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权谋之巅,墙倒众推如潮 - 古代之败家儿子 - 鸡蛋羹鸡蛋羹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29章权谋之巅,墙倒众推如潮

当马文升不怀好意地吐出“刘大夏”三字,整个朝堂仿佛瞬间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君子之誉,在众人眼中瞬间崩塌。

谢迁愤然一声怒吼,犹如晴天霹雳。

刘健的面容依旧冷峻,如同千年寒冰,不露半分情绪。

李东阳沉默不语,但那铁青的面庞,早已是声嘶力竭的呐喊。

曾经对他顶礼膜拜的御史、科道、给事中、翰林们,此刻眼中只剩下憎恶与失望。

炫耀才华,如同双刃剑,既能赢得名声,跻身君子之列,却也可能一步踏错,沦为千古罪人。

如今,刘大夏便是那一步之遥的罪人。

他双腿一软,如同一只被抽空的猎物,颓然瘫坐在地,嘴里嗫嚅着,试图辩解,却发现自己的口才在这关键时刻,变得如此无力。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眼前愤怒的人群,嘴角颤抖,眼眸惊恐地放大,却无能为力。

弘治皇帝的脸色铁青,他怒目圆睁,直视刘大夏:“身为兵部职林司郎中,海图、造船之法,皆是你掌管,为何会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臣……臣……”刘大夏脸色苍白,不敢直视皇帝的怒火。

接下来,一股更可怕的真相,如同一道惊雷,即将劈开他的谎言。

他匍匐在地,身体筛糠般颤抖,颤声道:“臣该死!”

“陛下!”一名御史愤然站出,大声揭露:“臣听闻,成化年间,刘大夏竟一把火烧光所有海图,目的只为阻止兵部尚书项忠得逞。先帝曾有意重振西洋,刘大夏却自作主张,将无数心血付之一炬。此事流传甚广,刘大夏更是从未否认!”

弘治皇帝震惊至极,瞬间悟出了真相。

若刘大夏只是失职,或许还能归咎于下属疏忽,但如今……这已不仅仅是失职,而是这位自诩为民请命的官员,为了名利,竟不惜焚毁无数金银、粮食,以及前人无数心血。

“哈哈哈……”弘治皇帝冷笑几声,眼眸中闪烁着难以言喻的愤怒。

一时间,朝堂上空气凝滞,众人屏息以待。

刘大夏感受到皇帝的怒火,低下头,不断磕头,声声“臣该死”如同一声声哀嚎。

显然,他已无话可说,也无颜可辩。

“畜生!”弘治皇帝眼中寒光一闪,一脚猛地踹向刘大夏的后脑。

他从未对大臣有过如此举动,但今日,他实在忍无可忍。

这一脚,力道十足,刘大夏的头颅失去控制,狠狠撞在冰冷的铜砖上,额头瞬间鲜血淋漓,鲜红的血液如泉涌般流淌。

他不敢触碰那染血的布料,任由血珠顺着脸颊滑落,犹如一条受伤的野兽,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嚎。然而,在这凄厉的叫声中,再无一丝同情之音回荡。

林蒙,你这是自掘坟墓啊!

这简直是在往绝路上走!

然而,又能怎样呢?

林蒙冷漠地注视着这一切,刘大夏烧毁海图,究竟是因私欲还是为了追求名利,这一切都已不再重要。

三宝太监毕生心血,在刘大夏手中付之一炬,单凭这一点,他已足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来人,将他押送至北镇抚司诏狱,通知牟斌,三日内,朕要他的供词!”

刘大夏心灰意冷。

他原本以为,最坏的结局不过是罢官归隐,却未曾料到,他的命运竟会跌入诏狱的深渊。

即便在牟斌指挥使治下的锦衣卫,也不再像往日那般冷酷无情,但一旦成为陛下亲自下令捉拿的钦犯,一旦踏入诏狱,便是九死一生。他忍不住开口求饶。

“陛下,求您饶命……”

然而,无人理会他的哀求,一群身穿锦衣的校尉冲入殿中,将他如同拖死狗一般拖了出去:“陛下,陛下……”

刘大夏的哀嚎在殿外渐行渐远。

然而,在场的满朝文武,再无一人为他发声,哪怕是与他交好的同僚,此刻也冷眼旁观,仿佛他只是个陌生人。

弘治皇帝愤怒至极,深吸一口气。

“没了海图,没了造船的秘籍,那就从零开始!没有前人的经验,没有祖先的智慧,这片大海,我们也要征服!兵部,立即拿出下西洋的详细策略,要迅速,各部门都要全力协助,尤其是户部,不要担心财力物力,文皇帝能开辟西洋,朕也能,文皇帝能从无到有,朕也能!”

“臣遵旨。”马文升毫不犹豫,他深知,下西洋的征程已刻不容缓,任何阻拦者,都将付出生命的代价。

李东阳作为户部尚书,也毅然站出,郑重承诺。

“老臣先向您保证,兵部制定计划时,钱粮问题不必担忧,尽快落实下西洋的任务为重。即便缺银子、缺粮食,户部虽千难万难,但总会想方设法克服难关。”

工部尚书洪钟也站了出来,他曾历任四川按察使,总督蓟州军务,一生在基层磨砺,对刘大夏烧毁海图的行为早已愤慨,对项忠的遭遇感同身受,此刻开口道。

“工部必将全力以赴,征集能工巧匠,在福建、广东、江浙等地搜寻,或许还有老匠人口耳相传的造船秘术,我定当派人深入探访,看能否有所收获。”

洪钟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感叹,造船非同儿戏,海船的制造更是深不可测。刘大夏那狂妄一炬,烧掉的不仅是珍贵的远洋航海秘籍,更是无数生命换来的宝贵财富。在这波涛汹涌的汪洋之上,加固船体、确保补给线、对抗海盗、寻找淡水补给的海岛、确定安全停泊的港湾、预测恶劣天气……这些知识,都是用无数水手的血与泪换来的。工部能做的,便是抓紧时间,从那些西洋归来的老船匠、老水手的后代手中,尽可能地搜集这些无价之宝。

弘治皇帝的脸色终于有所缓和,却依旧摇头,长叹一声。

“众卿辛苦了。”

他的心情已经倦怠,外头的天色,也已暮色四合。

“关于下西洋的一切事务,无论何时,都要立刻上报宫中,朕要亲自……一一审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