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45腌入味 - 世子又在自我攻略 - 酒酿酿酒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5章45腌入味

第45章45腌入味

仲英书院的功课稚善也没落下,一旬里有六日在书院学音律、诗文,另三日外加书院旬假那日则去往花籽巷当一名夫子。

如今花籽巷的学堂风气好多了,那些过于调皮的孩子被稚善赶回了家。

其中自己晓得向上或是爹娘有心的,会再回到学堂,态度端正许多。

这些孩童虽调皮,却让稚善由衷感叹,至少有一点她不如他们。

当初刚进学的时候,碰见不懂的问题,稚善不好意思问夫子,在阮渝那儿也没讨着好,就只得自己琢磨。

花籽巷的孩童却不同,他们叽叽喳喳每天有问不完的问题。自己身为学子的时候,稚善不喜夫子拖堂,可当自己成为夫子,稚善又欣慰学生有着求知若渴的心。

说起小学堂,金金可苦恼了。她支着下巴唉声叹气:“我感觉我脑子不够用,有时候他们问的问题我答不上来,好比说为何水沸会冒泡泡,泡泡还是从小到大的,你说说现在的小孩观察力真是不得了!”

“要是我表姐在,兴许能答上来。”稚善道。

阮渝性子冷,喜欢独处,手不释卷,在稚善看来阮渝肯定会各方面都有所涉猎。

可惜上回通信时,阮渝说她准备定居在当地,不回京了。

这时,尚柔抚掌道:“这还不简单,我们请些学识渊博的人来当夫子呗。”

本来孟君虞是极其合适的人选,才德兼备,又有空闲,但问过他的意思才知道,原来孟君虞讨厌小孩子。

金金纳闷:“他不是老去病坊帮忙么?病坊也有小孩子,没见他多么抵触。”

稚善欲言又止,见金金实在好奇,只好告诉她:“孟君虞嫌小孩子太笨,简单的东西也要教很多遍,而且小孩子声调高,聒噪……病坊里的小孩子要么体弱多病,要么承了他的恩情,感谢他都来不及,哪里会烦他。”

金金和尚柔同时沉默了。

良久,金金幽幽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孟君虞看着很是谦和,就算跟我说他背地里是孩子王,每天接济一百个穷苦百姓我都信,谁知道……”

“但这也没什么吧,谁规定一定要喜欢小孩子呢。”尚柔道。

总之孟君虞是不可能了,稚善轻叹一声,“我们再碰到难以回答的问题,就先记下来,改天去书院问夫子。至于招募新的教习先生,还得慢慢来,不能心急。”

俗话说瞌睡送枕头——正是时候,这日稚善去递铺给榴香寄信,恰巧遇见一位故人。

“李二哥!”

对方一时之间没认出稚善,许是太久未见了,分别时稚善还是个小孩子。

于是稚善主动说:“我是薛稚善,姚嬷嬷是我的乳母。”

这位李二哥是姚嬷嬷的外甥,少时常和稚善在一处玩耍,他年长几岁,有时玩得累了,都是他把呼呼大睡的稚善背回家。

“薛妹妹。”李方圆拱手作揖,眉眼间满是他乡遇故人的欣喜之情,“此去经年,别来无恙?”

手头的信已经寄出去,稚善干脆拉着李方圆到附近茶肆坐下慢慢说。

听闻姚嬷嬷抵京那一年就已去世,李方圆眼中闪过一丝哀恸。

稚善也垂下了眼睫。

当年绛州遭遇围城七个月,军民死守,陷落时伤亡惨重,此后数年这座城池一直在边沙首领手中牢牢握着。

据沈誉讲,二皇子前阵子作为使者去往绛州,与边沙首领和谈。

“希望我朝能拿回绛州。”稚善轻声道。

李方圆也十分动容。

这是他们的故乡,是他们生长的地方,亦是他们许多个亲属的长眠之地。

店小二端上当季新茶,冲淡了雅间凝重的氛围。

稚善问:“李二哥,你住在上京吗?这些年怎的从未遇到过你?”

李方圆娓娓道来,绛州陷落那一年他东行拜师,考入登封的嵩阳书院,今年初参加春试,进士及第。因此满打满算他在上京也就住了几个月,两人没有机会遇见也是常事。

说起这些他甚是谦虚:“在那之后我得以进入直史馆,参与典籍编修,现在想来真是运气加身,也多亏了圣上赏识。”

馆职可是出文臣清要的好地方,将来前途一片光明,稚善真心夸赞了几句,旋即想到自己的学堂正缺这么一位学富五车又值得信赖之人!

“不知李二哥有没有兴趣,来我开办的学堂担任教习先生?”

“具体薪酬我们可以谈,除此之外学生缴的束修统统归你,我这边还管一顿午食,文房四宝的话,你可以指定铺子我去购买,或是你自己买了之后我把银钱给你。”稚善说着,有点失了底气。

——李二哥如今炙手可热,怕是不少权贵都想与之结交,他看得上她这点蝇头小利吗?

稚善声音低下去:“主要是我那边的孩子活泼好问,有些奇思妙想把我们几个难住,不知如何回答。我想着李二哥满腹经纶,博古通今,或许可以为孩子们解惑。”

“薛妹妹不愧是扶风薛氏之后,具有先辈遗风。”李方圆温和地笑着,“那我以后称你一声山长了。”

稚善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你答应啦?太好了!!”

往日金金总是开玩笑叫她山长,稚善还没觉得有什么。今日被李二哥这么一称呼,稚善顿时感觉肩上的担子重了几分,当然,心潮更是澎湃。

“李二哥,真是多谢你,我和我的几个朋友正为此事发愁呢,你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李方圆不卑不亢地说:“少时家贫,多亏令堂看在姨母的面子上屡屡接济我们,令尊又为家父找了活计,家中有了进项,我才能拿得出束修和盘缠,得以进入嵩阳书院。因此,是我该谢谢薛妹妹。”

青年顿了顿,又道:“方才你说姨母随你入京,是为了投奔你舅家?如今可还在舅家住着?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找我。”

稚善面上闪过一丝复杂情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