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水果造车,库克奔赴深城
第628章水果造车,库克奔赴深城
太平洋对岸,水果总部。
库克和水果公司的几个高管正在围看前方的一辆造型颇有科幻感,有些类似轿跑一样的四轮四门轿车。
眼前的这辆的轿车,正是水果公司耗时多年打造的智能电动车!
库克更是围着这车转了好几圈,然后还上车坐着,不仅仅是驾驶位,副驾驶以及后排座位他都亲自一一体验。
在库克之后,公司的其他高管也陆续上车体验顺。
水果公司的一区高管如此重视这辆车,实乃这款车乃是水果公司最近几年来精心打造,也是耗资极为庞大的核心项目。
水果公司很早就说要搞智能电动车了,但是早期的时候有所犹豫……毕竟水果公司做硬件,一向来吸引掌控供应链以及核心零部件的。
做个手机,他们都自己设计soc,现在的笔记本电脑也推出了他们自己的m1系列cpu,其他的一些核心零部件大多也有非常强的掌控力。
水果公司的智能终端供应链,也是属于地球上能够名列前排的供应链了,就连早期的智云集团的供应链建设,其实也大幅度参考了水果公司的供应链体系,只不过智云集团的供应链体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很快就超越了水果公司的供应链。
智云集团遍布全球的供应链体系,是依托于全球卫星通讯网络、直接深入到各供应链厂商的大量传感器终端,国内以及各国的大量经销商销售体系,自有以及合作物流公司的运输体系,最终打造出来了一张覆盖全球,高度智能化的供应链网络。
这个供应链网络,承担着智云集团的所有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不仅仅是产品的产品,也包括零部件甚至一些原材料的运转。
这种级别的供应链网络,是目前的水果公司眼红无比的……其实他们也反过来学着智云集团的供应链体系持续改进更新他们的供应链网络呢。
同样搭建了全球的卫星通讯网络以及遍布全球的感应器,销售体系,只不过规模要比智云集团的供应链网络小很多,先进程度也差一些,卫星网络也要租用……他们旗下可没有卫星通讯公司,使用的乃是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公司的星链网络。
作为一家高度重视供应链的企业,而库克本身也是极为擅长供应链事务的高管,他们对供应链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然而……
在智能电动车这一块上,他们在供应链里话语权就太低了。
如智能电动车的智能两个字……这就需要辅助驾驶技术,就算搞不来l4级别的自动驾驶驾驶,他们也是想要开发l3级别的辅助驾驶的,这其实也是水果公司这几年里大规模采购apo系列显卡,自行搞人工智能技术的缘故之一。
有很多人猜测水果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里的投入,是为了搞一些大型生成ai之类,搞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助理,就如同yunai或gtai一样。
但实际上,水果公司搞人工智能的目的,其实和智云集团搞人工智能的目的高度雷同:他们之所以花费巨资搞人工智能,是为了打造智能电动车,虚拟设备以及智能机器人。
只不过,水果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里的技术推进比较缓慢,别说跟上智云集团的步伐了,就连谷狗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都比不上。
自己研发底层的核心算法进度缓慢,所以水果公司就开始了两条腿走路……一边自研核心算法,一边直接用智云集团开源的大数据模型进行训练。
智云集团为了卖各类算力芯片,尤其是apo系列显卡,可是先后开源了十多种人工智能算法。
除了gtai这种大型生成式ai外,还有用于机械臂等各种领域的模型,甚至连用于辅驾驶领域的模型其实都公布了一个……只不过其技术水平略微差一些。
而水果公司呢,就是用这个智云集团开源的辅助驾驶的算法,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进,优化,然后用来训练。
讲道理,因为使用的算法是开源的算法,所以倒是不用担心被卡脖子……这算法的代码人家智云集团直接开放免费下载,是个人都能下载研究或使用,包括用于商业领域。
甚至,智云集团在开源的时候,都不要求其他使用了这些开源算法的企业或个人,也要公布授权他们自己的改进研究成果……传统开源的话,一般都要求其他人在开源程序上的改进或优化,也要进行公布并开源的。
但是智云集团在开源的这些人工智能算法上,并不要求其他人或企业公布根据开源算法的成果……
说白了,这其实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开源,而是智云集团直接把一堆早期技术水平的人工智能算法,直接免费公布,准许任何人或企业研究乃至商用。
当然,智云集团自然不是来做慈善的……所有的这些算法,都只能运行在智云集团的ycua框架内,意思就是,只能运行在智云集团的算力芯片上。
这一切,都是智云集团为了卖算力芯片而已!
很多公司都是拿着这些免费公开的算法进行优化,改进研究,然后用于商业用途的。
水果公司也不例外!
而且他们的优化改进成果还算不错,大笔资金砸下去,挖了无数人才,费尽心思之后其训练出来的辅助驾驶模型,性能上已经能够达到l2+的级别了。
在算法领域里,是不用担心被卡脖子的……问题是,运行这个算法,就需要采购智云集团旗下的px系列中大型终端算力芯片。
尽管智云集团的算力芯片,号称是全球敞开了卖,但是不管怎么样,都要看徐申学的脸色啊!
而其他核心零部件上,成本大头的动力电池也不好弄……目前地球上技术最先进的动力电池,首选是海蓝汽车旗下的固态电池,其次是宁代电池那边半固态电池,这个技术来源其实也是海蓝汽车。
水果公司做产品,要么就做最顶级的产品,也只要最顶级的零配件,所以只考虑这两种动力电池,其他什么传统液态锂电池,它们是不会考虑的……太低端。
其中的宁代电池里的半固态电池好办,除了通用和福特这两家早年出力推动海蓝汽车在美销售百分百关税的公司外,其他公司都能敞开了采购,水果公司也不例外。
而固态电池,徐申学早已经对外界承诺过,最迟明年,海蓝汽车集团的旗下的固态电池,就会有部分产能对外供应……只是到时候外销的产能不会太多,不仅仅价格会很贵,也需要抢产能。
其实水果公司也联系了松下以及lg化学,向他求购半固态电池,乃至合作搞固态电池……但是难度很大。
半固态电池都还好,他们这两家咬咬牙,也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搞出来并量产。
但是固态电池……尤其是海蓝汽车的那种连锂金属都不需要的混合氧化聚合物固态电池,他们真心搞不出来!
他们现在连这个海神电池系统的技术原理都还没搞明白,也没搞清楚这个电池用的正负极材料到底是个啥啊……人家海蓝汽车集团,甚至都没有申请过这种材料的专利,更别说公布什么技术路线了。
其他公司的研究人员,连这个固态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到底是个啥都还没搞清楚,谈何仿制这个非锂金属固态电池啊。
而传统三大技术路线里的锂金属固态电池,研究起来也是困难重重,想要实现商业化量产极为困难。
——————
智能电动车里最核心的两个零部件,算力芯片以及动力电池,水果公司都得对外采购,而且是只能向徐申学的公司采购……这必然会导致不小的供应链风险,并且会极大的压缩毛利率。
成本大头的动力电池都要采购,这成本可就不好控制了。
而其他零部件上,则是依赖性没那么强,电机方面他们收购了一家公司自研,搞的也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