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第147章帝心难测 -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 - 上山打老虎额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147.第147章帝心难测

第147章帝心难测

朱元璋人等,飞马至驿站前。

驿站这儿,已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以上元县县令吴琛为首,其余诸县令、县丞、县尉人等,纷纷上前,他们只当为首的朱元璋骑行之人,乃应天府府尹的先锋护卫。

只是他们心里却不由得咋舌,杨公好排场啊!于是不自由主的,生出了惭愧之心。

也有人心里犯嘀咕,总觉得这些人和应天府衙的人有些不同。

只是眼下,也只好宁可杀错一千,不可放过一人了。即便觉得有什么问题,可倘若当真是杨公的大驾,自己若是啰嗦什么,就是冲撞了上官。

“下官恭迎杨公。”众人朗声道。

朱元璋坐在马上,却不由得一愣。

他一脸匪夷所思之色。

杨公……是谁?

后头的徐达,只是冷冷的模样,跟在朱元璋的身侧,却是戒备起来。

倒是那胡惟庸,脸色微微一变,他咳嗽,皱着眉头,正要开口提示。

朱元璋却道:“你们是谁?”

吴琛上前,笑意盈人地道:“回禀杨公,下官吴琛,在此恭候杨公多时,杨公巡视栖霞……舟车劳顿,我等在此……”

朱元璋大笑:“是吗,这样说来,这驿站却是住不得了?”

吴琛脸色一变,随即察觉到异样,道:“你们……你们是谁……大胆……这里是官驿,休要在此造次,速速退去。”

后头的众官与士绅、耆老们已是议论纷纷,窃窃私语。

原来竟是迎错了人。

朱元璋看一眼吴琛道:“伱是上元县县令,却为何来此迎候应天府尹,这里应该不是你的治下吧。”

吴琛方才还毕恭毕敬的,现在已把笑脸收了起来,一副无所谓的模样,道:“上元县和江宁县,都在应天府的治下,上官巡差至此,做下官的,在此迎候,乃是理所应当。”

听罢,徐达和胡惟庸都紧张地看向朱元璋,心口不自觉的提起了一口气。

他们本以为,朱元璋必要雷霆震怒,谁料朱元璋却笑了:“好,好,好,你们好的很。”

他们心口提着的那口气还未落下,却见朱元璋再没有多说什么,已拨了马,只道了一句:“走。”

走?

徐达和胡惟庸皆是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可朱元璋似乎对此,不以为意,竟当真拨马直接走了。

后头的众骑,再顾不得其他,连忙追赶上去。

倒是这吴琛,看着他们匆匆离开的背影,却是忍不住的露出了沮丧之色,口里不由得道:“真是岂有此理,差点还以为是杨公……”

倒是身后一人上前来,低声道:“这些人,看上去也不是寻常之辈。”

吴琛道:“可能是京中五军都督府的军将吧,更或者是哪家的侯爷也不一定。”

只是吴琛依旧摆出无所谓的样子,现官不如现管,对他而言,杨公才是他的天,其余之人,只要他不犯差错,谁能奈何?

于是收起其他心思,大声呼道:“大家打起精神,只怕杨公,后脚即到了。”

…………

朱元璋一路勒马飞驰,连走数里,才慢慢地放慢了马速,慢步而行。

徐达飞马追上来,却见朱元璋已是一脸悲怆之色。

徐达讪讪道:“陛下……宽仁……”

朱元璋看着前方,目光却是有些悠远,像是追思着什么,突的道:“朕在想一件事。”

徐达道:“还请陛下示下。”

朱元璋看他一眼道:“魏国公莫不闻当初河南之事吗?”

徐达的眉头微微一挑,骤然之间,仿佛明白了。    这其实是元末时期,一个假钦差的事件,当时天下已经崩坏,四处烽火,而那时候,却有一个叫范孟的人冒充钦差,进入河南行省,连夜用假圣旨直接杀了当时河南行省的平章政事月禄帖木儿、左丞劫烈、理问金刚奴、郎中完者秃黑的儿、都事拜住,河南廉访使秃满,汴梁路总管撒思麻、万户完者不花人等。

一夜之间,这些河南最高的文武官,居然就凭一份假圣旨,就杀了个一干二净,居然无人敢反抗。

接着,范孟这些人又在第二天,假传了一份新圣旨,自封自己为河南都元帅,当真在那河南开封,做了土皇帝,直到很久之后,才事情泄露。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范孟等人,随意杀死当地的蒙古官吏,也无人敢过问,甚至驻扎在当地的蒙古军马,亦是无一人敢妄动。

朱元璋神色幽幽地道:“那鞑子,人人都说他们壮勇,可做了官,却也都成了那畏手畏脚,处处仰看上命,哪怕刀架在了脖子上,也是任人宰割,绝不敢怀疑上命。朕以为,我大明新朝初立,会有所不同,可现在看来,今日若来了一个范孟,亦可得手。”

徐达听罢,也不由感触地叹道:“臣也没想到,一个应天府府尹,竟有这样的声势,只怕陛下出巡,也不过如此了。”

朱元璋笑道:“可笑,真是可笑。朕也看过经史,他们对于皇帝出巡,深恶痛绝,恨得咬牙切齿,都说四处巡视,必为昏君,加重百姓负担。以至朕出宫来,都不敢大肆铺张,处处谨慎。反是他们这些行径,岂不是成了这天下一个个的小皇帝?他们出巡四处,难道就不加重负担吗?那驿站里那样的人,还有所备的水酒,以及迎来往送的供奉之物,又是从何而来?”

徐达却是露出了不解之色,不由道:“既如此,陛下为何不将他们拿下……以儆效尤。”

朱元璋则是脸色平静地道:“再等等看吧,朕要再想一想,也要再看一看。”

说着,他指着远处,道:“渡了河,便应该是栖霞了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