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好女人至少要拥有三段婚姻26 - 救我于世间水火 - 简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39章好女人至少要拥有三段婚姻26

朵儿姐惊呼一声,手脚瘫软按直直往下倒,幸亏被旁边人扶到椅子上靠着。

谢寒梅吩咐:“点一队人去衙门口守着,轮流来报消息。”

说完,又端起小几上的冷茶,泼到朵儿姐脸上。

朵儿姐脸色煞白地醒来,被一道清凌凌的声音点醒:“现在还不是昏厥害怕的时候。”

朵儿姐抹了把脸,努力支起身子,“对,不是软弱的时候。我如今脑子混沌,一时之间想不到主意,你说,我都听你的,我们怎么办?”

“先去找个状师。”谢寒梅拉着人上了马车,先去找名声最大的状师。

状师一听她们自报家门,就知道她们为何而来。状师围绕着衙门居住,消息比他们当事人还灵通。看到奉上的厚礼,状师非常愿意指点。

“你家的事情牵扯官员,若无必胜把握,无人愿意接手。游击将军从五品,附郭县令不过七品,咱们这位老父母,滑不留手,已经放出风声病了。实际早已从后面进出知府衙门,估计求到了知府大人名下。知府大人正四品,事情又发生在他治下,接手审案名正言顺。”

“知府大人性情如何,我等小民如无头苍蝇四处乱撞,还请指点。”谢寒梅恳切地推了一块小金条过去。

状师轻笑,“知府大人乃是进士出身,雅好书画,最喜颜真卿,常以之自比。”

“衙门可有先生相熟的人,烦请引见。”又是一根小金条递过去。

状师可太高兴了,平常人家即便走投无路也瞧不上他们这些状师,少有这么大方的。唉,看在她们一出事情就知道找懂行的人打听,估计是真有能耐,状师笑着从袖子里摸出一封名刺递过去,指点他们去找某师爷。

谢寒梅等人在状师这里问清了衙门审案的门道,又去了他引见的师爷那里。师爷收了名帖,告知第一要保证花果的身份,必须是良民。良民杀人和奴仆杀人,罪过、量刑天差地别。第二,可以利用学子、百姓造势。

“听闻大人以颜公自比,会不会弄巧成拙?”谢寒梅不敢放手动作,计策要根据人的性格来制定,要是知府不吃这一套,她们就是老寿星上吊。

师爷皮笑肉不笑得用眼神示意他们送来的表礼,绸缎下面是真金白银。看在银子的份上,师爷也不会故意说谎为难。

谢寒梅连忙道歉加道谢,谢过师爷之后,叫了守在衙门口的人来问,知府大人已经觉决定三日后过堂。

朵儿姐跟着跑了一天,已经疲累不堪。谢寒梅知道她遭受如此打击,不见到果子不能放心,又允她随意支取柜上银钱,争取能进牢里见果子一面。

谢寒梅自己则去找董秀才,董秀才中了举人,也到府学读书。把事情和董秀才说了,请他在同窗中帮忙散布消息,仗义发声。

出了董秀才这边的家门,她就没有认识的人可以找了。谢寒梅让人把府学里素有名声的人都列出来,自己带着人一一投书。学生最是天真纯善,相信世间自有公道。

同时,谢寒梅又找了说书先生,定下最新段子,花钱让他们在各处演说。说书先生们也很乐意,男风、将军、人命……这么多噱头加在一起,即便不花钱,也是说书先生的必选项目。

忙碌一夜之后,谢寒梅撑着脑袋小憩,如今脑子昏昏沉沉,想不起自己还有什么没有安排到。

朵儿姐红肿着双眼回来,谢寒梅问:“果子怎么样?”

