!

见榴香左右为难,稚善财大气粗地说:“谁说换大院子就要把这边退了?我可是继承了祖产呢。”

“这样,夏天到来之前我们要把新家选好,到时候晒书就在新家进行,地方大铺得开。”稚善拍板道:“这边不用退租,我之前不是说想要开一间学堂么,这不是巧了吗,就从花籽巷开始吧。”

榴香还在愣怔,稚善笑着揉揉她脑袋:“到时候榴香你也要当一名夫子,教小孩子认字。”

“我吗?!”榴香张口结舌,本能地要婉拒。

稚善把她的话堵回去:“你认的字不少啊,足以教小孩子了,她们可是连最简单的字都不认识。”

还在阮家的时候,小稚善和小榴香有一阵子是一起学字的。书院里教了什么,小稚善能记得大半,一一教给小榴香。

但小榴香还要做些洒扫采买的活计,加上认字难,写字也难,小榴香萌生退意,方才导致这些年她认的字没有稚善多。

“只不过,在学堂教书的话,你做席面的活儿可能要耽搁了。”稚善道。

榴香连忙表示没关系,一来她前阵子忙得脚不沾地就是想多挣些银钱贴补家用,以及向京兆府证明她有自我谋生的手段,可以立女户,二来能帮助更多小孩子识字,听起来很棒,功德无量。

由此,新家旧家敲定之后,稚善和榴香很是忙活了一阵。

后来金金她们过来一起帮忙,也说要留下教书。

学堂暂时不收束修,想要认字的小孩子来就是了,有位置坐,中午还管饭。学堂这边提供桌椅、文房四宝,不用小孩子的爹娘操心。

可是,学堂没开几天,稚善就发现实际情况和自己想的,相差太远太远了。

一是小孩子闹腾,这个说话了,那个就不可能只是听,于是聊起来如燎原之火,一发不可收拾。

二是……竟然有人拿了学堂的文房四宝回家,不归还,次日再来领新的。

金金恼道:“你说话太客气了,这哪里是‘拿’,分明就是偷嘛!换做平时早该报官了,但他们都是豆丁大的小孩子,报官也没用。”

尚柔说:“小孩能懂这些?估计是家里大人教的。要我说,明日我带家丁来,带上十个八个杵在门口,看谁再敢动歪心思。”

稚善扶额:“那学堂还是不是学堂了?”

话音刚落,榴香踌躇再三开口道:“其实……厨房的馒头也少了。”

三人惊讶,却又觉得也不算意外。

平时学堂管中午那顿饭,榴香下厨,饭菜花样很多。孩子们都在长身体,怕他们吃不饱,自然是多备些馒头花卷之类的。

稚善说:“这个好办,馒头花卷方便拿,揣了就走,下次我们做些汤汤水水的,只能当场吃完,带不走。”

“也只能这样了。”榴香点头。

尚柔不赞成,“干脆别管饭了,你这学堂刚开就管饭,一天要赔进去多少个子儿?实在怕他们吃不饱就一人发一个馒头。就像赈灾的时候,不是说粥汤里都有沙子么,真饿了的灾民哪管沙子不沙子,填饱肚子就是,这样有效防止浑水摸鱼的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