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出自同一师门
一路激荡,队伍如同破晓的曙光,自西直门涌出,而那玉泉山,宛如仙境般,静候在门外!
宫中的琼浆玉液,皆源自玉泉之巅,使得西直门也披上了一层“水门”的神秘面纱!
踏出西直门,沿途行至数里,玉泉山的轮廓便如梦似幻地映入眼帘!
清晨的微光轻轻洒落,薄雾缭绕,仿佛给玉泉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龙泉观亦隐约于山间云雾之中。
一路跋涉,近一个时辰的行进,王守仁虽步行跟随,却依旧步伐矫健,气定神闲,宛如山间猎豹,速度不减。
再往前数里,便至龙泉观前。
山门之外,几位道人搭建的草庐,宛如仙界接待所,静静地等待着来客。见有行人至,误以为只是普通的香客,并未多加理会。
林蒙下车,轻摇折扇,身后门生们亦步亦趋,王守仁的突然出现,让队伍显得格外突兀。林蒙仅是一瞥,便将这份尴尬轻轻掠过。
徐经在林蒙的暗示下,上前向道人递上了林家的名帖。
道人接过名帖,脸色一变,目光从林蒙身上移开,似乎对他刮目相看,亲自引领着林蒙一行人踏入山门。
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登,穿过玉皇殿,即便在香火鼎盛的清晨,也只见寥寥数人。
穿过老律堂、丘祖殿,道人们渐渐多了起来,几个道童守在邱祖殿的月洞口,接引道人与他们低声耳语。
一个道童傲慢地宣布:“再往里走,便是师尊的修行圣地,非寻常人可至。林居士,请随我,师尊在三清阁等候。”
门生与仆从,不得擅入。
林蒙回首,眼中流露出对门生们的怜惜。
然而,这趟带着一众儒生前来,似乎颇有几分挑战仙界的意味。这几个道童的跋扈,更是让林蒙心中不悦,似乎比他林蒙还要张扬几分。
欧阳志等人听后,便安静地站在门外,等候吩咐,而王守仁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那道童口中的“师尊”,难道是传说中的普济真人?普济真人,竟会亲自接见这林公子?他不是已经闭关多年,不见外客了吗?
此刻,林蒙已踏入月洞,随着道童步入三清阁。
三清阁以花岗石仿木结构构建,六层楼高,直插云霄。步入阁中,拱形的石门窗上浮雕精美,回廊环绕,螺旋形的石阶盘旋而上,直至阁顶。
林蒙沿着石阶攀登,沿途便见道家圣贤的雕像,汉白玉雕刻,古朴典雅,面容庄重,衣纹流畅如生。
直至阁顶,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似乎已等候多时,期待地注视着他。
这位老人,自然就是传说中的普济真人喻道纯。
在龙泉观的静谧深处,喻道纯苦心孤诣,三番五次地邀请林蒙前来,却如石沉大海,毫无回音。本以为缘分未到,他并未强求,然而每当翻阅林蒙的经文,心中便如同被闪电击中,那份震撼,宛如瑰宝般熠熠生辉!
无奈之下,他只得悄悄与录道司通气,借助通政司的力量,向太皇太后身边的宦官王艳暗中施压,这才历经千辛万苦,将林蒙请到了龙泉观。
喻道纯邀请林蒙,本是想一睹这位神秘人物的真容。
然而,当亲眼见到林蒙时,他那颗早已准备好的心,竟不禁微微失落。
原来,这位传说中的高人,竟如此年轻!尽管心中已有预期,但见到真人,依旧略感失望。
因为林蒙这小子,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时尚达人,鲜衣怒马,哪里有一丝一毫修道者的风范?
一个心无道念之人,怎能写出如此惊世之作?
未等行礼,喻道纯便直截了当地发问:“清静无为,究竟何解?”
林蒙心中暗笑,这位老道士,似乎是要考较自己的道行。
他坦然回答:“不知。”
“……”场面顿时尴尬至极。
若细心观察,会发现喻道纯的白须微微颤抖。
“不知?”喻道纯心中疑惑,这经书,难道真是凭空而出?
他不禁问道:“道友竟未曾涉猎过道学?”
林蒙不忍欺骗,正色对喻道纯说:“未曾。”
喻道纯竟然喜形于色,兴奋地说:“这才是真正的隐士啊,道友深藏不露,这不正是清静无为的境界吗?”
“……”林蒙真是哭笑不得。
这也能算清静无为?我只是说了实话,怎么就变成了深不可测的高人?
然而,林蒙深知,这位普济真人,正是太皇太后改变态度的关键。喻道纯作为一位深谙道学理论的道士,实属难得,而正一道早已偏离了清静无为的宗旨,变得世俗起来。
正一道如今更注重红尘俗世,诸如娶妻生子、占卜算命、超度亡灵、书写符箓等,甚至还有风水先生的风水勘察,他们可谓样样精通。
这位普济真人显然更专注于道学理论,是个不懂得圆滑世故的老实人。因此,林蒙心中对这位真人颇有一丝敬意。
喻道纯则带着一丝狡黠的笑容注视着林蒙,心中想,既然道友已表示未曾涉猎道学,更不知清静无为,那么,道友的境界正好符合“无所为”的箴言,倒也不便再与他探讨道学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笑容可掬地问道:“《道德真经集义》,又是从何而来?”
说着,他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林蒙,仿佛想要洞察他内心的每一个细微波动。
林蒙轻松一笑,回答道:“转念之间,便有了灵感。”
反正现在局面如此,而且他脸皮厚,撒谎起来,也毫无破绽可言。
在这幽深的古老洞府之中,一双历经沧桑、如今布满纹路的眼睛,突然间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奇与疑惑,老人轻声吐露:“仅仅是心血来潮,便有了这般的奇思妙想?这……未免太过匪夷所思。道友,实话不瞒你……”他微微顿了顿,话语间透着深意:“我心中一直萦绕着这个疑问,这经文之深,早已超越当今诸多道门之上,而你,却是如此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