“被打了一顿杀威棒,我送了金疮药进去。牢里也托人收拾干净了,有干净衣裳吃食。”

“嗯,还没到绝路。坐吧,和我详细说说,究竟怎么回事儿?”事情一出,着急忙慌立刻想办法,还没来及问细节。

朵儿姐疲惫得靠在椅子上:“果子送江公子一行送到成都府,从街上过的时候,也是光鲜体面。被楼上吃饭的游击将军见了,赞叹了一句好容色。旁人自然知道他的癖好,有心人自去打听果子的来历。有上门引见的,被果子赶了出去。他出门都带着人,又有一点拳脚功夫在身上,游击将军一时无法得手。”

“那个老王八不知从哪儿得的消息,认出果子,回灌县找到我娘,哄她来成都府,又拿她哄果子出门。她亲手递给果子加了蒙汗药的茶水……药倒的果子,是被那王八蛋亲自扛到将军府的。”朵儿姐说起细节,恨得牙齿咯咯作响。她以为自己能控制住情绪,却不想这种烂事,无论说几遍,都恨得牙痒痒。

谢寒梅坐过去,轻轻拥住她,抚摸着她的后背。

“哭吧,就这一会儿,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朵儿姐抱着谢寒梅嚎啕,鼻涕眼泪直往她身上擦。果真只是片刻,门外传来敲门声,“东家,守在衙门口的人回来了。”

朵儿姐立刻坐直了,拿帕子擦干净脸,深深呼吸、调节情绪。

成年人的世界,崩溃也是卡着时间的。

谢寒梅扬声叫人进来,来人禀告了府学串联的情况,也说今早已经确定有几个说书先生要开讲这桩案子。

谢寒梅起身,点了人马,吩咐道:“把花大两口子绑了,送到衙门去。”

朵儿姐也跟着起身,却被谢寒梅按住,“你悲痛欲绝、卧病在床,事情由我出面。”

朵儿姐从喉咙里挤出一个“嗯”字,紧紧握着谢寒梅的手,多谢的话不用再说,谢寒梅对他们姐弟的恩情,又岂是一个谢字能抵消的。

朵儿姐明白,世人最爱拿孝道苛责人,这种猪狗不如的父母,也有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事情还少由东家谢寒梅出面更好,不能让果子在如此危险的境地,再冒被人指责不孝的道德风险。

谢寒梅把花大两口子送进衙门,罪名是强撸良家。“大人明鉴,虽然这两人是花果的父母,可花果是我店里雇工,正经签了契书的。花大乃一赌徒,常年偷鸡摸狗,乃我灌县牢狱常客,衙门自有记载。花果本是良民,本人强掳奸淫,为保命反抗,自卫伤人,情有可原,请大人明鉴。”

谢寒梅奉上一应证据,还有长长的证人名单,包括灌县老家街坊、依江春的伙计、衙门老吏等等。一应文书写得齐整,若是知府大人要判,当场能入卷宗那种齐整。

可是,这不是证据的事情,甚至不是真相的事情。知府大人一拍惊堂木,“此案复杂,案子本官接了,容后再审。”

谢寒梅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只能继续往衙门塞银子。又把今天她来状告的事情,当成说书的新素材,为少年自卫案添上新剧情。

回到后衙,知府摇头叹息,“这些人啊……死的可是朝廷命官。”若是个富商老爷,知府就为民做主了。可死了是从五品的朝廷命官啊。游击将军的遗孀还来知府衙门哭诉过,求他一定秉公执法,杀了那个小子。当时游击将军被杀,花果换了衣裳都从将军府跑出来了,一路被人追到县衙,才没被将军府的人当街打死。

知县是等事情发生了,才弄清楚原委,不敢沾手,把烫手山芋送到了知府衙门。

知府也麻啊,这种事情,秉公得罪同僚,不秉公,有碍官声啊。

小厮快步走来,递上一份文书,“大人,这是府学学子的请愿书。”

知府接过一看,头更疼了,“这些年轻人,不知轻重!”

学子掺和进来,舆论就不好说了,很容易闹大的。学生是最热血上头的群体,不能任由他们乱来。知府整了整衣冠,吩咐道:“备轿,本官去府学一趟。”

转头,看见小厮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知府冷哼一声:“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小的从街上过,听到茶楼有说书先生正讲这案子了,听说,成都府几乎所有的说书人都在讲。”

知府听闻此言,立刻明白有人背后推动,怒从胸中起:“刁民!刁民!他们这是要逼迫本官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