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电池行业的动荡以及5G时代
第517章电池行业的动荡以及5g时代
太平洋对岸的美国,特斯拉总部,马斯克站着用单手托着下巴,看着眼前的这一辆海蓝sr3!
全球首发第一批五百辆海蓝sr3其中的一辆!
光看这车的外观,就能见识到海蓝汽车的汽车设计实例,外观极为拉风,而且带有海蓝汽车一贯以来的设计语言:科幻属性极为浓郁。
光看外观,这车就不像是现实存在的,反而更像是科幻电影里的产物!
当然,外观并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至少不是业内人士关注的重点。
业内人士关注的更多的还是这款海蓝sr3跑车上搭载的第二代l4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以及最近一段时间吹的神乎其技的海神电池系统:一种氧化聚合物固态电池!
此时,他一旁的工程师说着:“自从我们在华夏采购到了这辆车后,第一时间就用专机空运回来,并进行了紧急测试!”
“根据我们的测试,他们在续航上并没有说话,我们在充满电后进行了续航测试,足足跑了一千四百五十公里才耗尽了电量!”
“虽然我们在测试里并没有开启空调,也没有进行急速驾驶以及频繁减加速,而是维持匀速驾驶,但这也是测试的常态!”
“他们的海神固态电池系统,真的和他们说的一样,能量密度至少是七百瓦时每公斤,要不然以海蓝sr3的电池组重量,是不可能做到一千四百多公里的续航的。”
“这已经是我们采用的宁代半固态电池的三百五十瓦时每公斤的两倍了!”
特斯拉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成为了宁代电池的首批半固态电池客户,特斯拉把半固态电池用在了他们的新款车型上,让顶配的长续航版本做到了七百公里的续航,足以比肩海蓝汽车的前面两代的车型!
但是马斯克看着眼前这台海蓝sr3跑车,心中不由得叹气!
按照各方面的情报消息来看,海蓝汽车旗下的海蓝电池,大概率明年就能够完成固态电池的工厂建设然后开始大规模批量生产。
到时候,海蓝汽车的各车型肯定也会大规模用上这个氧化聚合物固态电池,其续航将会大幅度提升!
高配车型有可能达到一千公里以上甚至更多!
再加上这个海神电池系统的极致安全性,那么明年他们特斯拉将会在华夏以及欧洲市场上面临更艰难的竞争。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美国市场依旧不会失守!
这还需要多谢通用和福特在前两年的‘大胆举措’,直接给海蓝汽车弄了个百分百的汽车关税,尽管通用和福特是为了保护他们自己的燃油车市场份额,但是这同样也给了特斯拉一个很不错的市场保护。
甚至都促进了特斯拉和海蓝汽车的战略合作,促成了特斯拉沪城工程,海蓝墨西哥工厂的成立,并在这两个工厂里各自交叉持股百分之三十。
如今特斯拉的沪城工厂已经量产,并向华夏市场乃至日韩、东盟等地区的市场进行供货,这也是特斯拉今年的销量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
而海蓝墨西哥工厂如今的建设也进入了尾声,预计今年年底将会进行投产!
这个海蓝汽车墨西哥工厂一方面是为了墨西哥市场,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曲线进入美国市场……当然,考虑到各种阻碍问题,后续这个墨西哥工厂将会作为一个单独的子公司,针对墨西哥以及美国甚至加拿大市场都推出单独的电动车品牌,披上墨西哥国产电动车的名头。
在当地进行一定的本地化,甚至推出专门的本地品牌,这是海蓝汽车在全球运营里的一个重要举措。
主要是在部分比较限制比较大的地区里是规避各类乱七八糟的影响!
所以换个牌子卖!
海蓝汽车虽然名头大,全球知名,但是树大招风,人家一看你这海蓝汽车的牌子,就知道你是一家华夏汽车品牌,而不少国家针对华夏品牌其实有防备,尤其是汽车这种大件工业消费品。
于是乎,海蓝汽车内部启动了子品牌计划!
通过在海外的子公司设立新品牌进行宣传和销售!
比如在泰国,海蓝汽车在当地的子公司‘海蓝泰国’,就专门推出来一个面向东盟市场的子品牌:aila,音译过来就是艾拉。
在当地宣传的可是泰国自主品牌,东盟自主电动车新势力品牌!
并针对东盟地区的市场特性,比如低价、潮湿、夏季温度高、电网设施不完善等诸多特性,推出了首款本土化车型:主打当地的中低端市场。
为了控制成本,还用上了海蓝汽车品牌已经淘汰的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比较低,性价比比较高,非常适合中低端车型使用。
同时也没有使用l4乃是l3级别的自动驾驶驾驶,而是继续沿用老旧的l2+的辅助驾驶,高端自动驾驶的硬件成本也挺贵的,高端的激光雷达、算力芯片都不便宜,要控制成本的话,就不能盲目的上这些好东西!
此外也要和海蓝品牌的车型拉开性能差距!
十多万的车型如果都能用l3级别的辅助驾驶,当地消费者也就失去了一大购买更昂贵,二十大几万,甚至三四十万的海蓝车型的理由了。
其他的一些零配件也是能简配就简配!
严重各种简配后,海蓝汽车就搞出来了售价只需要十多万的艾拉车型。
主打十多万售价的中低端市场,面向东盟当地市场……东盟地区的整体经济比较落后,消费能力有限,高端的海蓝汽车年销量达到一定数量后就上不去了。
这是海蓝汽车在当地推出中低端子品牌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个艾拉品牌,实际上就是把早期的海蓝汽车的构架,再进行严重减配后再推向市场,有点类似早些年大众在华夏卖桑塔纳的感觉。
海蓝品牌要维持高端,自然不可能做这些低端生意,但是当地市场又有需求,所以在海外搞个当地的子品牌来进行运营。
还别说,这个艾拉子品牌去年年底在东盟地区正式推出后,获得的正面反响很大,并迅速买到了东盟其他地区的市场。
未来,海蓝汽车在印尼的汽车工厂也会投产这一品牌。
海蓝汽车希望能够用艾拉这个子品牌,大量占据东盟地区的汽车市场,把在当地依旧在占据巨大优势的日系汽车品牌给挤出去。
而在中美洲以及北美洲市场也会这么做,海蓝汽车将会依托墨西哥工厂,推出符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的子品牌:mite,音译是‘米特’。
海蓝墨西哥工厂也会生产‘米特’品牌的车型……当然,这个米特品牌其实也是使用海蓝中型轿车以及中型suv的核心构架,然后换个外壳和内饰而已,核心的东西还是那一套。
墨西哥工厂,采取的是一个工厂同时生产两个品牌的策略!
此外新的米特品牌,还会推出海蓝汽车旗下的第一代皮卡车型,这款车型是专门针对美洲市场而推出的,因为美洲市场里皮卡的需求一直都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